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晃:在區域經濟中跨山海、擔重任、創未來

懷化國際陸港新晃港成立,懷化首個縣級海關服務站在新晃挂牌,2022年新晃港發送班列名列懷化國際陸港第一,構建湘黔邊界一體化互聯網+政務服務網絡體系......近年來,懷化市新晃侗族自治縣在“搶抓歷史機遇 奮起二次創業”戰略布局下,這個老少邊窮的少數民族聚居縣,緊扣“新晃高質量發展如何闖出新路子”這一時代之問,奮勇爭先,善做善成,在高質量發展上邁上了新台階。
連綿不斷的山,通常意味著重重阻隔,而浩瀚無垠的海,則往往意味著通向廣闊無限的世界。
地處內陸腹地的懷化市新晃縣,既不沿邊,也不臨海,四面望去皆是無窮無盡的大山,似乎注定與海無緣,與廣闊的世界無緣。
但勤勞智慧的新晃人,卻堅定地相信“山的那邊就是海”,把握新時代改革開放和湖南省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大勢,打破大山阻隔,“好風憑借力”,走出了一條區域經濟快速發展之路。
如今的侗鄉大地,項目建設在有序推進,園區擴容正蹄疾步穩,企業生產如火如荼……處處涌動著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一幅縣域經濟宏偉壯麗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發展:不斷向縱深突破
站在新晃物流站,滿載貨物的班列,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望著眼前以新晃為基點,輻射西南片區的窗口——新晃港,新晃海關負責人關景瑞臉上充滿了自豪。他介紹,截至3月底,今年新晃港佔整個懷化國際陸港開行班列的31%,給新晃的發展帶來了活力。
就在十多年前,新晃還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水平欠佳。但如今,以交通論,這裡有湘黔鐵路、320國道、242國道貫穿縣境,有滬昆高速公路、滬昆高鐵過境新晃,且僅需40分鐘即可到達芷江機場、銅仁鳳凰機場。
以農業論,新晃有著特色鮮明的資源:新晃黃牛肉、龍腦樟、侗藏紅米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新晃黃精、五倍子蜂蜜入列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中國 新晃黃精國際城”黃精年交易量佔全國1/6,被譽為“中國湘西黃牛之鄉”“黃精之鄉”。
近些年,新晃瞄准黃精中藥材種植加工,實現了黃精產業有標准園區、有市場基礎、有品牌效應等“七有目標”,同時通過高標准建設中國新晃黃牛資源場,打造出中國南方規模最大品質最好的肉牛產業集群。
新晃重晶石儲量達4.5億噸,為全國特大優質礦床,被譽為“中國鋇都”。有這樣優越的先天條件,新晃在精細化工產業方面得以迅速發展,目前擁有涉化企業8家、鋇化工企業4家,正在努力打造鋇化工全產業鏈條,而新晃舉全縣之力推動申報的化工園區也即將落地。
以鐵合金(高碳鉻鐵)為主導產業的新金屬材料產業,目前已實現年生產高碳鉻鐵約10萬噸、年銷售收入約10億元。正在積極打造的金屬材料產業園區,未來還將集聚更多金屬材料加工企業落戶新晃,有望到2026年實現全縣年產高碳鉻鐵50萬噸。
不沿邊、不靠海的新晃,在持續不斷的努力下,對外貿易也實現了長足的發展。以2022年為例,全縣全年進出口總額達8629萬元,增長118%,開行班列79列,佔到了懷化國際陸港的60%以上。其外向型經濟更是已經逐步實現從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從單一層面向多個層面、從經營性企業向全社會開放的跨越式發展。
4月14日,首屆湖南(懷化)RCEP經貿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的當天,懷化首個縣級海關服務站新晃縣海關服務站正式啟動。該服務站通過推廣全國通關一體化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為進出口企業提供全年365天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
這是新晃繼獲批懷化國際陸港新晃港之后,主動對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10+5合作平台、推動縣域經濟外向發展的連續步調,也將新晃的外向型經濟推到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聯動:在區域經濟中擔當重任
新晃地處湖南最西部,南、西、北三面楔入貴州,扼守湖南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道,素有“湘黔通衢”“滇黔咽喉”之稱。
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新晃的經濟發展必然離不開與鄰近縣市的跨省合作,也決定了新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必然要扮演重要角色。
事實也確實如此。
從2012年起,湖南、貴州兩省政府和文旅等部門,就建設“湘黔經濟圈”“黔電送湘”、旅游發展等,簽署了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新晃縣與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更是憑借山同脈、水同源、人相親、地相連的關系,在社會治安、市場建設、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方面建立了經常性的交流與合作的關系。
為了提升政務服務效率,新晃縣與相鄰的貴州省玉屏、天柱、三穗、岑鞏、碧江、萬山六區縣分別簽訂了“跨省通辦”全覆蓋戰略合作協議,構建湘黔邊界一體化互聯網+政務服務網絡體系,更好地滿足兩地企業和群眾“異地辦、就近辦”現實需求,為湘黔邊界一體化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務保障。
為了促進協同發展,新晃縣依托“聯合黨建+邊界六聯”、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機制,強化組織聯動,探索成立湘黔邊區人才發展聯盟,常態化推行與接邊貴州地區的相關信息共享機制、工作學習交流機制、招商引資共商機制、專家學者共享機制。
此外,新晃縣還積極構建湘黔邊區域黨校紅色教育培訓聯合體,搭建聯合辦學“快車道”﹔湖南骨干科技特派員也走進湘黔邊區,組織兩省周邊4縣(區)產業技術骨干學習新技術新應用,推動湘黔交界地區市場主體不斷融入懷化國際陸港對外開放新通道。
作為一個省際邊界長達240多公裡的縣,新晃的“平安”同樣離不開邊界兩邊多方的共同努力。為此,新晃縣與貴州接邊五縣(區)初步構建了邊界“六聯”(問題隱患聯防、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治、刑事犯罪聯打、平安邊界聯創、民生事業聯動)新型防控體系,全縣接邊地區矛盾糾紛和群眾訴訟案(事)件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
勞務協作同樣是不可或缺的。4月初,新晃人社局聯合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企業中偉新材料公司開展了一場線下招聘活動,這也是新晃2023年舉辦的首場跨省市聯合招聘會,旨在進一步深化勞務協作,更好地滿足求職者就業需求,解決企業用工需求。
新晃縣海關服務站的正式啟動,自然也不僅僅是一個對新晃而言的利好,它同時也為湘黔兩省交界地區融入懷化國際陸港開辟了貨品出口報關的新通道。
未來: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
作為湘黔高鐵經濟帶重要節點和湖南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的橋頭堡,新晃外向發展要素充分、動能強勁、潛力巨大。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支持懷化國際陸港建設實施方案》中,明確將新晃大新公鐵聯運物流園作為懷化國際陸港聯動拓展板塊。
湖南省發改委印發的《湘西地區“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中,也將“大(龍)新(晃)經濟協作示范園”作為全省打造“全領域多層次開放平台”的重點任務之一。
在每年的泛珠三角“9+2”區域行政首長聯席會議上,省發改也將大新協作示范區建設列入推進事項,從省級層面加強區域共同發展,加快工作整體推進。
在懷化加快推進懷化國際陸港建設的過程中,新晃更是被明確要求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在湘黔交界地區協同發展中增強輻射能力,全面融入懷化國際陸港建設。
而新晃則根據懷化國際陸港建設總體要求,將自己定位為懷化國際陸港的‘兩樞紐一中心’:即懷化國際陸港西翼交通樞紐、物流樞紐、干線物流前置倉儲集散中心。
來自多個層面的要求,既是壓力,也是動力。新晃的一系列成績、成果,充分展現了其動力之大、活力之足。
比如,新晃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中國黃精之鄉”,入列全國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強縣培育名單,懷化國際陸港新晃專列實現雙向常態化。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三項工作獲省政府2022年度真抓實干表揚激勵。
此外,新晃“跨省通辦”典型經驗做法,也已經連續兩年獲省政府通報表揚。
“山的那邊就是海。新晃將精准對接RCEP開放軌道,攜手湘黔兩省交界地區共同發展,全面落實‘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全力推動‘五新四城’發展戰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在展望新晃外向型經濟發展前景時,縣委書記周重顏如是表示。
是的,跨越這片大山,眼前出現的,定是一個無限廣闊的未來之海。(記者 王石磊 通訊員 彭鳳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