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市州县域

给年轻人上“庭院党课”的百岁老人

2021年10月01日11:35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长沙10月1日电 见到百岁老人、老党员苏迪光,是在宁乡巷子口镇仙龙潭村虹乔组9号,是村里的“美丽示范户庭院”。这一天,老人家满百岁刚好过了10天。人们都喜欢亲切地喊他“苏阿公”,是苏家四代同堂令人尊敬的“太公”。

沿着宁乡西部山区弯多坡陡的壶山路,车驶向大山深处。

秋高气爽,稻浪翻滚。苏迪光老人现居住的二儿子家就在壶山路旁,果林和梯田环绕中一栋带庭院的精致小楼房。老人的寢室在一楼,床铺和其它家具都古旧简朴。

我们到达时,老人尚未在家,其二儿媳说老人只要天气好,总爱沿着壶山路散步,到一公里外的二女儿家坐坐,到乡邻家串串门,再又徒步返回。果然,当我们稍等片刻,就见远处公路上出现了老人的身影。秋阳下,他戴着草帽,拄着拐杖。

眼前的苏迪光老人,黑头发和黑眉毛还不少,很少看到脸上有老年斑,而且身体不胖不瘦,看上去根本不像个百岁老人。

“您慢慢走,我扶您上台阶吧。”迎接老人回家来到屋前的水泥台阶,他却说,“不要扶哩,我上得去!”只见他熟练地一手抓着护栏、一手拄着拐杖,利利索索上了两级台阶。

驻村第一书记兼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迈军介绍,苏迪光老人平时坐车晕车,今年“七一”前夕,65年党龄的他没听亲友劝阻,执意步行,沿着壶山路走了好几公里赶到会场。荣获巷子口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苏迪光老人显得格外精神。

”老人从未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平时他到村里银行代办点领取养老金,坚持按农村党员标准及时交纳党费,党支部党员会和相关活动都尽可能参加,村干部换届选举他也积极投票。“李迈军说。

问到哪年出生,苏迪光老人习惯答“民国10年”,即公历1921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同年,老人感到很光荣。

“后人蛮孝顺,村里人都对我好!”苏迪光老人兴奋地说。他喜欢和乡邻拉家常,也经常关注国家大事,爱看《新闻联播》和花鼓戏。对国家一些方针政策,老人也说得头头是道,而且常爱给上门看望他的村里年轻人忆苦思甜,上“庭院党课”。

在自家的庭院里,出身贫农的苏迪光老人说,自己建国前逃过荒、讨过米,什么苦都吃过。那时吃红薯算正餐,连红薯渣都当饭吃。小时仅在私塾读过《三字经》。长大就为伪政府当脚夫,从宁乡县城担盐到巷子口集镇,冬天冰天雪地也穿草鞋,十个脚趾都冻出了血。

单程75公里,路又不好走,推土车更难行,脚夫主要靠扁担,他一个月往返6次,每次来回5天,去只要两天,而回来则肩上60公斤的盐担子要接连担3天,每天需负重行进25公里。

“新社会就像当神仙享福,我已经很知足了。”苏迪光老人常这样感叹。建国初期,他家4口人分到“20担谷”的稻田以及山地和房子。他积极上进,1955年加入共产党,先是当互助组组长,后来人民公社时期又当过多年生产队长。他带头干脏活累活,曾率队去修建当地的东风水库,而后又参加公社组织的扶峰境内苏家冲水库修建。

苏迪光老人言传身教,家风很好,艰苦奋斗的精神代代相传。老人从不铺张浪费,平时不记自己的生日,他说:“我记得也不做寿!”孙子辈中有两个大学生,并且入了党。

生活在绿水青山中,苏迪光老人笑自己是“井底之蛙”。他说因为晕车,很少出远门,远行仅两次,一次是去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另一次是去参观省内农业典型邵东野鸡坪梯田,才坐过一回火车。

经常有人来看望苏迪光老人,也想从他身上沾点“福寿气”,老寿星总是笑脸相迎。老人一生乐观向上,且格外自律。他年轻时得过肝炎,所以很早就戒了酒。90岁高龄时咳嗽,老人家马上戒了烟,以后再也不咳嗽了。老人从不打牌,作息也有规律。

“我们把碗筷准备好,才请他老人家上桌哩!”平时在家照顾老人家的二儿媳表示,苏迪光老人早餐爱吃面条加一个土鸡蛋,夏天爱喝绿豆粥,中晚餐每餐只吃一碗饭,吃菜荤素搭配。他不吃坛子菜,不爱吃辣椒,甚至不吃盐鸭蛋,饮食习惯喜清淡味。平时喝自家的烟熏茶,自家深水井的水质特别好,晚辈每天将一瓶开水送到房间供老人泡茶。

苏迪光老伴2014年去世。两老育有三儿三女,大儿子学铁匠、小儿子学木匠,二儿子则学理发兼为兄弟打下手。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和老伴的田土分到儿子家,吃3个儿子的“供养粮”。当时两老住在老屋里养生猪,兼养些土鸡。如今他已四代同堂,共有6个曾孙。

苏迪光老人近年支持鼓励村上年轻党员流转土地,将其住宅附近的数十亩荒坡地都种上了梨子等水果树苗。仙龙潭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方甲玲说:“苏阿公是我村唯一的百岁老人,又是一名光荣的老党员、老基层干部,他是我村的荣誉和骄傲,是我们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李先强 李家军)

(责编:罗帅、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