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市州县域

常德津市:文明装进存折里 善治融入乡风中

2022年04月28日14:35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常德津市农村面积广阔,幸福屋场棋布,荷塘湘莲飘香,茶山硕果满枝,村道绿篱簇拥,茂林修竹绕舍,俨然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这得益于近年来津市市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有效路径,创新“红色存折”“绿色存折”“爱心存折”制度,采取积分制正面激励,引导党员、群众、志愿者参与乡村治理,形成了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合力。

“红色存折” 让党员干部动起来

人间四月,油菜花和春天一起到来。在津市毛里湖镇青苗社区,沙滩乐园里,孩子捉鸡摸鱼、玩泥戏水;采摘园里,桑葚已挂满枝头。2021年,这里接待了近15万名游客,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然而在五年前,这里却是一个三无村:无奇山秀水、无名胜古迹、无历史名人,发展旅游,无异于痴人说梦。

“我不想让我们老百姓继续过苦日子。因此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我们老百姓闯出一条致富的道路。”青苗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洋的突破口,正是拥有“红色存折”的党员。

不到3个月的时间,青苗沙滩公园项目建成,每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100多亩的沙化土地全部流转入股,社区居民通过分红、务工,每年实现增收1万元以上。

该市借鉴银行运营模式,创办了“红色存折”,建立联系服务群众“红色存折”量化积分管理机制,引导乡村党员干部主动积分、积极作为。

“红色存折”积分由基本积分项目和奖励积分项目两部分组成。基本积分项目围绕“五个到户”规定的重点任务设定,主要采用积分制,每完成一项规定任务积1至2分,最多不超过100分。奖励积分项目围绕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作出的贡献来设定,主要采用加分制,不设上限,每作出一个贡献加1至2分,视贡献大小最高可加5分。

作为“储户”,党员负责依据“红色存折”积分项目,自主申报积分。同时,“红色存折”全面实行“每月存储、每季亮账、半年评议、年终考核”工作机制,并严格兑现奖惩。凡是积分低于60分的党员,一般评为不合格党员,并进行诫勉谈话;积分达120分以上的党员,一般评为优秀党员;积分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排名前十的优秀年轻党员列为后备干部人选。

该市以“红色存折”制度为切入点,解决了在实施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村(社区)党员“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的问题。自创办“红色存折”以来,全市先后有6200多名乡村党员干部主动与2.8万多户群众结对。全市1万多名农村党员争上疫情防控、防汛抗灾一线,累计提出地方发展建议3000多条,调解矛盾纠纷2000多起,为群众办实事1万多件。全市无访村居比例达96%。

“绿色存折” 让村容村貌靓起来

在金鱼岭街道大关山村,57岁村民彭三清逢人便说:“自从搞了‘绿色存折’,村容村貌、村风民风大不一样。”

靶向农村生活垃圾难分类、难收集、难运输、难处理等进行破题探索,该市通过探索激励农民主动参与的“绿色存折”励治,撬动了“四分四奖四保”农民共治实践,推动乡村人居环境大改善。

“四分四奖四保”,就是在垃圾处理上,实行分类存放、分级回收、分开清运、分别处理;在激励群众上,实行垃圾回收奖分、兑现奖励、置换奖物、评优奖牌;在后援保障上,实行领导联保、预算专保、场地建保、协会自保。实行“绿色存折”以来,该市农村共普建村级卫生协会51个,配备卫生保洁专员424人。市政府连续三年累计投入1.5亿元,用于垃圾填埋场、处理厂、回收屋、运输车和农户垃圾分类“三桶一筐”建设,积分置换生活日用品近百万元。“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让乡村垃圾源头减量60%,垃圾转运成本下降70%;全市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率达100%。

更为重要的是,“绿色存折”直接推动群众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带动农村人居环境从“脏、乱、差”向“净、畅、丽”的转型,村容村貌一天比一天好。

彭三清坦言,一开始调动自己积极性的,是实打实到手的生活用品。“5年来,我兑换了上千分的物资,现在家里的盐就是拿20个积分换来的。”到后来,讲究卫生、爱护环境渐渐成为行为自觉,“积分换物资是一种奖励,生活环境变好,也是对我们的另一种奖励嘛!”

“爱心存折” 让志愿服务热起来

青苗社区素来民风淳朴,但村里留守儿童和老人较多,家中事务难免有时找不到人帮忙,给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村干部们萌生了实行“爱心存折”的想法,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丽乡村。

2019年1月,青苗社区率先在津市市推出“爱心存折”,召集农村党员、在家妇女以及节假日返乡的热爱社区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成立志愿服务协会。协会成员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扶贫帮困、村组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节会、应急救助、关心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卫生保健、义务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采取积分制,每1小时为1积分,可转赠或兑换相应服务。这一做法随后在津市全市推广开来。

围绕志愿服务“谁来做”“怎么做方便”的问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以乡贤能人为主体,道德模范、专业人士广泛参与,该市在各镇村组建爱心服务队伍。目前,全市有近百支爱心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通过存入“爱心”支取“温馨”、以“爱心”换“爱心”的方式,积极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共同参与村级治理,持续营造互助、和谐、友爱的农村睦邻环境。“红马甲”已然成为津市农村的一道风景。

开设“爱心服务群众点单”专栏,实行“点单+派单”模式,因事而设、因需而送,精准对接,累计为群众实现“微心愿”2100多个。

为增强“爱心存折”制度的持续性,年底村(社区)会根据积分高低开展志愿者等级评定,以100分为档次,每提升100分可升级志愿者等级,星级志愿者除获得星级证书外,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享受各类涉农项目的扶持待遇,让群众成为爱心服务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党员“红色存折”领治,环保“绿色存折”励治,公益“爱心存折”善治,“三折融合模式”,让津市走出了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子,将乡村治理变成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生动实践,并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韩达)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