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成功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

12月4日,宣宣(化名)小朋友,因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到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就诊。宣宣1岁多时父母意识到他的言语发育较同龄人迟缓,仅会发出“爸爸”“妈妈”的音,不会说其他词语、句子,于是带他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宣宣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目前虽已佩戴助听器,但治疗效果欠佳。他们慕名找到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的教授冯永,冯永对病情进行了仔细的分析,需要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12月6日,完善了术前相关检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为宣宣小朋友植入了多导人工耳蜗,手术完成后,进行电极检查,所有电极都“OK”,安返病房,术后恢复好,家长悬着的心安心了。期待宣宣小朋友早日康复,早日获得更好的言语康复。
先天性耳聋的发病率为1-3‰,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十聋九哑”,严重影响患者语言和认知。目前先天性耳聋目前不能通过药物治疗,对于重度及极重度耳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干预是最佳的选择。但人工耳蜗植入术目前手术有一定的难度,妇幼保健系统开展这个手术是比较少见的。为贯彻执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新生儿听力障碍3个月内诊断率、6个月内干预率均达到90%。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柔性引进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南华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所长冯永教授为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首席专家,进一步完提升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改善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人工耳蜗植入术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湖南省妇幼体系人工耳蜗技术的空白,标志着湖南省妇幼体系在耳科学高难度手术上的新突破。这也是贯彻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迈出的一大步。建设好湖南省儿童保健所聋病防治平台,完善全省妇幼体系听力障碍“筛、诊、治、康体系”的具体措施,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将持续、不遗余力佑护全省妇女儿童的耳及听力健康。(贺定华 蔡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