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百年老巷喜团圆 好人引领新风尚

![]() |
幼儿园小朋友手持小彩龙表演。淮川街道供图 |
人民网长沙2月15日电 春节已过,佳节未尽。当中国的元宵节与西方的情人节相遇,团圆与浪漫撞了个满怀。
猜灯谜、包元宵、看舞龙舞狮……2月14日,在位于湖南浏阳淮川街道城西社区的龙泉古巷里,在浏阳市文明办指导下,淮川街道举办“文明之约·一起向未来”元宵喜乐会,“欢欢喜喜闹元宵”“文明灯谜大家猜”“好人包汤圆送温暖”“连心连理心动墙”等四大特色活动,将春的气息、浪漫氛围都融进热闹的滋味里,让男女老少欢欢喜喜过“双节”。
糖画艺人方林林以勺为笔,以麦芽糖浆为“颜料”,在冷却板上如行云流水,十几秒就勾勒出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引得众人集体回忆这份童年的甜蜜;来自乐武国术馆的舞狮团队,时而上下翻腾,时而摇头摆尾,令围观市民不时发出惊叹声。
活动现场除了变脸、舞竹马、耍蚌壳等民俗表演外,还设置了浏阳本土美食品尝区,让市民能一站式品尝棉花糖、糖油粑粑和鱿鱼串。
要说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项目,非猜灯谜莫属。
龙泉古巷的两侧长廊早早悬挂起了200条灯谜,不仅有传统灯谜,还加入文明创建、反诈骗等特色灯谜,趣味与宣传兼顾,猜对答案则可以领取一份小礼品。
“这个我知道,肯定是‘轻抛掷’!”79岁的王培珍拿着文明谜面,激动地跟老伴贝秉怡说。
两位老人表示,他们都是文艺爱好者,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猜灯谜活动:“淮川的元宵喜乐会很热烈咧,有传统小吃,还有非遗表演,特别有年味。”
得知现场还设置了“连心连理心动墙”,结婚已有59年的王培珍和贝秉怡,带上胸花打卡拍照。此时恰逢乐队演奏,贝秉怡还特意邀请王培珍跳了一曲交谊舞,尽享浪漫。
人间至味是团圆。而汤圆,就是这份温暖最直接的见证者。
古巷一隅,汤圆的香甜随着热腾腾的蒸汽,不断飘远。几位志愿者阿姨从早上8点就开始张罗备料,搓、捏、按、团,一块白白的糯米面,压饼上馅,做成了一个诱人的汤圆。紧接着,汤圆滚进锅里翻腾,不一会儿,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就摆在了桌上,供市民品尝。
环卫工人张华英和卢月明手捧着一份汤圆,吃得格外开心。包括她们在内十多位环卫工作受街道社区邀请,暂时放下手里的工作,来现场品尝汤圆里的节味:“往年元宵节都在工作,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节日氛围了,自己做的汤圆材料好,比买的好吃!”
现场不单能品尝美味,还能自己动手做汤圆。在湖南好人林新德、胡蓉,长沙好人李霞的带动下,党员、志愿者、学生和居民们一起动手做起了汤圆。
“一份汤圆有价,温情陪伴无价,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感受有温度的节味。”湖南好人胡蓉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送到了城西社区孤寡困难老人曾水莲手中。
长沙好人李霞为孝老爱亲模范汪萍家庭送上了一份问候。“谢谢你们的汤圆,更谢谢你们的心意!”汪萍久久目送着离开的背影。58岁的汪萍在幼时被养父母收养,之后养父母还收养了一名男婴。后来,年迈的养母突然中风,生活无法自理,养父罹患重病,弟弟病情恶化。汪萍贴心侍奉瘫痪在床的养母,耐心照料弟弟饮食起居,用瘦小身躯撑起家人的整个世界。
近年来,淮川街道涌现了一批中国好人、湖南好人、长沙好人,好人典型层出不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好人风尚蔚然成风。
“温馨、有趣、有温度的元宵喜乐会,让老百姓、老巷居民充分感受节日气氛,弘扬了崇德向善之风”。
“我们将继续创新和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形式,探索以传统节会等类型文化活动,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浏阳淮川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陈郁琳)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