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高橋鎮:激活紅色資源 共建共治共享

![]() |
李維漢故居配套設施提質改造項目 周童攝 |
人民網長沙6月30日電 盛夏時節,從長沙城區驅車一路向東北行駛來到長沙縣高橋鎮維漢村。在一片青山綠水的環繞中,李維漢故居安靜矗立。
這幢青磚、白牆、黛瓦的古朴民居,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庄嚴而優雅。2020年年底,長沙縣委決定對李維漢故居配套設施進行提質改造。離故居僅50米遠的李大伯家,其房屋被列入本次配套設施提質改造項目。
李大伯老兩口均年逾六旬,兒女在外務工,家庭並不富裕。為更好地挖掘利用好維漢故居資源,讓周邊群眾享受發展實惠,由鎮村干部找到李大伯夫婦洽談合作。
“房子改造好,你們夫婦就是故居會客廳的主人,你們開門迎客,我們免費改造,請人運營。”大家為李大伯夫婦算了一筆賬:他們夫婦泡的一杯杯茶、為房屋做的一次次清掃、向游客介紹當地的農副產品,不僅能為其帶來收益,還能帶動全村百姓增收。
這種全新的合作模式,得到了李大伯夫婦的認可和支持。“一開始,我以為要拆房子,搞大擴大建。”李大伯介紹,沒想到跟以往不同的是,鎮上不僅沒拆他的房屋,還免費幫他進行房屋設計和改造。
“還是住在自己家,兒孫輩回來了也能住到民宿屋內。”說起這個提質改造項目創新模式帶來的好處,李大伯特別開心。他說,除了不用搬家、政府出資幫其免費改造,夫婦倆還能以打掃衛生等方式,每年增收6萬元,還不包括自己賣農副產品的收入。
改造后的房屋,保留了原住民住房,僅對其生活起居影響不大的地方進行改造,用作游客休息室或主題黨日活動室。300多平方米的房屋,接待廳、會議室、民宿、餐飲、農副產品展示廳等一應俱全。長廊銜接著高低錯落的房屋,青石板擋牆造型,灰白結合的麻石鋪裝……目前,該提質改造項目已完工。
“通過共建共治共享,使百姓能長期穩定享受發展的紅利,讓紅色資源真正起到助推鄉村振興的作用。”高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提質改造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不僅是該鎮推進紅色文旅項目的一次全新探索,更是讓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主人翁精神,長期穩定享受發展紅利的一次特色實踐。
據介紹,今年以來李維漢故居共接待團隊480余批次,游客接待總數達63270人次。長沙縣高橋鎮在推進紅色文旅項目中創新發展模式,讓百姓長期穩定享受發展紅利。目前,高橋鎮還規劃在全鎮繼續發展10家民宿以完善配套,深挖紅色歷史,用活紅色資源,由點及面帶動鎮域內住宿、餐飲、農副產品銷售等全面發展,大力發展紅色經濟。(宋彬彬 姚丹)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