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34师师长陈树湘便是在道县断肠明志。人民网 李芳森摄
人民网道县6月2日电 (李芳森)湖南道县,古有道州之称。清澈的潇水从这里穿境而过,经双牌县,于零陵和湘江交汇,永州因此得名“潇湘”。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这片千年前的诗意之地,因地处湘桂粤三省边陲,襟带两广、屏蔽三湘,自古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红军长征走过了道县的每一寸土地。
历史风云吹袭,时光走到了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道县,师长陈树湘率领的红34师临危受命担任全军总后卫阻击敌人,掩护中央机关、中革军委和红军主力抢渡湘江。12月,红34师在完成掩护渡江的任务后,自己却被敌截断在湘江以东,无法过江,陈树湘带领余部返回道县坚持战斗,将士们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长眠在道县这块土地上。
青山有幸埋忠骨,这段热血历史也烙在人民的记忆里,不曾消散。
静静流淌的潇水。人民网 李芳森摄
一个竹碗 世纪等待
潇水悠悠,山岭高耸。历史有如长河,平静有之,波澜也有之。潇水河畔的山崖上,红色字体镌刻的“葫芦崖红军渡口”,把我们带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4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及部分军团从葫芦岩抢渡潇水。此次渡河,人数众多,当地村民自发为红军撑船过河,有人还卸掉自家门板、床铺板,用于帮助红军架设浮桥。浮桥与渡船并用,老百姓从半夜时分开始一直忙到天亮。
在道县审章塘乡葫芦岩村的邱声彪老人家里,一只保存87年的竹碗,便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听闻我们当中有不少人是从北京而来,只为听一段红军的故事,这位朴实的老人便从自家柜子里拿出竹碗。
邱声彪正在讲述红军故事。人民网 李芳森摄
从柜子里取出、拉开一个红色袋子的拉链、再打开一个小匣子,我们才得见竹碗“真容”:这只竹碗直径12厘米,高13厘米,靠近碗口处刻有两道紧挨着的圆形环槽,竹碗的外表饰以浅浅的花纹,在竹碗中部留有两个相距约4厘米的孔眼,方便用绳穿孔悬挂,便于携带。
据老人介绍,这是一只来自江西的竹碗,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道县葫芦岩渡口时,一个红军战士留下来的。邱声彪的父亲邱家儒,便是帮助红军渡河的百姓之一。
“红军一看到我父亲,就叫他‘同志’,这让我父亲感到很亲切,也更加坚信,红军是我们老百姓的队伍。”这位88岁的老人,回忆父亲曾讲过的故事,仿佛亲历其中。“父亲看到站在他渡船旁边的一个红军战士腰间挎着个大竹碗,就十分感兴趣。”
红军战士拿起竹碗说:“这是我们红军战士行军用的竹碗,是井岗山的翠竹做成的。”
葫芦崖渡口如今已架起浮桥。人民网 李芳森摄
“父亲当时就感叹井岗山的竹子真大,自己撑渡用的竹竿根本没法比。”那个腰挎竹碗的红军战士为邱家儒整夜撑渡帮助红军过潇水的精神所感动,坚持要把竹碗送给邱家儒留作纪念。
就这样,这只碗留在了邱家。每次看到这只竹碗,一家人就会想起那个瘦瘦的红军战士。
“父亲经常念叨,不知道那个红军战士是否过了湘江,是否顺利到达了延安。”邱家儒临终前,把竹碗交给了邱声彪,再三叮咛要保存好这只竹碗,只因为那个红军战士说过一句话:我们还会回来的。
邱声彪谨记嘱托,细细保护着竹碗。近一个世纪的等候,那名红军战士始终没有回来过。
陈树湘的雕塑如今挺立在牺牲之地上。人民网 李芳森摄
宁可断肠 不断脊梁
从道县离开,有些红军留下的是惦念;而有些红军却长眠在道县大地,给人民留下的是深深的怀念。
由道县县城向东南行车30公里,便是红34师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的蚣坝镇石马神村。曾经占地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石马神村荆山麒麟庙,如今成为了一所小学,名为“树湘小学”,孩子们在这里缅怀先烈,学习成长。
书声琅琅,夏风吹得冬青树摇曳起舞。出生在这片红色热土的孩子,听着红色故事成长,对于英雄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88岁的许瑛,便是其中之一。
许瑛的父亲和兄长曾亲眼见证了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场景。人民网 李芳森摄
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家住石马神村的许瑛,父亲和兄长就是陈树湘断肠明志的见证者。
红五军团第34师在掩护中央主力红军渡河后,遭到敌人围追堵截,只好转战湘南。师长陈树湘在战斗过程中腹部中弹受伤,1934年12月17日,因弹尽粮绝、孤立无援而不幸被俘,敌人把他抬到四马桥镇的一间药铺里,送饭送药,软硬兼施进行诱降,企图从他口里得到红军的情报,然而遭到陈树湘的痛斥和拒医拒食。
12月18日拂晓,敌人将陈树湘抬往道县县城向上司邀功。
上午8时许,行至石马神村麒麟庙时,陈树湘乘敌不备,咬紧牙关,忍着巨痛,用手伸入腹部伤口,拉出肠子绞断,壮烈牺牲,实践了他“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那一年,陈树湘年仅29岁。
曾经的麒麟庙如今改建为学校。人民网 李芳森摄
英雄血染冬青树,后人永记英烈事。
“我从小就听哥哥讲陈树湘保家卫国的事迹,我非常佩服他。”一段英烈往事,在时光的伟力下,被更多人所熟知。许瑛也由聆听者变成了学习践行者、乃至讲述传播者。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时年17岁的许瑛便在其中,成为“最可爱的人”。
1954年,许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至今已有67年党龄。
“现在国家一个月给我1000多元的补贴,每年还安排了体检,日子过得非常幸福。”许瑛说,没有红军战士们的付出和牺牲,就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陈树湘红色文化园。人民网 李芳森摄
英雄无名 功勋长存
洑水河对岸,距道县县城4.5公里的梅花镇摩天岭,道县陈树湘红色文化园便坐落于此。
园内青松翠柏成荫,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位于中央,革命烈士纪念碑耸立在陈列室后的最高处。
进入陈树湘红色文化园,右手边便是红34师湘江战役烈士英名录,129名英烈姓名镌刻其上,以供后人瞻仰。
“湘江战役中,红34师牺牲的烈士远不止这些。陈树湘率领的‘绝命后卫师’光荣完成了掩护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和主力红军抢渡湘江的艰巨任务,为中国革命保存了胜利的火种,但红34师6000多将士几乎全部牺牲。”陈树湘烈士纪念馆副馆长陈志军介绍到。
十年左右的多方寻找、求证,直至2019年6月3日纪念园正式对外开放,也只寻到了红34师129个烈士姓名。
正大声呐喊的陈树湘塑像。人民网 李芳森摄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红军为了人民而战,人民也没有辜负红军的牺牲。陈树湘牺牲后,道县群众感念红军的恩德和陈树湘的英雄气概,冒着生命危险将陈树湘及警卫员的遗体安葬于道县县城潇水河畔的飞霞山下。
2019年4月,陈树湘墓被迁入道县烈士纪念园(现为陈树湘红色文化园)。在陈树湘烈士墓旁,便是红34师烈士墓,包括陈树湘警卫员在内的9名牺牲于道县的烈士也长眠于此。
“请大家脱帽肃立,向烈士三鞠躬、敬献鲜花。”英雄姓名无人知晓,烈士功勋与世长存。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如今在此共同接受后人的缅怀。
在烈士墓附近,几座红军雕塑再现了红34师将士们在道县战斗、生活的场景。
“雕塑的底座选自闽西永定的花岗岩,寓意广大闽西英烈能脚踏故土,魂归故里。”陈志军介绍,红军长征出发时,红军中有2万多闽西儿女,担任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每年清明节,都会有来自闽西的红军后人,来这里祭拜英烈。”
烈士墓附近的红军雕塑。人民网 李芳森摄
在陈树湘生平事迹陈列室,正中央屹立着正大声呐喊的陈树湘塑像,让我们瞬间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陈志军介绍,陈列室以“断肠明志铸忠魂”为主题,分为“前言”和“坚定信仰”“听党指挥”“牢记使命”“绝对忠诚”4个部分,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图文和影视资料,展示了陈树湘烈士光辉的革命历程。
据悉,陈树湘生平事迹陈列室自2019年6月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各界人士70余万人次,陈树湘红色文化园目前成为了全国各地人民前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性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广大群众前来休闲观光的旅游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