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本网专稿

用心用情办实事 科技服务满三湘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综述

李芳森 实习生叶佳佳
2021年12月31日09:03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年关将至,2021年的日历在时光之手的翻动下,只剩下1页。

站在2021年的结尾,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志坚打开厅里“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完成情况清单,79项任务全部完成,完成率达100%。

广袤田野里,近万名科技特派员扎根乡村,服务乡村企业和合作社、培训乡村科技人才、推广农业新技术,破解着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瓶颈;

各类院所里,打造科技创新人才梯次成长体系、激励青年科学家勇往直前、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推动青年人才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众多项目中,调研了解科研项目推进具体需求、积极探索政策先行先试、积极推动深化改革、积极帮助纾困解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情用心用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高校与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持续发力,坚持为科技工作者、一线群众纾困解难,高标准实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注入力量、汇聚智慧。”李志坚表示。

科技下乡

“杀鸡还得用牛刀”

对艾辛同志的采访并不那么顺利,相约多次都未如愿。这次约定的时间是上午,但意外得知他已买好同时段前往郴州的高铁票。

“改签到下午就行。”出身于常德乡村、大学学农、如今从事农学研究教学,并身兼科技特派员、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艾辛在走过的58年里,始终与农结友与农相伴,身上具有泥土般的淳朴与韧性。

科技特派员艾辛正在田间查看农作物生长状况。受访人供图

“其实我没什么值得采访的。”11年湖南省科技特派员生涯,依次派驻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和郴州汝城县,即使青丝熬成白发,在艾辛看来,自己只是为老少边穷地区的老乡们做了点儿小事。“从武陵山片区,到罗霄山片区,我就是在山里打转转。”

时间拨回到2010年,那是艾辛同志入列湖南省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第一年,首站便是城步。从省会长沙到城步山区,地势由平坦的平原,逐渐高耸起来。400公里的距离,在11年前的交通状况下,只能是朝发夕至,艾辛在这条路上曾往返了5年。

2011年城步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区域,这意味着艾辛科技服务的首站便是一块国家认证的“硬骨头”。

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艾辛笃信科技能引领农业前进的步伐。“因地制宜,科学施策。”

城步境内崇山峻岭,自然条件虽算不上优越,高山茄果类的蔬菜种植却是不错的选择,且当地一些区域有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番茄的习惯。

“高山蔬菜,成熟的时间较平地晚,就能天然地达到反季栽培、错峰上市、稀缺优价的效果;但传统的栽培模式及多年连作,导致土传病害在本不常见的高山上接连出现,产量也并不乐观。”找准了“病因”,艾辛接下来开始,“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艾辛经过大田试验发现,把多头嫁接育苗技术应用于城步的高山番茄,种苗成本可以减少80%左右;同时在嫁接过程中引进砧木,可达到对土传病害的免疫效果,高山番茄的存活率由原先的70%提升到95%!

不仅如此,艾辛还将辣椒、萝卜等蔬菜引入城步山区栽培,改变了曾经单一的花色品种,让村民们一年四季有菜种、季季蔬菜都赚钱,村民们的口袋越来越鼓了。

2015年,艾辛的科技特派员工作转到了离城步一山之隔的贫困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通道,全境山多田少,村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势的特点,形成了种植生姜的传统。但彼时的通道姜农面临着姜瘟病严重、种苗退化明显、种植方法落后等问题,生姜得产量不高、质量不好、产业形势堪忧。

面对产业困境,艾教授想起了1934年红军长征从这里转兵西进,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艾辛坚信,在科技赋能下的农业产业也能催生出这个贫困县的脱贫转折。

“幸好,我在学校进行过生姜种植的研究。”到通道的第一年,艾辛在姜瘟地上进行试验,开展土壤物理、化学方法消毒与生物菌防控相结合的综合技术,种出了生姜亩产8000斤的效果。而之前,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姜农,亩产也不过6000斤。

2021年,在通道摘下贫困帽子不久后,艾辛的科技特派员工作调整到了汝城县。

此时的汝城县,在品尝到脱贫攻坚的成功果实后,正信心十足地向着乡村振兴的方向迈进。面对这个湖南最大的生姜种植县,艾辛还是把目光首先放在了生姜种植上。

“担子重了,方法也得转变。”艾辛来到汝城后,首先解决的便是生姜的土传病害。11月,汝城生姜获得丰收,试验田的生姜经测产,亩产达到了13000斤。“发病率在5%以内,没有扩散,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生姜的连作障碍难题,还要改善生姜的储藏条件。”

艾辛说,相比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给科技特派员提出的要求更高,要解决的难题也更多。来到汝城后,艾辛更是把研究生培养的课堂搬到了汝城的乡村。

艾辛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自2005年开始,连续派出科技特派员2000余人次。仅一所高校的成果就如此亮眼,放眼湖南全省,更是一股足以推动山乡巨变的力量。

6月25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油茶专家邹峰来到吉首市,在田间为油茶种植户讲解种植技术。湖南省科技厅供图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百姓家。今年来,湖南省科技厅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推进湖南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

湖南省科技厅坚持精准选派、不断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坚持精准施策、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支持体系,精准服务、不断优化科技特派员服务保障手段,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科技人才支撑。

科技力量,遍布湖南全省。科技专家服务团对全省所有县市区、科技特派员对全省所有贫困村实现“两个全覆盖”,科技特派员工作方式由原先的“单兵作战”已转变为“团队作战”,全省在岗科技特派员人数已从2005年的不到200名发展到2020年的8000余名;2020年以来,122支科技专家服务团服务企业和合作社7200多家,培训人员107.06万人,推广新技术3018项、引进新品种2563个,带动34.14万农户增收。

青年培养

“小荷已露尖尖角”

把视角从从广袤乡村转入城区,科技力量又是另一种展现形式。

张吉良正给学生授课。人民网 李芳森摄

仲冬时节,一场大雪洒落长沙。湘江之畔,岳麓山下,湖南大学在大雪的映照下,再现千年学府的模样。

室外,冰天雪地,玉树银花;湖南大学信科院教室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张吉良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着实验课题,思想的火花不时激荡而出。

张吉良,湖南大学信科院最年轻的教授,今年不过是35岁。在惊叹于他的年纪时,其丰富的科研经验及丰硕的科研成果,把他送上了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他在计算机硬件和体系结构子学科排名位列大陆第三。

在张吉良看来,就业路上的一次转折,给他的科研工作加上一个推进器。

2017年,张吉良结束了在东北大学的两年工作后,从沈阳来到长沙,任教于湖南大学。“刚来湖南,我一心只想教好书就行了,没想到现在教学、科研都还过得去。”在湖南省对青年英才培育的重视下,湖南省科技厅将目光放在了张吉良身上,帮助他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小突破,实现教学、科研双丰收。

仅在入湘第二年,张吉良便获得湖湘青年英才,此后相继获得湖南省杰青、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

从湖湘青年英才成长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众多荣誉加身的张吉良在“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下,凭借在集成电路硬件安全领域的突出贡献,逐步成长为国家级人才。

今年12月,在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上,公布张吉良博士为中国计算机学会集成电路青年奖获得者,这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内目前唯一的一个集成电路专业奖项,该奖项获奖者每年仅有1位青年学者。

除此之外,张吉良主持的课题“自主可控物理不可克隆芯片研发”也被列入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在湖南省科技厅对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张吉良主持的科研能力被更多人所看到,科研项目也被更多人熟知。“在这之后,有多家上市公司主动找到我谈合作,和湖南优质上市公司的联手,困扰我许久的人才、资金等资源终于有了着落,项目课题的开展进程得以加快。”

去年,张吉良博士的课题“物理不可克隆安全芯片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支持。张吉良介绍,目前物理不可克隆技术现在国内还没有成立相关的公司,这项技术应用前景广泛。这不仅是科研成就的突破,他的多项成果更是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不仅如此,他流片的多款物理不可克隆芯片被应用于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青年英才到领军人才,从省级荣誉到国家级荣誉,坎坷漫长的科研之路,张吉良并不是孤身奋战,省内的梯度性、连贯性资助是张吉良赖以信任的成长伙伴。

“荣誉的获得,离不开科技厅的政策支持,省内的项目支持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的科研水平一定会持续进步,湖南省的科研成果也会越来越丰硕。”面对荣誉的获得,张吉良坦言这并非是个人之功,湖南省科技厅毫无保留的支持,让他受益匪浅。

4月13日,湖南省科技厅宣讲服务团走进马栏山,为园区企业送上一场“干货满满”的科技政策解读课。湖南省科技厅供图

“青年时期,是一生中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的黄金时期,要想在科学事业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就要不拘一格发现并放手使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李志坚表示,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潜力,对青年人才的政策、项目支持非常必要。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李志坚介绍,近年来,湖南深入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大力发现、培养和支持“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科技人才,构建起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到优秀博士后创新人才,从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到科技领军人才、院士大师级人才的科技创新人才梯次成长体系,全链条、全谱系支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储备更多后备力量和青年科技人才。

为加快实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这一宏伟目标,湖南省科技厅更加注重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近期,2021年度湖南省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立项名单出炉,35位40岁以下青年专家获省科技领军人才立项支持,占立项总数的1/3。青年科技人才“小荷已露尖尖角”之势已然形成。

目标笃定

“身先士卒勇在前”

10月11日,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志坚(右一)在省林科院调研种业创新工作。湖南省科技厅供图

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调研,了解各单位种业科技创新有关情况,就推进岳麓山实验室建设与各单位进行深入交流……

这是李志坚履新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不久后一天的全部工作,全在科研一线调研。

谈起这一工作开展的缘由,李志坚目标明确:“一是要了解湖南省科研工作的发展现状;另外就是希望能给科研机构解决一些难题。”

“厅领导既要当好科技发展的指挥员,也要当好科技工作者的服务员。” 在李志坚看来,湖南要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首要之务便是解决科研工作者和科研单位面临的难题。

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之初,湖南省科技厅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便成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专班。早在4月12日,率先出台《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围绕“科技改革”“调研解难”“科技减负”“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科技服务”5大方面,梳理形成79项民生实事清单。

思路有了,落实与否便是关键的一环。湖南省科技厅采取厅领导带头领办、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等方式,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经常梳理、定期督办、专项调度制度,先后4次对厅系统推进情况进行全面调度,扎实有力推进实践活动。

10月11日,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志坚(左二)在湖南师范大学调研湖南鱼类遗传育种中心。湖南省科技厅供图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湖南省科技厅紧贴实际,推进实事办理。积极推进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开展调研宣讲,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积极帮助纾困解难,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服务基层群众,一大批科技战线急难愁盼的问题得以解决:

赴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开展“践行雷锋精神、助力大科城建设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切实了解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具体需求和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政策先行先试,促进产学研融通,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推进大科城建设;

指导帮助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出版社科学编制五年建设方案,加快打造湘版世界一流期刊。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出版社五年建设方案已修订完善,编制完成;

邀请长沙银行、海捷投资、湖海基金等创投金融机构深入超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调研,多举措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或创投资金,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截至11月底融资总额达16.57亿元;

…………

从乡村之远,到繁华都市,都有湖南省科技厅为民办实事的身影。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