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水上法庭”打通法治“最后一公里”

【查看原图】
水上法庭审理案件。安化法院供图
水上法庭审理案件。安化法院供图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2020年06月12日09:33

人民网长沙6月12日电 6月的雪峰湖阳光明媚,一艘由客船改造而成的“水上法庭”停靠在码头,船舱内,听完法官讲解环境违法典型案例的村民张立明有些感慨:“以前看见过水上法庭停码头审案,上船听法官讲课这是第一次呢。”

这是目前湖南省唯一的移动“水上法庭”,全名“安化县人民法院柘溪库区水上人民法庭”。审理柘溪镇、平口镇等库区沿岸6镇2乡民商事案件,辖区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为当地17万多人提供法律服务。

柘溪水库位居湖南省安化县资水中游,地域广大,山岭水域交错复杂,群众出行主要依靠船只,十分不便,法院开展巡回审判、文书送达、普法等工作也很不容易。

“安化是山区、库区大县,尽管我们法院在库区有平口、云台两个法庭,但对偏远地区的群众而言,诉讼仍然很不方便,下山、坐船、转车,一堂庭审至少得花费两三天时间。”安化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曾来生介绍道,这也是当年促成水上法庭成立的根本原因。

为打通服务库区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经过3个月的筹备,2017年8月21日,安化县人民法院成立柘溪库区水上人民法庭。“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现在的水上法庭,已经成长为一个覆盖整个库区的综合司法服务平台,真正做到了人民需求在哪里,水上法庭在哪里。”安化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杨亚说道。

“审理一案,教育一方”。截至今年6月10日,水上法庭已开庭审案282件,其中很多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水上法庭已成为一张印在雪峰湖上,代表公平正义的法治名片。2018年9月20日,安化县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水上法庭由法检“两长”同堂办理,当场放生鱼苗22400尾,提升了群众生态环保法律意识。2019年6月23日,安化法院在水上法庭审结了一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广泛邀请代表、委员和各界社会人士旁听庭审,利用媒体同步庭审直播,当场放生商品鱼4140尾。

“水上法庭不仅仅是审判平台,更是一个移动的法治宣传阵地”。在水上法庭成立当天,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梦晋就指出。在成立以来两年多的时间里,安化法院将“水上法庭”变成“移动法律课堂”,大力开展“送法进校园”“模拟法庭”“公众开放日”“司法公正安化行”等活动,组织法官每月定期在各渔港、码头普法宣传、以案释法,提供法律咨询。截至目前,共进行法制宣讲约40场,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千余人次。(曾来生 蒋韶)

分享到:
(责编:李淑静、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