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湖南寧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 |
回龍鋪鎮“四聯五到位”聯戶黨員深入群眾,組織群眾清淤疏浚。受訪單位供圖 |
人民網長沙10月9日電 12345政務熱線是湖南寧鄉創新社會治理、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服務的重要平台。今年,寧鄉12345政務熱線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入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圍繞投訴下降率、工單辦結率、熱線滿意率、疑難問題解決率出台六條過硬舉措,主動解決老百姓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實現從“接訴即辦”到“未訴先辦”轉變。
為實現主動治理、未訴先辦,寧鄉加強源頭管控和綜合治理,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前預判季節性、周期性問題,盡量做到同類問題不出現重復投訴,不形成集中訴求。
各熱線成員單位結合“四聯五到位”民情大走訪活動,主動收集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並及時解決,實現由“被動響應”向“主動出擊”轉變,將民生訴求解決於投訴之前。今年以來,全市信訪量環比明顯下降,“12345”平台投訴減少28.1%。
寧鄉12345政務熱線整合了除110、119、120三條緊急熱線以外的39條熱線,實現“一個號碼管呼處”,在接、處、訪、督、究五個方面形成了工作閉環管理。“接訴即辦”即建立群眾訴求快速響應機制,各熱線成員單位在第一時間簽收,與群眾溝通交流,研究解決問題方案,確保工單按時辦結率達到100%。
對職責不明或交叉短時間無法厘清權屬的事項,實行“首接負責制”,按照“三定”明確的“完成市委、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的職責由首接單位先行牽頭辦理、一管到底、不得退單。交辦事項如確不屬首接單位職能職責范圍的,事后申請提交市委編辦牽頭研究確定。今年以來運用“首接負責制”解決華都麗景小區下水道堵塞等問題9個,工單辦結率得到提升。
為確保辦理效果,寧鄉各熱線成員單位注重加強與群眾的互動,在接到問題信息之初、處理解決問題之時、問題處理完畢之后充分和訴求人員溝通交流,提升熱線滿意率。
同時,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等交流平台,及時進行工單講評,採取以案說法的方式,解剖“麻雀”,切實提升熱線辦理人員實戰水平,努力提高部門之間協作能力。
8月22日,居民夏先生反映一環東路與創業大道道路轉彎處存在安全隱患,熱線積極協調城管、公安、經開區規建等部門,及時處理該隱患,保障居民安全出行。2021年以來,寧鄉市12345政務熱線接到各類訴求84625件,在線辦結56389件,轉派工單28236件,群眾綜合滿意度98.65%,較2020年提升0.62個百分點。
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明確工作紀律,切實解決老百姓反映的“急愁難盼”問題,寧鄉先后召開市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12345政務熱線工作,並出台《寧鄉市加強12345政務熱線工作六條舉措》,提升工單辦理效果。
7月份,為解決農村供水和通信電力行業投訴問題,分管副市長組織召開專題調度會,推進問題得到有效處理。堅持“市領導月值班和接聽”制度,每月由市人民政府正、副市長安排半天接聽群眾來電,負責本月熱線工作調度,對緊急重大事項即時調度,對疑難復雜事項及時交辦,積極回應群眾關切。
實行以來,解決湘核觀邸小區交房、學府花園差額面積退款等方面的疑難問題20余個。同時,為提升辦理效率,寧鄉組織相關單位開展現場督辦、“釘釘”督辦、發函督辦,有效促進群眾訴求的解決。今年以來,通過督辦順利解決了華夏安置區佔用空地種菜、義烏小商品城公寓樓停電等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寧鄉12345政務熱線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貼心的服務得到了企業群眾一致好評。投訴量下降了,滿意度提高了,群眾感情加深了,全年共收到群眾對市委市政府及各鄉鎮(街道)、部門單位的表揚電話、表揚信件、錦旗等120余例。(蘇健 唐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