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关口街道:以“林长制”打造“绿色关口”靓丽名片

满目葱茏、水清岸绿,一幅青山叠翠、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浏阳关口街道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持续在“林”字上精准发力、在“长”字上履职尽责、在“制”字上探索创新,让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精心呵护 15.47万亩森林有了“管家”
“严禁在禁火区域内烧田埂、烧杂草、烧秸秆、烧垃圾等农事用火行为,严禁携带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林区,注意防火安全……”春暖风高,每天7:00,关口街道杨溪湖村专职护林员晏冬生便忙碌起来,开始了一天的巡林工作。
晏冬生是杨溪湖村专职护林员,从去年10月份担任护林员以来,他爬山涉水1251公里,对山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木都了如指掌。“巡山到每个点,都要看有没有乱砍滥伐、有没有病虫害、有没有带火种。”他说。
关口街道森林面积15.47万亩,森林覆盖率57.55%,挂牌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合计109株。为管好这片“绿色财富”,街道建立了“一长四员一大队”责任体系,将12个有林村(社区)划分为12个管护网格,共聘用12名护林员,进行网格化管理。
“去年8月起,气温持续干燥,森林防火压力极大,我们护林员都全勤在岗,每天巡林不少于8小时,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险火情。”晏冬生说。
为进一步激励护林员巡护热情,街道还通过“自评+综合”评价的方式,对12名护林员实行考核,每年评定“最美护林员”进行奖励,让每一座山,每一片林,都被精心呵护,确保林长制工作落地见效。
以练备战 打好森林防火组合拳
“报告,溪江村义务扑火队紧急集合完毕。”近日,关口街道12个村(社区)组织义务扑火队进行森林防火应急演练。
扑火队伍15分钟内集合完毕,灭火器等扑火器具操作一气呵成,快速、安全、有序地进行了模拟扑救,进一步提高队伍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
模拟演练活动,是关口街道强化森林防火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街道以林长制为抓手,不断加强森林防火能力建设,逐渐构筑起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盲区的森林防火墙。
“我们会定期组织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森林防火专业培训。”关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紧急情况,街道还配备了消防车、风力灭火机、水泵等各种灭火器材。
为筑牢森林防火墙,关口街道还精心制定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制度,将隐患排查、应急预案、处置程序等纳入其中,林长制森林防火工作逐渐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据悉,关口辖区共有5个坟场,为了加大坟场口值守和林区巡逻力度,街道实行包山头、包地块、包责任地段网格化管理。调配志愿者,设置4个卡哨,进行入山登记、火源收集、森林防火知识宣传等工作。
下阶段,关口街道将在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基础上,建立“林长+”新机制,联动生态建设、生态治理、林业生态价值转化等重点工作,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郑雅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