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天同来!湖南园区复工复产“暖心礼包”干货满诚意足

【查看原图】
常德经开区胜美达电机生产车间。常德经开区供图
常德经开区胜美达电机生产车间。常德经开区供图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2020年03月05日20:06

人民网长沙3月5日电 生产机器轰鸣运转、材料运输车来回穿梭、员工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进入阳春三月,湖南各大产业园区“暖了起来”“热了起来”。

面对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考验,湖南充分发挥大企业、大园区的龙头骨干作用和带头作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实体经济。

针对千亿园区,湖南建立了省发改委重点产业园区派驻联络员制度,组成6个联络工作组,重点联系14个千亿园区,实地走访,听取困难诉求,并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截至目前,全省144家产业园区2.64万家企业,复工20120家。期间,湖南各园区因地制宜,根据各企业量身定制出“暖心礼包”,干货满诚意足,给广大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强心剂,多渠道、多维度为各企业复工复产打通快车道。  

湘潭经开区:政策救市 打响华中“汽车救市第一枪”购置税补贴

在湘潭经开区吉利汽车湘潭基地总装车间内,一台台AGV智能小车正忙着运输汽车仪表台,工人利用装配助力机械手将仪表台装入车内,一台崭新车逐渐成型。

为有效应对疫情和市场的紧急需求,吉利研发了抗“疫”的秘密“武器”——国内首个以N95型口罩为过滤标准的车载空调滤芯,打造吉利独有的G-CLEAN:吉利智能生态健康圈,率先打响国内首个真正N95口罩级标准的车载净化系统研发攻坚战。让汽车带上“N95口罩”,保障用户的健康安全的用车生活,实现对细菌和病毒进入车内的有效阻隔和过滤。目前,公司已实现搭载车规级N95空调净化系统的缤越车型的批量生产,快速向市场推出全方位健康产品。

自疫情发生以来,吉利汽车湘潭基地快速响应,做好员工假期流动及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按风险等级建立分批返岗方案。厂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员工错峰用餐,对公共区域每天进行两次消毒。对已返岗的员工每天测两次体温,人员到岗和疫情每天报告一次,巡查每天两次。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车市出现历史上最大跌幅,国内1月乘用车销量创下15年来最大跌幅。引用中国乘联会数据,在疫情、经济、消费意愿等方面影响下,预计3月整体车市将同比下降超36%。意味着汽车消费需求依旧低迷,厂家和经销商继续陷入苦战。

3月1日,湘潭经开区发布的《关于出台促进吉利地产车在长株潭消费升级鼓励措施》正式实施,长株潭市民购买吉利汽车湘潭九华基地生产的吉利缤越、全新远景,可获3000元/台的补贴。此前,湖南省已明确表示已经把汽车消费作为推动消费的一大着力点,要挖掘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潜力。湘潭成为2020年全国中部地区第一批推出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城市。

望城经开区:真金白银惠企 加快复工达产百分百

伴随着春天的步伐,望城经开区企业纷纷按下“复工键”。

政府助力,企业担当。3月4日,望城经开区与建行长沙兴湘支行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和助保贷意向合作协议,盈德气体、恒飞电缆等14家企业签署银企合作协议,授信融资金额高达60.9亿元。

“2月10日全面复工以来,园区送物资、帮招聘、保生产,服务事无巨细。面临资金需求的问题,驻企联络员马上联系建设银行上门服务,最短时间内将首笔4000万流动资金贷款发放到位。”长沙恒飞电缆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洋洋表示,望城经开区组织的银企合作非常及时,解燃眉之急的同时,也给了企业共渡难关的信心。此次该公司再次签署1亿元信贷资金。

聚力“大后方”,防疫暖人心。

湖南振兴中药有限公司近一个月抢时机、增产能,为全省各大医院和连锁药店持续供应中药饮片,确保防疫抗疫和临床用药的需求。

从正月初三接到部分订单,到正月初六员工陆续回厂复工,这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克服了原料采购、物流运输等困难,千方百计抢时机、增产能,车间一直处于忙碌状态。

“我们日常的产能,平常是3到4吨每天。我们实行三班倒,每天的日产能大概是5到6吨,每天生产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预防新型冠状肺炎的预防方剂大概是2万包。”湖南振兴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忠勤表示。

该公司作为疫情防控的保供企业,复工之前在园区的支持下迅速成立防控小组,准备了口罩、体温枪、消毒液、酒精等充足的防疫物资。

连日来,湖南振兴中药有限公司一手积极抓紧复工复产,一手严格食堂分餐、住宿管理、人员消毒检查等防疫措施,为省人民医院、中医附一、湘雅医院以及各大药店持续生产供货。

为解决企业的头等难事,望城经开区从正月初三起,就按照“市场采购为主,向外争取为辅”的思路,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力量,多方寻找货源,协调物资调运,全力以赴保障医用口罩、体温枪、消毒水等防疫物资供应。

同时,为满足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园区协同区人社局、市人社局成立15个工作小组分别赴龙山、沅陵、桑植等省内15个劳务输出大县开展线下专场招聘,多方合力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截至3月3日,望城经开区开复工企业累计551家,到岗人数43432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在建项目127个,复工率100%。

常德经开区:大数据助力防疫复工

在园区企业云锦集团的生产车间,24条自动化生产线马力全开;常德中车“千亩万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正酣;胜美达电机的工人们将一批批电子元器件完工下线……这一幕幕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勾勒出一幅该区巧用大数据平台,实现防疫不松懈、生产不松劲的震撼画卷。

疫情发生以来,常德经开区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据该区产业发展局负责人介绍,园区已有450家企业复工,返岗人员2.6万人,其中亿元以上企业77家,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达85%以上,园区产能恢复80%以上。此外,园区28个重点项目,已有23个开工建设。

2月26日,常德经开区通过视频连线,以“屏对屏”形式集中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24.8亿元,其中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这些项目涉及5G智慧物联网设备、食品加工、医疗器械、新能源等。

常德经开区还借助“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第一时间建立起园区企业大数据管理信息平台,录入2万多名员工的身份、居住、流动信息,要求他们每天两次上传体温、对外接触情况,并通过平台学习防疫知识。此外,按“厂内、区内、市内区外”分类,企业员工佩戴不同颜色身份识别卡,进入厂区时接受不同层级强度的检测准入。

运用大数据抓好物资调配,是对员工生命健康负责的最大保障。

按照“保急需、保必备、保安全”的要求,目前,该区共为生产企业免费发放口罩11万只,红外线测温仪180个等“防疫”物资。还积极协调辖区内药业公司,加速生产中药制剂,免费为区内员工发放18万包。

针对企业复工面临的问题,常德经开区运用大数据平台,通过线上收集、平台汇总、线下受理,出台企业复工复产“二十条”,从用工保障、税费补贴、贷款担保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实行疫情防控领导联产业、干部联企业机制,选派178名驻企联络员重点做好174家规上企业和10家重点限上三产(物流)企业的联络帮扶工作,将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

雨花经开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不误

可孚医疗预计实现产值3亿元,同比增长650%;比亚迪预计实现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33%……1至2月,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是长沙雨花经开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企业工地开工复工有序推进,各项经济指标逆势上扬。

自疫情发生后,雨花经开区坚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截至3月4日,园区开工企业557家,企业复工率100%,规上企业员工返岗率99.5%,产线开工率99%,产能恢复率99.3%;13个政府投资类项目、6个社会投资类项目全部开工。

优化复工条件、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援企稳岗……早在2月11日,雨花经开区率省级园区之先出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出台8条实实在在的“硬核”举措,支持企业共渡难关。

3月2日,园区举行支持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复工复产第一批政策兑现活动,比亚迪、可孚医疗、晓光模具、大族激光等78家企业拿到第一批奖补资金,共计538.43万元。

疫情当前,企业如何化“危”为“机”?园区从市场需求方发力弥补疫情带来的影响,出台了专门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加大产能释放。如在1月24日至3月31日期间新购设备并开展防护口罩、测温仪、防护服、消杀用品等疫情防控应急保障物资及相关原材料生产或核酸检测的企业,每家企业最高补贴50万元。

此外,园区还坚持“下好先手棋、招商稳投资”,招商不停、项目不止,持续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其中,可孚智能医疗装备产业新基地、中机申亿检验检测及智能制造生产基地等3个重点项目,为园区稳增长打了一剂强心针。(刘一西)

分享到:
(责编:何萌、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