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市州县域

让清澈河水成为发展“活水”

——韶山市推进河长制工作纵深发展

2022年08月21日20:19 |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小字号

生灵伴水而生,万物溯水而行。穿行在韶山的风景名胜、乡村田野,你可以俯身倾听河流、湖泊的故事,追寻伟人故里的红色记忆。

  天蓝、地绿、水清,这是来韶游客和12万韶山人民的美好期盼。近年来,韶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决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综合施策,持续推进水环境改善,用实际行动书写绿水青山新画卷。

  科学“治”水,水质治理长效化

  从韶山市清溪镇交通卡口沿迎宾路向韶山核心风景区走去,只见古树秀木郁郁葱葱,奇花异草遍地可寻,沿途的民宿、餐馆也伴随着韶山文旅逐步复苏恢复了烟火气。

  路程行至一半,只见一汪碧水镶嵌在山林中,偶有飞鸟掠过水面,掀起一阵阵涟漪。随行的韶山市水利局邹雄志告诉记者:“这里是国家水利风景区青年水库,是韶山市境内最大的水库。”

  青年水库,水域面积750多亩,总库容600余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生态补水、防洪排涝、景观用水等,提升青年水库水质,加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

  在青年水库库尾,流域末端集中处理生态湿地工程正在加紧施工。经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将含韶山冲区域90%以上农田退水的韶河南源河水引入韶山冲流域末端的生态塘进行水质净化后再排入青年水库。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并运用净水渔业等措施进行生 水污染经过生态塘集中净化处理,减少面源污染对青年水库乃至下游地表水水质的影响。预计工程将于9月竣工,竣工后,青年水库水质稳定在III类标准。

  为推动核心景区水系水质改善,近年来,韶山市以河长制为抓手,加大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力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因地制宜,针对性采取工程、植物等措施,实现生态改善与生态宜游两促进。

  2021年10月1日,韶山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正式动工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生态自然修复治理面积13.12平方公里;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水土保持林28.03公顷;兴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2处。

  韶山市水利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紧盯人为和自然水土流失,不断完善水土保持监管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好每一分水土,让绿水青山见笑颜,为优化生态空间、提升环境容量贡献水利力量。

  打造样板河,助推乡村振兴

  在韶山市韶山乡黄田村,一条溪流从田野中穿流而过。沿着河岸,该村青少年研学教育基地、水果种植采摘、渔业养殖、农旅结合等四大产业,皆依水而建,傍水而生。徜徉在崭新的游步道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黄田河是全村唯一的河流,主要用于灌溉和泄洪。未改造前,黄田河蜿蜒曲折,一到汛期常常淤积,发生洪涝灾害,对当地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隐患。”黄田村党总支书记赵贱林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虽有过整治,但是效果不佳,严重制约了该村红色研学项目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去年9月,该村正式立项打造黄田河将修复河道生态工程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结合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村乡贤力量,组织发动村民,对河道两边除杂、河底清淤,修建休闲游步道、对两边进行绿化美化,形成以美化环境、保护水土、涵养生态等为功能的乡村绿色休闲景色带。如今,河道两岸干净整洁,面貌焕然一新,成为韶山远近闻名的样板河。

  韶山市以“一乡一样板”为目标,按照水系全通、水体全活、排口全控、河道全疏、河水全清、河岸全绿等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中的先锋带头作用,通过全线砍青、净滩除杂、河道清淤、生态护坡和砾石铺面等方式进行整治,结合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对沿河两岸居民垃圾分类、环保知识的宣传,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据了解,自创建工作以来,累计参加河道清理的党员群众1200余人,投入整治资金390万元,清理垃圾杂柴草5.5万余方,整理26.8米宽河床沙石路面11公里。

  污染少了、河道畅了、水质好了、风景美了,现在伟人故里处处可见水生态文明制作的新气象。目前,韶山市正立足于本土丰富的红色资源、优渥的自然山水,朝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不断迈进,把清澈的河水变为经济发展的“活水”。(记者 蒋睿 通讯员 朱璐 王莉君 王鹏)

(责编:李淑静、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