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湖南要聞

未成年人疫情防控怎麼做?湖南疾控專家解答

2022年03月29日09:10 | 來源:紅網
小字號

3月28日,長沙市報告3例確診病例,年齡為11歲、15歲,16歲,都是未成年人。那麼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未成年人的防控要如何做?有沒有與成年人區別的地方?適不適合打加強針?湖南省疾控中心專家進行了解答。

未成年人是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學校是傳染病的高發場所

首先,未成年人對傳染病是易感人群。由於他們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種傳染病的能力較弱,他們缺乏傳染病預防知識,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意識薄弱,有些未成年人不了解傳染病早期症狀,不能清楚表達身體的不適,因此,他們不能早期識別並配合老師、醫生及時診斷治療,容易造成傳染病在校園的傳播。

其次,校園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場所。每天兒童青少年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學校,人群聚集,接觸面廣,一旦有人感染上某種傳染病,很容易造成互相傳播,特別是容易引發一些傳染病的暴發。

未成年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如何做?

1、健康意識不可少,科學防控要做好。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復雜,兒童青少年們切勿麻痺大意,要時刻緊繃疫情防控之弦,嚴格執行本地和學校疫情防控的各項規定,學好用好防控知識,主動配合學校做好防控工作。要做好個人及家人的日常健康檢測,若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腹瀉等症狀,要第一時間按防疫相關要求做好防護並到專業醫療機構就醫。同時隨疫情變化按要求配合做好流調排查、疫苗接種、核酸檢測等工作。

2、健康生活要做到,學習狀態保持好。要按照當地教育部門及學校的安排統一上課或居家,減少外出,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自覺遵守防疫措施。在疫情期間要認真學習,不能因為疫情而影響學習。要認真上好課或者網課,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學習之余,可以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如閱讀、做家務,拒絕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如遇居家隔離則做好自我心理疏導,減少焦慮情緒,在疫情防控中養成熱愛生命、崇尚科學的良好品德,增強心理“免疫力”。保持良好作息習慣,不熬夜。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

3、家長、學校多多關愛未成年人,共同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提倡步行上學或者家長單獨接送,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必須乘坐,需要注意配戴好口罩,與其他乘客盡量保持距離,有條件的可以開窗通風,下車后及時洗手。兒童青少年盡量不參加線下興趣班、輔導班,不去人流密集公共場所,減少感染風險。學校要組織專家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科普,開展健康教育,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對於特殊情況需要隔離的學生要做好心理輔導,疏導不良情緒,排解壓力,同時進行線上授課。此外,學校應多安排室外體育鍛煉,增強學生體質,預防近視、肥胖等學生常見病,提升免疫力。

4、疫苗抗疫效果好,積極接種不能少。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控制新冠肺炎最經濟和最有效的措施。兒童青少年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很容易感染病毒、細菌等病原微生物﹔同時,學校、幼兒園是人群聚集的場所,一旦有病毒輸入,易暴發疫情。開展3歲及以上兒童、青少年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發病、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另一方面可以在兒童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保障兒童學習、生活正常運轉。3歲及以及上所有適齡無禁忌兒童、青少年都應該按照知情、同意、自願的原則應接盡接。

但目前3-17歲還不適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加強針。根據現行疫苗接種政策,18歲以上人群,接種了北京生物(含蘭州生物、長春生物、成都生物)、北京科興、武漢生物生產的新冠滅活疫苗第二劑次滿半年后,或接種了康希諾生產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滿半年后,可自願前往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門診,繼續免費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加強針。(記者 劉丹 通訊員 劉富強)

(責編:李淑靜、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