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多形式创新 浏阳古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查看原图】
外地流动党员通过手机直播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古港镇供图。
外地流动党员通过手机直播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古港镇供图。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2021年03月26日11:11

人民网长沙3月26日电 日前,浏阳市古港镇组织开展党员冬春训暨党史教育集中学习会,全镇200余名党员干部来到现场参加学习,全体党员分18个分会场参加集中学习,线上有近4万人通过在线直播收听收看党史学习教育,以创新的教育方式号召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全镇掀起了学党史、促发展的热潮。

“网络+”党史学习实现全覆盖

浏阳市古港镇充分运用“网络+”灵活方便的模式,以直播党课为载体,通过网上“签到”“扫码学习”,将党史学习教育由一地扩展到多域,确保在全国各地的流动党员都能收听收看到高质量的党史学习课,实现的党员党史学习全覆盖、全参与,让各地党员既方便、又快捷的学习党史。

在北京,金园村流动党员秦昌盛在工作之余观看来自家乡的直播课,引来同事们挤在一起围观学习党史,外地同事羡慕不已。

“你们乡镇都走上智能化学习路径,真的很高大上,期待我们也能像你一样收到千里家乡传来党课”。秦昌盛的同事说。

党史进校园引导学生学史明理

古港镇素有湘东国防特色小镇之称,是一片红色沃土。开国将军饶子健、刘子奇均诞生于此,李志民、傅秋涛、罗若遐等革命者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驻地浏阳三中专门设立了湖南省首个高中国防班。

学校特意把党史学习直播课送进了国防班,为高三学子高考增信、助力,9个国防班,500余学生线上收看了党史学习教育课,老师和家长们纷纷为这样“特殊党课”点赞。

“当今青少年学生,生活在美好幸福新时代,几乎很少体会过中国苦难辉煌的历史,通过这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来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以党史必修课引导学生明理、力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浏阳三中党总支部书记易晖感慨道。

高三年级的国防班学生孙洋锐立志考上军校献身国防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雪域边关去守卫国门。

“今天党史直播课,既是我们百日攻坚高考的充电站,也是我们成长成才路上的指航灯,和平年代的中国同样遭受西方国家围堵,我们要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课后他在学习党史主题班会上谈到。

据了解,近两年浏阳三中国防教育班毕业生二本以上升学率高于普通班近20%,不少家长都想把孩子送进国防班。

在范市村,范市小学全体师生一同观看了直播,古港镇通过党史学习进校园活动,积极引导师生们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千名党员话感悟办实事

“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我们要在党史学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践行到为群众办实事当中去。”课后古港镇党建办主任李湘介绍,今年古港镇还将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组织全体微网格长开展“网格学党史、解决微实事”活动,以群众满意度来检验学习成效。

三口村党史学习会现场,微网格长、村支委委员熊远鹏收到网格内村民反映有人在灌溉渠内倾倒垃圾,导致渠道淤堵。课后,熊远鹏马上组织村上30多名参加学习的党员群众,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淤泥里将垃圾往岸边清,经过半个多小时奋战,将渠道清理的干干净净,疏通了水渠,让河水灌溉千亩良田。

学史力行。课后,古港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审议了10多项民生项目,桐坑北路、车站路提质改造,三口完小、和平完小、范市小学改扩建和宝盖至梅田乡村公路等一批批民生项目审批落地。在村基础建设项目现场,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工作人员正指引挖掘机不停工作,现场一片火热景象。

在仙洲村蔬菜基地,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将支部建在大棚里,发动党员为春耕春种办实事,现场为菜农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民朋友们搬运农用物资。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古港镇注重干实事求实效,以“见思想、见精神、见行动”为要求,真正学出实效、付诸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献礼建党一百周年”活动,截至目前,各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活动100余次,为群众解决急难问题100多个。(张立)

分享到:
(责编:李淑静、罗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