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日報看湖南

裡耶秦簡二十年

張忠煒
2021年11月07日09: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裡耶簡脫水脫色之前和之后對比。張忠煒供圖

  裡耶一號井第八層出土的刻齒簡。張忠煒供圖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地處湘鄂渝三省份交界處,因裡耶古城及裡耶秦簡的發現而聞名於世。裡耶古城、秦簡是“基建考古”的產物——為配合碗米坡水電站的興建而進行的搶救性考古發掘。

  2002年6月3日9時許,在酉水河邊以小孔徑篾篩淘洗古井中出土的填充物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一塊木片上有奇怪的墨跡,后被釋讀為“布四尋……”,第一枚裡耶簡就這樣面世了。

  時任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的袁家榮當即決定,暫緩發掘工作,搭建工棚,重新調整安排裡耶古城遺址和一號井的發掘工作。至6月27日,一號井的發掘工作完成。

  發掘過程尤為艱辛,主持參與發掘的考古工作者張春龍、龍京沙寫道:“井下工作相當艱苦,陰暗潮濕,空氣污濁,蚊蠅肆虐。可能是由於缺氧,打火機打不著火。而賴以照明的白熾燈在異常的空氣壓力下經常炸裂。后來添了一個小小的鼓風機,井下的通風環境才稍有改善。”

  張春龍還寫道:“工期緊張,頻降大雨,酉水漲落,江面不時超出井中的操作面,時刻面臨塌方的危險。”“恐怕損壞文物,不曾探明深度,越往下越是危機重重。雖然盡可能採取措施保証安全,架設撐架,但身處狹窄的井下,我們不免心中惶恐。”

  人工逐層“以手為鏟”的清理法,即便是十幾年后,龍京沙依舊記憶猶新,“用手摳了將近幾十立方米的淤泥,可以說創造了我國古井發掘的一個奇跡”。

  參與裡耶一號井發掘的成員近30人,除文物工作者之外,有不少都是當地鄉民,而今已有幾位過世。作為考古隊的重要組成部分,質朴鄉親們的默默付出,局外人幾乎是看不到的。

  3.7萬余枚的簡牘資料(含無字殘簡),對苦於史料不足的秦史研究,意義不言而喻。從秦人佔領到統一的迅速瓦解,遷陵是這段歷史的親歷者,裡耶簡是歷史的記錄者。“秦政法”由此清晰呈現。

  南方墓葬中出土的喪葬簡牘,已在地下水中浸泡了2000年左右。井窖中出土的主要是作為廢棄物的垃圾簡,或經火焚,或被銷毀,加之長久埋藏於潮濕、骯臟的地底下,出土時多已朽斷。稍加清洗,墨跡多會清晰呈現,與空氣、陽光短暫接觸后,它們很快就會發黑,墨跡逐漸變得模糊。

  保護工作迫在眉睫。以方北鬆為代表的荊州文物保護中心團隊,不僅是國內出土漆木器、紡織品保護的重要力量,也是簡牘文物脫水脫色保護的重要力量。在陳中行、吳順清等老一輩文保人發明、沿用的漆木器脫水方法的基礎上,方北鬆反復實驗,終於在簡牘脫水脫色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所謂脫水,是用化學物質將處於飽水狀態的竹簡纖維和細胞裡面的水置換掉,用化學物質將竹簡穩定支撐起來。所謂脫色,是讓竹簡還原和呈現本來顏色,讓字跡清晰可辨。這是目前國內簡牘保護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裡耶簡多為木簡,竹簡的脫色方法並不完全適用,隻能在實驗中繼續摸索。如今,經過脫水脫色保護之后的裡耶簡,幾乎再現了2000多年前的原貌,這是文保工作者辛苦付出的結果。

  在對簡牘進行脫水脫色保護之前,工作人員會採集紅外、彩色影像,這是開展文字釋讀的基礎。裡耶簡的釋讀初稿由張春龍完成,先秦史研究專家吳榮曾、古文字學家李家浩等指導了整理工作。這是一份艱苦的工作,從《裡耶秦簡(三)》開始,張春龍組織釋文審訂會,力爭拿出一份盡可能少出錯的釋文。在這個過程中,張春龍觀察到裡耶簡的刻齒與簡文所見的數字存在對應關系,並將刻齒現象記錄在相關簡牘釋文之后,引來中外學者對裡耶刻齒簡進行全面調查與研究。其研究成果,無疑是近年來秦漢史研究領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裡耶秦簡的發掘者、保護者與整理者一直以質朴踏實的態度默默付出。如今,在裡耶古城及秦簡發掘近20周年之際,《裡耶秦簡研究論文選集》出版,這是對所有參與者辛勤奉獻的一種肯定。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