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8月28日电 今日,长沙市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关键技术供需对接会暨长沙市技术转移转化基地授牌仪式在长沙经开区举行,基地成立后将促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加速推动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产业关键技术就地转化产业化。现场宣读了长沙市技术转移转化基地认定文件并为长沙经开区授牌。
近年来,长沙经开区一直紧扣“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率先建设5000亿国家级园区”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四新”经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贺代贵表示,作为长沙市科技创新重要版块,长沙经开区将以此次获批长沙市技术转移转化基地为契机,全面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等省市发展战略,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方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据悉,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链2019年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行业营收约占全国的26%,是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日本东京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
“通过对接供需会能找到我们需要的技术,因为三一集团是个开放创新的平台,研发不仅仅是落在自己内部,在外部也会进行合作交流,就是有些外部知识会比我们丰富,他的优势比我们要强,我们也会吸收外面的技术来与我们的产品进行融合。”三一重工研究院国际产品研究所所长刘斌说。
本次活动着眼于装备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供需对接,是推动装备制造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有益尝试,将助推长沙装备制造产业更进一步发展。
授牌仪式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长沙学院、长沙矿山研究院及亿美博公司等7家高校院所和企业进行了技术路演,共发布超宽带雷达、高端制造机器人、惯性导航以及矿山机械、液压技术等产业关键技术29项。三一集团、恒天九五、铁建重工、启泰传感等4家装备制造企业发布了技术需求16项,与会的80余家链上企业和高校院所在现场达成技术接洽意向十余项。
长沙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基地落户园区,将极大地助力园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 “六稳” “六保”决策部署,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经开区产业供应链保障水平。
未来,长沙经开区将以关键技术为支点,撬起产业和科研两头,联接供需两端。依托长沙市技术转移转化基地,把企业所需的关键技术送到门口,把院校的先进成果搬出校园,实现供需无缝对接,提高成果转化效率,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实力。(黄姿 王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