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時評

全國政協常委潘碧靈縱論“兩山”理念

2022年06月21日15:02 |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環境要聞
小字號

  在6月22日全國政協“統籌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專題常委會第四專題第1小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常委、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正廳長級)潘碧靈以 《生態補償護綠水青山,生態產品鑄金山銀山》為題,做第一個發言,受到與會的全國政協領導、生態環境部主要負責人以及其他委員的高度贊同,得到生態環境部有關司局領導的積極回應,以下是這次發言的全文。

  生態補償護綠水青山,生態產品鑄金山銀山

  潘碧靈

  唐朝白居易說:“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以有時有限奉無極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間,則必物暴殄而財乏用矣。”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建立一種可持續的資源利用模式尤為重要。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是生態文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態系統為目的,綜合運用行政手段、市場手段、法律手段平衡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間的關系,在生態保護者和受益者之間端平一杆秤,讓保護者得到經濟激勵,讓受益者付出合理成本,是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重要紐帶。當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為主體的生態補償格局,隨著財政資金投入逐年提升,對激發保護地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性、促進保護地發展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生態補償的領域和范圍逐漸擴大,僅依靠政府財政資金不夠全面且可持續的壓力大,迫切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市場化、多元化的生態補償機制。

  一是建議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權益交易制度。基於自然資源的合理保護與配置,完善市場交易機制,通過培育市場、明晰產權,打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和交易途徑全過程。基於生態承載力和政府管制形成的配額指標,加快推進市場化環境權交易,探索用水權、排污權和碳排放權交易等市場化生態補償路徑。加快探索建立政府與市場相互支撐的環境權益交易機制,拓寬生態補償市場化運作的實現路徑。

  二是建議逐步拓展市場化融資渠道。將綠色金融作為生態補償市場化建設的“催化劑”,擴大綠色信貸、綠色債券規模,擴大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試點范圍,建立社會資本出資、市場化運作的生態補償專項基金,以充分發揮資本的撬動作用,支持區域產業一體化發展和對口協作。深入挖掘綠色產品生態價值,盤活生態資產,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業等綠色產業發展提供融資渠道,通過較成熟的交易市場體系撬動更大的金融支持,將傳統生態補償與綠色金融有機銜接,以實現“1+1>2”的發展效果。

  三是建議探索生態補償方式多元化發展。積極探索直接補償與間接補償相結合的補償模式,比如採用綠色新興產業培育合作、生態旅游康養、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等產業項目補償方式,開展生態環保教育培訓、區域間勞務對接、人才交流等智力補償方式,或是幫助地方開展環境污染治理、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與生態產業發展有機融合的生態保護修復補償方式,動員遺傳資源利用企業和原住居民參與的惠益分享補償方式等,實現生態補償的多樣化。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提升,怎樣將綠水青山的“顏值”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價值”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過程,就是將生態產品所蘊含的內在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過程,也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核心內容。2021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為推動我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理論研究、制度設計指明了方向和路徑。但在全國范圍內,仍存在配套政策亟待完善、核算標准不一等問題,需要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落地落實上持續發力。

  一是建議推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建設。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前提是對生態產品進行准確的監測並對其價值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核算。構建生態監測網絡和監測體系,對生態資源進行統一確權登記,摸清底數和存量,對生態資源數量和質量變化做到心中有數﹔出台統一規范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明確核算模型、指標體系、評估方法、數據來源,助力提升生態產品價值的真實性、客觀性,降低生態產品的市場壁壘,提高市場認可度。

  二是建議構建生態產品市場化經營開發體系。通過市場激勵機制,促進生態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從而打通“兩山”轉化的市場通道﹔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形成政府、企業、金融資本和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參與的價值實現體系﹔採取股權合作、委托經營等方式,吸引優質社會資本,加快生態物質產品、生態文化產品以及生態服務產品的融合發展,通過市場化經營開發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三是建議夯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基礎支撐。加強關於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兩山”轉化模式和轉化路徑的理論研究,以專業智庫強化智力支撐。結合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加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轉化模式和實踐經驗,發揮示范帶動效應。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正廳長級)

(責編:李淑靜、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