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三評“霸停風波”之三:媒體要幫忙不添亂
長沙某小區“霸佔車位”事件已塵埃落定。但事態發酵過程中,被霸車位成為“打卡勝地”,“自媒體”與網紅蜂擁而至,蹭流量、帶節奏甚至造謠傳謠,不僅干擾了小區住戶的正常生活,還險些將事態鬧到難以收場的地步。這不禁令人反思:媒體應該在熱點事件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媒體肩負著澄清謬誤、明辨是非等重要使命,在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推進事件妥善處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次事件中,新聞媒體的採訪報道,擴大了事件的影響力,促成了當事雙方的溝通以及有關部門的調解。互聯網時代,新聞媒體仍然是網絡宣傳、輿論引導和網絡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堅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強對社會熱點、敏感問題的引導,凝聚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正能量,是新聞媒體的職責所在。新聞媒體要敢於發聲、善於發聲、巧於發聲。
除了新聞媒體的及時跟進,一些“自媒體”進行全天候網絡播報,客觀上對公眾及時了解事件進展起到積極作用。但在此次事件中,有博主以“主持公道”為名,坐在車位前的欄杆上發布短視頻蹭熱度﹔有人開直播時自稱業主家人,稱業主家有20套房,借此混淆視聽﹔一些網帖傳播車主隱私信息,為網絡暴力推波助瀾﹔有人無視當事人之間的有效溝通,刻意煽動對立,生怕事件偃旗息鼓。這種“看熱鬧不嫌事大”“為私利煽風點火”的行為,失去了行為底線,不僅掩蓋了事實真相,還誤導了廣大受眾,更阻礙了事情的解決。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不同媒體的聲音都將匯入公共輿論場,對社會公眾發揮影響。“自媒體”和新聞媒體在傳播領域中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自媒體”同樣具有公共屬性。如果不斷傳播簡單重復的信息,隻會浪費公眾的注意力資源﹔不斷生產有失偏頗的觀點,容易引發輿論撕裂、煽動社會戾氣﹔大肆炮制顛倒黑白的報道,更將導致輿論失焦,將事件本身推到聚光燈外。這樣的聲音傳播越快、受眾越多,負面影響也越大。越是這樣,“自媒體”越應珍惜自己的發聲權。隻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遵守相應的道德准則,堅守相應的法律底線,“自媒體”才能獲得更高的社會認同。
“自媒體”行業亂象不止,背后是同一套商業邏輯,根本原因是流量思維作祟。例如,一些“自媒體”就深圳寶能公館“車位之爭”進行不斷炒作,盡管收獲了近40億的流量,但其挑動網民情緒,撕裂了社會共識,污染了網絡生態。“自媒體”不應成為道德的“窪地”,也不應成為輿論的“飛地”。一味觸碰底線的一些“自媒體”人,終將在輿論洪流中迷失自我、反噬自身。
透過“霸停風波”,我們必須看到,相關部門應進一步針對“自媒體”亂象加大整治力度,進一步加強對相關平台落實主體責任的監管力度。用好法律利劍,以封禁賬號、處罰個人等方式重拳整治亂象﹔斬斷利益鏈條,通過關閉直播、取消廣告收益等方式讓違規行為無利可圖,我們定能推動媒體行業健康發展,更好守護網絡精神家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