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人民时评

观点 | 用心用情做好拆迁群众生产生活安置

2022年10月28日09:50 |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小字号

随着我国发展速度加快,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城市建设成为近年来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拆迁安置必然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如果没有充分保障好拆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安置,就无法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多年来基层实践经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凡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置做得越好的地方,拆迁推进速度越快,经济质量发展越高,越能够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把拆迁群众的事当大事、当家事、当自己的事来干,用心用情做好拆迁群众生产生活安置,才能让拆迁群众感到温暖、感到幸福,才能让群众拆迁后的生活品质不降反升,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对利益格局调整和城市建设发展的支持。要做好拆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安置,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要把最好的地块规划为安置用地。城市建设过程中优质地块资源附加价值高,如果将其全部挂牌入市,自然能最大程度为城市发展带来高回报率,但这种做法违背了拆迁群众利益取向,实际上难以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因此,只有把老百姓的利益摆在首位,把最好的地块规划为安置用地,老百姓才能感受到更加强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雨花区雅塘片区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最大限度让利于拆迁群众,决不用边角余料地块建设安置房,而是把地理位置最佳、自然环境最优的地块规划为安置用地。如在毗邻商圈、地铁口、劳动路主干道的地块规划建设自然苑,在靠近文化公园、学校、中心医院的地块规划建设中城苑,两个“黄金地块”以舍弃挂牌入市32亿元的代价换取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满意,顺利实现“政府拆得顺利、群众搬得满意”的双赢目标。我们要坚持一手抓民生保障、一手抓征拆安置,只有最大程度地将发展成果与群众共享,才能最大限度争取群众对城市更新的理解和支持。

二要请最强的团队建设安置住房。在很多地区城市发展过程中,许多安置房由当地老板承包建设,建成后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传统安置小区给人的普遍印象就是楼层偏低、户型不好、质量较差,往往成为城中村区域的“代表性”建筑,常常听人说,这小区一看就知道是安置房。因此,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坚决杜绝安置住房品质低、质量差的现象,严格把好安置住房建设的质量关,才能切实保障拆迁群众的生活品质。雅塘片区坚持把品质放在安置住房建设的首要位置,以商品房标准规划建设安置房,如由全国优质央企中建五局负责中城苑项目建设,由省内优质国企湖南建工集团负责自然苑项目建设,上述安置住房的建设品质完全可与市内高档商品房媲美,确保拆迁群众“回迁安置有保障、上楼居住有品质”。我们要对安置住房建设质量厚看一层、高看一等,既要改变原有“是城不似城”的面子,更要升级“安居又宜居”的里子,让拆迁群众搬得放心、住得安心。

三要以最足的指标保障安置面积。安置面积指标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理应得到充分保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有部分地方安置面积指标并没有得到足额落实,有的甚至还演变为信访矛盾问题。因此,推进拆迁安置过程中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妥善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雅塘片区坚持用活用好各类安置政策,按照执行标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最大限度保障拆迁群众各类指标落实到位。如对井塘村村民实施征拆安置时,依据市政府60号令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村民生产安置留地指标按被征地总面积6%—10%的比例核算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定,按最高标准10%落实生产安置留地指标;在对石马村、自然村实施征拆安置时,依据市政府103号令征地补偿安置政策“保障住房按建筑面积每人80平方米由被征地农户购买;另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建筑面积每人5平方米购买非住宅房屋”规定,结合群众实际需求提出“50+30+5”的安置模式(即住宅50平米、非经营性住宅30平米、商业物业5平米),创造性地用户型、功能和业态来保障拆迁群众的足额安置面积,始终坚持用够用足政策,确保实现拆迁群众利益最大化。我们要坚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将政策照顾向拆迁群众倾斜,最大限度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

四要用最美的环境配套安置小区。城市不断建设发展改变了过去村民散居生活模式,村民广阔的生活空间被极大地压缩,特别是部分拆迁群众因身份转变、环境和习惯改变而不适应城市生活节奏,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因此,安置小区要用最美的环境、最齐全的配套服务来让老百姓在村民变市民的安置过程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获得幸福。雅塘片区聚焦打造美丽宜居家园,用多于可供开发总量三分之一的土地,在安置小区周边高标准规划建设圭塘河海绵公园、雅塘文化公园、环线绿带等“都市绿洲”,构建学校、医院、商超环绕的“便民生活圈”,拉通直达地铁站、环线、高架快速路的“便捷出行通道”,极大地改善了拆迁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我们要以功能性改造提升为重点,把最美的环境、最好的资源配套给安置小区,让便捷、高效、幸福的社区生活成为拆迁群众生活的新常态。

五要育最优的产业推进多元就业。城市建设发展让城中村农民“洗脚上岸”,深刻改变了村民生活生产方式,如何让“新市民”既能安居更要乐业,是我们推进拆迁群众生产生活安置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秉持“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的理念,培育最优的产业来推进多元就业,确保拆迁群众“失地不失业、稳收更增收”。雅塘片区不断建强片区产业经济链,丰富产业业态,活跃经济要素,形成产业氛围,让老百姓安安心心就在家门口上班。如精心打造五江天街、溪悦荟等特色商业街区,吸纳本地村民就业1000余人;成立并积极发挥楼宇经济协会的作用,高效盘活拆迁群众生产安置物业,新增年均分红收入1.2万元,大力推进拆迁群众就近多元就业,让雅塘片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直线攀升。我们要在抓好生活安置的同时,统筹抓好生产安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实现拆迁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实干实绩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余宏卿 作者系长沙市雨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雅塘片区指挥长)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