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社会

非遗传人周平: 以酒兴业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吴茜薇
2022年12月02日17:43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悠悠绿意,粼粼碧波,位于长沙县江背镇的印山村犹如一颗明珠,点亮了星城东方。

四代传承,非遗文化,印山村麻姑井糯米黄酒酿造技艺传承人周平,凭一己之力助一方建设。

“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勤勤恳恳的办企业的周平,在20余年的时间,用行动将乡村振兴付诸于实践,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也为印山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添上了一抹“实干”色彩。

萌芽 瞄准企业市场

周平和新酒窖基地。人民网 吴茜薇摄

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有个老井——麻姑井。

只要谈起这口千年古井“麻姑井”,人们都能说上一段神奇故事:相传这是仙人麻姑为普济众人挖掘的一口水井,清泉流溢,四季不枯。

“酿好酒的关键在于水,好水酿好酒。”如今的周平,已是糯米黄酒酿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人。但在酿酒之初,周平的心愿却不仅仅止于创业,也在思考如何帮助村民解决“卖粮难”的问题。

1984年,村民小组换届选举,周平当选为小组组长,一干便是七八年。在这段时间里,周平带领村民将弯路改直,将上下不平的小丘全部推平,将年久失修的山塘整旧一新......当时的印山村,也流传起一首打油诗:“他当组长,富了一群,你有我有,福气临门。”

八十年代末,组上出现种田不易卖粮难的问题,善于捕捉信息的周平开始办企业,经过一番摸索,将目光瞄准了“酒市场”。

“将粮食进行深加工,提高它的附加价值,还能帮助村民解决‘卖粮难’的问题。”周平说,有多道流程的糯米黄酒酿造技艺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了,代代都是口传心授。

从2000年正式酿酒,到2010年糯米黄酒小有名气,周平走过了探索、曲折的十年,随着糯米黄酒名气日渐提升,周平兴办糯米黄酒酿造厂,并注册商标“麻姑井”,也受到了市、县政府的关注和关心。

2016年,周平流转20亩土地,打造麻姑井酒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2021年底,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麻姑井黄酒窖藏基地正式建成,其间的一字一句、装修设计都出自他本人。

如今,酒窖虽已建成,但他“爱操心”的性格,仍然影响着整个村子......

发展 产业做大做强

麻姑井黄酒窖藏基地内。人民网 吴茜薇摄

麻姑井黄酒窖藏基地往里,经过一条长廊,便是另一番天地。

窖洞全长1000余米,7条纵道,8条横道,999个窖洞内,可藏百万斤酒。这样别具一格的藏酒之地,也在今年变成了游客们的打卡地。

周平愿景里,麻姑井酒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不仅包含麻姑井酒酿造基地,还将开设乡村民宿、生态餐厅、酿酒植游赏园、品类展示、酒噐展示、文创产品展示、原材料生产基地等。

一边打造麻姑井酒品牌文化,一边能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魅力,建成一个以酒为载体,打造企业展示、文化创意、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迎来送往众多游客,也让周平明白,美丽乡村建设是关键。但建设过程却不在一朝一夕,也并非一帆风顺。

“你们看酒窖前面沿途的文化街和文化广场,都属于采莲冲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大部分啊,都是周平自己出钱修的。”印山村党总支书记刘罗仕走到门口,指向一旁,“现在的水泥大道干净又整洁,谁能想到去年这还是黄泥巴呢。”

面前的黄酒文化街上,竖起一个个大酒坛,驶过路旁,都不免被沿街的创意和周围的墙绘所吸引。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主动申请的项目,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带动我们这片发展,改善村民生活。”周平抚摸着酒窖的石壁,不由叹了口气,“想搞好周围的村庄建设,就需要村民的支持,但万事开头难。”

助力 美丽乡村建设

印山村远景。受访单位供图

有路的地方就有人,通向村民门口的路,建设起来难免占到私家用地,引起了众多不满。

为争取村民的理解,周平先后组织起组民大会、外地学习,带领本地组民去看浏阳、宁乡等地观摩美丽乡村建设,考察“改变”后的效果及收益。

一户一问,一家一询,光是前期准备工作便花了周平近3个月的时间。

“3米宽的泥巴路,拓宽成如今6米的水泥路,周平300多天都呆在了工地上,亲自守、日日盯,直到这条路修成。”刘罗仕说,为了保证道路质量,年近70的周平每天五点起,一守便是一天。

现在,上采田组片区的改造已基本完成。今年“五一”期间,麻姑井黄酒酿造基地接待游客超过1500人次,旅游及特产销售超过16万元,拉动了周边经济发展。

而随着麻姑井酒酿酒有限公司的发展,其实早已惠及全村村民。

“我们不但自己种田,一年大概还要向村民收二三十万斤粮食酿酒。”据周平介绍,不但收粮给村民提供收入,酿酒产生的大量酒糟还为周边养牛的村民提供了便利。

去年,印山村在采田组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周平以此为契机,投资了300万,来建设酒文化景观区、体验中心、休闲区等,将酿酒产业升级为酒文化休闲旅游,做长产业链,形成原材料种植、酿酒加工和乡村旅游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带动更多的村民共同富裕。

“如今的印上村,已走上了农文旅融合这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绿色道路’。”江背镇副镇长肖忍说到,希望有更多如周平一般的人愿意投身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眼下,印山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还在继续,不少村民仍然可以在早晨寻到周平忙碌的背影。

(责编:李淑静、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