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日報看湖南

人民日報關注湖南|老把式學新技術 巧工匠做優工程

本報記者 申智林
2023年05月17日09: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技能培訓、隊伍整合、實踐提升,湖南著力促進建筑業勞動力轉型升級——

老把式學新技術 巧工匠做優工程(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②)

核心閱讀

湖南省通過加強對建筑業勞動者的技能培訓,組建高素質鄉村施工隊伍,鼓勵用工企業在項目實踐中開展針對性培訓等方式,著力提升建筑業勞動者技能水平,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穩定高質量就業。

“以前是釘釘子,鋸板材,一身‘技能點’都在木工上。突然換新工具,我和工友們都有些蒙。”剛到“世界計算·長沙智谷EPC(工程總承包)”項目干活的農民工周文建覺得,自己在建筑工地上攢了十幾年的經驗,突然都用不上了。

但好在中國建筑五局總承包公司的技術管理團隊手把手教學、系統性培訓,不到一個月,周文建帶的班組不但沒有一個人因為技能不足失業,還在項目上越干越起勁。

在建筑業逐漸從傳統模式向現代模式迭代升級的當口,建筑業從業人員逾300萬的湖南,如何破解建筑業勞動力人才結構性就業矛盾突出難題,推動不同的建筑業勞動力廣泛就業?近日,記者在湖南省深入走訪了不同的建筑業勞動者群體,看他們如何用一磚一瓦,砌筑自己的人生路。

技能提升,傳統建筑工更有含金量

在寧遠縣清水橋鎮平田村,歐陽志輝算是個老泥瓦匠了。以前,他敢拍胸脯保証,“湘南地區常見的農村自建房,從打地基到最終建筑成形,我一個人帶著隊伍就可以干完。”

“現在老百姓修建房屋的要求越來越高,不管是安全性、功能性,還是美觀性、實用性,都提出了新要求。”歐陽志輝說,“像我這樣的‘老把式’,得虧是去年參加了縣裡組織的學習,不然還真怕哪天跟不上。”

他說的學習,是寧遠縣為落實湖南省《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湖南省鄉村工匠管理辦法》《永州市鄉村房屋建設管理條例》而開展的一項專門針對鄉村建設工匠的培訓活動,自2020年開始實施。

根據活動方案,僅建筑工人一項,培訓內容就涵蓋砌筑作業、模板作業、鋼筋作業、抹灰作業、混凝土作業等房屋建造土建施工絕大部分項目。

“傳統的鄉村泥瓦匠,技術都是靠師徒傳承。”歐陽志輝說,因為規范性不強,難免犯錯,一些有助於提升建筑安全的新方法許多人也不會用。

比如湘南地區夏天天氣炎熱,高溫天氣制作混凝土時,要適當增加添加劑,避免混凝土過快凝固導致強度下降。“要不是上了課,我們這些‘土工匠’哪能知道這些。”歐陽志輝笑著說,培訓顯著提升了他的建筑知識和技能水平。

“截至目前,全縣已有1244名建筑技術專業人員參加了培訓,我們給培訓合格的鄉村建設工匠頒發培訓証書,並納入名錄。”寧遠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村鎮股股長王茨英告訴記者。

有了培訓証書,納入統一管理,也相當於獲得了一份技術証明。“以前農村建房,請建筑工人都是靠熟人介紹。”歐陽志輝說,“現在,老百姓首先就問是不是‘鄉村建設工匠’。”

不僅是農村自建房,經認証合格后,鄉村建設工匠還有機會參與到公共基礎設施的修建工作中去,大大增加了就業機會。“現在,我們一起干活的5個工友,3個已經拿到証書,還有2個今年准備參加培訓。”歐陽志輝說,對自己來說,一張証書,既是就業的“敲門磚”,更是發展的“鋪路石”。

據了解,近年來,湖南省已培訓鄉村建設工匠6萬余名,今年還將繼續培訓8000余人。

整合隊伍,鄉村勞動力抱團找門路

木工18名、泥瓦工22名、鋼筋工16名、膩子工10名、水電安裝工9名……翻開懷化市會同縣鋪坪村的勞動力登記冊,這個不大的村子裡,從事傳統建筑行業的村民,著實不少。

如何把這些“能工巧匠”有效組織起來,推動他們更好地就地就近就業?

按照自願原則,村兩委將相關村民組織起來,以村集體名義成立起一支鄉村建筑隊伍——裕興施工隊,並選聘在懷化市做過施工員、懂技術和管理的村民唐宏順擔任隊長。

“目前,施工隊最多可同時動員超過50名建筑工人,常規情況下可輕鬆組織30人參與施工。”唐宏順告訴記者,“有了施工隊的管理,以往單打獨斗的勞動者,更有戰斗力了。”

這樣一來,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可以依托自身解決。

“村裡原來沒有懂砌筑擋土牆的專業工匠,以前如果修防洪堤,肯定要靠外面的專業施工隊來干,但現在工程絕大部分用的都是村裡的工匠。”唐宏順告訴記者,“我們從鄉鎮上請一個帶班師傅,再挑選六七名能學肯干的精壯勞動力,邊學邊干。”

2021年,湖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意見》,引導培養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鼓勵有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有關要求組建具備一定資質能力的工程施工隊。如今,全省14個市州越來越多的鄉村建立起鄉村施工隊伍,成為鄉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中堅力量。

自2021年12月施工隊成立以來,鋪坪村先后實施了自來水增容,停車坪、農機便橋、防洪堤、機耕道、水渠修建,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工程項目資金260萬余元,村民務工創收50萬余元。

以工代訓,用人企業現場教技術

“世界計算·長沙智谷EPC”項目上,施工員唐軒正抱著電腦,對照參數查看一個大型算力中心裝配式機房的施工進度。上過大學,又從事了5年建筑業的他,到項目上才半年時間,就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作“現代建筑業”。

“做裝配式建筑,更像是搭積木。”唐軒告訴記者。

但要想把積木搭好,著實沒那麼容易。就拿這個裝配式機房來說,機房是由若干個箱體搭建而成,但要將他們組成一個整體,需要先形成基礎平面。這需要在一個有一定傾斜角度的地下室結構頂板上通過搭建柱子來構建。

“從技術參數來看,柱子構建起來的平面,平整度誤差需要在2毫米以內。”唐軒說,“以前別說施工中從沒做過,就是在測量上都做不到這麼精細。”

這讓他和一幫工友犯了難。咋辦?

中建五局“世界計算·長沙智谷EPC”項目總工程師張揚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軟件搭建三維模型,精確到每一根柱子的細節參數標注清楚,隻需要對照模型,逐一施工。

“建筑工人從沒接觸過這類軟件,哪怕有了模型,也不知道如何找參數。”張揚說。為此,項目組織建筑工小班組長集中培訓,在項目會議室裡,以視頻課件的形式,逐一分解點位,反復演示說明,確保小班組長聽明白、會使用。

像這樣,在進場前對施工隊伍做技術交底,開展針對性培訓,在“世界計算·長沙智谷EPC”項目上已經是一項常規動作。

2022年,湖南省住建廳印發的《湖南省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技能工人配備導則(試行)》提出,2023年,實現在建項目施工現場技能工人佔建筑工人的比例達到50%。

基於此要求,湖南省各建設項目遵循開放、自願及“誰用人、誰負責”“誰培訓、誰負責”的原則,依托“湖南省建筑工人職業培訓平台”開展理論培訓及測試,操作技能培訓則通過“以工代訓”“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在項目現場實施,從而進一步提升建筑業已就業工人的技能水平。

數據顯示,湖南現有200多家培訓機構深度參與到建筑工人培訓、起重機械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等工作中。多方合力,確保建筑工人穩就業、好就業。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17日   第 14 版)

(責編:羅帥、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