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慶年:在壯闊征程中奮力扛起高新擔當

周慶年
“作為省市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力軍,長沙高新區將堅定不移站頭排、打頭陣,緊扣‘攀高、升級、進位’總體目標,聚力打造‘三個高地’,闊步邁進一流園區,為實現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繪就的宏偉藍圖而拼搏奮斗!”9月23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長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慶年言語鏗鏘。
建設“五大基地”,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
周慶年表示,長沙高新區將夯實先進制造業這個“壓艙石”,著力建設工程機械、先進儲能及新能源汽車、功率芯片、生物醫藥、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五大產業基地,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率先打造五千億級園區。同時,加強培育市場主體,堅持招大引強與培新育小並重,吸引更多“三類500強”企業、頭部企業、高精尖項目、產業鏈關鍵項目落戶園區,培育一大批“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獨角獸企業。深入實施“四項計劃”,推動龍頭企業“領跑”、優勢企業倍增、落后產能轉型升級、軟件業再出發。
實施“五大工程”,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我們將廣泛聚集創新人才,示范引領‘國家人才城’建設,‘十四五’期間引育200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000名重點產業緊缺人才,1萬名創新骨干人才,全區人才總量突破30萬。”周慶年說,要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大力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引進、新型研發機構培育、關鍵硬科技技術攻關、科研技術成果轉化、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五大工程”。積極培育創新載體,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湖南分院、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等一批高端平台落地運營﹔加快建設世界計算·長沙智谷,推動先進計算力轉化為先進生產力。全面激發創新活力,實施“揭榜挂帥”制度,攻關一批“卡脖子”技術,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在園區轉化見效,以高新之為助力打造國家科技創新中心。
抓好“五大創新”,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周慶年介紹,長沙高新區將堅持改革和開放雙輪驅動,著力抓好管理體制創新、內部機制創新、要素保障創新、對外合作創新、區域融合創新“五大創新”。進一步優化園區內部管理架構,探索推行大部制、市場化運作模式,提升管理效率。持續深化國資國企、科技金融、審批制度改革,健全新型監管機制,對新產業新業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著力營造更加符合市場化原則的優越營商環境。發揮國際商務平台、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等對外平台作用,規劃建設中非經貿大廈,深入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園區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步伐,加速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記者 李廣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