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手硬漢林名長:十年助殘路,為殘疾人筑起心靈家園

人物名片:林名長,男,漢族,1982年生於湖南省瀏陽市大瑤鎮,肢體二級。現任湖南宏城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瀏陽市凝馨殘疾人服務中心主任,瀏陽市肢殘人協會主席,瀏陽市凝馨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他先后榮獲“湖南省陽光致富帶頭人”“湖南省自強模范”等榮譽稱號,他創辦的瀏陽市凝馨殘疾人服務中心先后獲評“湖南省5A級托養機構”“湖南省輔助性就業示范基地”“湖南省黨建助殘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
他是殘疾人的貼心人, 扶殘助殘路上無怨無悔書寫十年華章;他是殘疾人的領頭雁,身殘志堅矢志創業,致富后傾情回報家鄉,攜手殘疾朋友共同奔小康;他是殘疾人的娘家人,一手創辦湖南省首家輻射湘贛兩地的殘疾人托養機構——瀏陽凝馨殘疾人服務中心,為湘贛兩地殘疾朋友打造一個專屬家園……
他就是無手硬漢林名長。2005年,一場車禍無情奪去了林名長的雙手。正值風華正茂的他,如同遭遇一場晴天霹靂將他打下暗無天日的深淵。在一段時間的意志消沉后,他重新鼓起勇氣,走向社會,開始自力更生。2009年,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他的宏城打印復印店開了張。從不會使用電腦,到嫻熟操縱鼠標和鍵盤,短短幾年,他的打印店已經發展成為市值百萬的宏城廣告公司,他也成為瀏陽市家喻戶曉的殘疾人創業明星。
林名長深知,自己的成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心與幫助。同時,身為殘疾人,他更能理解殘疾人生活與融入社會的不易。2012年,他加入瀏陽市助殘志願者隊伍,開啟助殘之路。十年來,他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身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為殘疾人及其家庭筑起心靈家園。
情系家鄉謀發展,扎根鄉村獻青春
生於鄉村,長於鄉村,林名長對於這片土地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懷,對於和他同命相連的殘疾人群體有著無比特殊的感情。
在與殘疾人群體深入接觸中,他了解到殘疾人由於自身身體障礙,在生活、就業、心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政府出台的殘疾人優惠政策難以滿足殘疾人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而專業的社會助殘組織能夠成為政府及殘聯服務職能的有效補充,有利於改善殘疾人生活質量,更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
2016年,他在瀏陽市大瑤鎮成立該市首家鄉鎮殘疾人服務中心——“瀏陽市凝馨殘疾人服務中心”,打造出一支專業、貼心、有愛的助殘服務隊伍。該中心共投資近200萬元,佔地面積700平方米,除活動區域外還設有黨建陣地、圖書閱覽室、心理咨詢室、康復訓練室、工療培訓室、電腦培訓室等,免費為有需要的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技能培訓、康復訓練,就業指導、文化娛樂、心理咨詢等服務。自此,農村殘疾人開始有了心靈的歸屬。自機構成立至今,已累計為湘贛邊1000余名精神、智力、重度肢體等殘疾人提供服務。
此外,林名長一直熱心於志願服務,他組建了一支55人的專業扶殘志願者團隊,開展志願服務時長累計達3000小時,為960戶困難家庭送去溫暖。
同時,為擴大幫扶范圍,他積極鏈接愛心資源,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和愛心老板共同加入到助殘行動中來,為困難殘疾人群體雪中送炭,讓他們感受到政府和社會大家庭的關懷。
扶殘就業是根本,帶領群體迎創收
林名長積極幫扶農村殘疾人就業,幫助每一個有條件的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夢想。
他牽頭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瀏陽市首屆創業就業觀摩會。2022年,林名長在瀏陽市范圍內組織開展殘疾人手工職業技能大賽。採取以賽代練的形式,促進殘疾人掌握手工職業技能,幫助他們實現就業創收。除此之外,由於農村殘疾人信息閉塞,創業條件受限,林名長為他們四處奔走,積極熱心幫助有創業意願的殘友創辦農場、塑料制品廠、食品糧油公司等,為他們申辦營業証照,指導幫助他們申請立項等等。
為了解決農村殘友的就業問題,實現其人生價值,2012年以來,林名長積極為農村殘疾人開展輔助性就業服務。他發揮自身優勢,鏈接各方資源,爭取到多家工廠提供愛心幫扶,讓重度殘障人士通過“拼接玩具小汽車”“制作玩具甲殼虫”等一系列簡單、安全、工價高的手工勞動來獲取相應的報酬,每年為60余位在托殘疾人實現了就業創收,年收入達到上萬元。通過勞動,讓殘友在提高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時又可以自己養活自己,還可以為家人減輕負擔,也獲得社會更多的關注和認可。
為積極響應鄉村振興號召,帶動更多村民及殘疾人增收致富、共赴小康,2019年2月,林名長出資200余萬元注冊成立“瀏陽市凝馨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為殘疾人提供在家門口就業創業的機會,帶動殘疾人家庭脫貧增收。目前合作社實現增收近70多萬元,幫助25名殘疾人及5名當地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實現了脫貧增收,人均年收入達1.5萬元。
此前,凝馨殘疾人服務中心的一位名叫劉宗友智力殘障朋友性格內向,在家無所事事,一直跟年邁的母親生活。加入中心后,這位殘障朋友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不僅學會了捆筒子、粘標簽等輔助性就業手工活,還在林名長的幫助下在凝馨基地實現就業,如今劉宗友種菜、除草、養魚、養雞樣樣都行,年收入近2萬元。這對農村殘疾人家庭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開展助殘服務項目,溫暖殘疾人心靈
2013年,他在瀏陽市大瑤鎮慈善理事會成立大會上捐款5萬元,此后每年出資5000元用來支持殘疾人事業,用於殘疾人慰問走訪、就業技能培訓和文化體育活動等。
為開拓殘疾人視野,幫助其更好地融入社會,林名長每年組織中心殘障朋友開展戶外活動。2012年至2022年連續10年組織1000多人次殘友游覽了韶山、湘西、張家界、三峽、宜昌、桂林等省內外各大名勝古跡,幫助廣大殘障人士實現了“世界那麼大,我也想去看看”的夢想。然而,對肢體殘障人來說,旅行並不那麼容易。出行一趟,林名長需要十幾次背著殘友們前行,有時甚至需要爬樓梯。長期的膝蓋過度受力損傷了他的膝關節軟骨,就此落下了病根。但他仍然沒有停下幫助殘友們逐夢的腳步。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而來,林名長第一時間組織帶領凝馨助殘志願者團隊深入走訪貧困殘疾人家庭,為75戶家庭送去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和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
為豐富殘友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從2015年開始,他每年組織殘友參加各級殘聯舉辦的“全國助殘日”活動,並參演節目。其代表作品有自編勵志情景劇《新時代·新生活》、音樂情景劇《愛 讓我們堅強》、歌舞表演《花橋流水》等,展現了殘疾人風貌,向社會傳播正能量。2021年6月,為發揚殘疾人體育文化精神,他組織殘疾人及家屬、志願者等將近百人開展了凝馨首屆殘疾人趣味運動會。2022年10月,持續開展了第二屆殘疾人趣味運動會。
為促進殘疾人意識形態教育,林名長經常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2021年建黨百年之際,他開展“學黨史、爭先進、感黨恩、圖奮發”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組織了63名殘疾人參觀文家市秋收起義會師紀念館和胡耀邦故居,追尋紅色記憶,緬懷革命先輩。這次活動獲得了人民網、新湖南、湖南經視等多家媒體報道。
為助力鄉村振興與殘疾人托養工作無縫對接,有效推動湘贛助殘工作的交流合作,2021年起,林名長多次舉辦了湘贛邊殘疾人工作交流會。江西省上栗縣殘聯多次來瀏陽市凝馨殘疾人服務中心開展交流學習活動,江西省萍鄉市經開區參照凝馨模式創辦了萍鄉市經開區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促進了湘贛助殘工作的共同發展。今年,他又作為負責人成立了瀏陽市肢殘人協會,已有50位成員在內。他說我們在助殘這條道路上要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為殘疾人提供更全面更高質量的服務。
林名長用他的無私奉獻和無悔青春,為社會樹立了榜樣,為農村殘疾人群體樹立了標杆和精神典范。面對新時代的助殘工作,林名長相信,“殘疾人事業是一項春天的事業”,農村殘疾人終將迎來屬於我們的春天。(通訊員 王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