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专题>>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浏阳

湖南浏阳:165栋房屋移民搬迁安置协议清零

2021年11月05日20:07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长沙11月5日电 11月3日凌晨2时,湖南省浏阳大围山镇最后一户移民搬迁户在市椒花办签订了《椒花水库工程建设移民搬迁安置补偿协议书》。至此,自今年3月中旬启动移民征拆工作后,大围山镇165栋房屋的移民搬迁安置协议清零。与此同时,大围山镇安置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正有序推进。

移民

“国家上大项目,我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大围山镇田心桥村是个美丽宁静的山村,处处显绿,阡陌相通,溪流与青山辉映。

“移民户世代在这里安居乐业,有着浓厚的故土乡情,如今突然要搬离,心里确实是万般不舍。”田心桥村相关负责人喻爱平的话,道出了许多移民户的心声。

椒花水库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一座大型水库,入选2021年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长沙市2021年“十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是备受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已于10月31日启动围堰截流。

椒花水库项目涉及大围山镇移民搬迁安置的有田心桥村13个村民小组、金钟桥村1个村民小组,共211户、771人,需征收房屋165栋。早在4月17日,就有24个单位(2个村、21个村民小组、1个企业)永久性征地已实现清零,共征地1892.5153亩。

尽管故土难离,但经过镇村干部多次开会宣讲政策并上户解读后,移民户们理解了椒花水库工程的重要性,先后签订了协议。9月上旬,田心桥村新屋组的吴邦伟便在该组率先倒房。

“我以前是贫困户,政府通过畜牧产业扶贫助我脱贫,现在国家要上大项目,我也要积极主动响应政府的号召,不拖后腿、不添麻烦。”吴邦伟言语中充满感激。

为尽快搬迁,他提前卖掉了猪、牛、蜂蜜等家畜家禽和农产品。吴邦伟粗略算了一笔账:今年2月,花3500元买了两头肉猪,现在4000多元卖出。两头母猪即将生产,也提前卖了,新建的猪栏一并拆除。养了三年蜜蜂,从4箱发展到100多箱,囤了1000多斤蜂蜜,卖掉后也是一笔收入。

“以后养不了蜜蜂了,但我相信政府会继续帮助我们,我也会依靠自己双手,通过劳动致富。”对于未来,吴邦伟充满信心。

安置

安置区就在镇政府旁,设施完善生活便捷

移民户都住在村里,去哪里租房,房租怎么样?不少移民户犯了难。

为了解决移民户搬迁租房的后顾之忧,镇政府安排专人先征求移民户对租房区域的意见,再进行挨户走访,搜集房源信息,并集中公布,供移民户选择。

根据镇政府公布的房源信息,吴邦伟一家在东门村租了套房子作为过渡房。“搬家时,镇村干部早上8点就来帮忙搬东西,再开车送到我租的房子里,他们还帮我打扫了出租房,实在太有心了。”吴邦伟说,安顿好后,他准备买套房子,再好好谋划产业发展。

大围山镇共64户村民选择集中安置,集中安置的地点位于大围山镇东门村太平组。安置房为庭院式的设计,有60平方米、96平方米、112平方米、130平方米四种户型,根据移民户家庭人数决定其可供选择的户型面积,再通过统一抽签决定其具体楼栋号。

“安置区就在镇政府旁边,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生活也很便捷。”移民户都很满意集中安置地段。

目前,安置区配套设施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排水、供水、供电、路网、高压电入地通道等第一阶段施工即将完工。

征拆

全力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倒房完成率超过98%

为圆满完成“移民户倒房腾地攻坚”任务,大围山镇成立椒花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指挥部临时党支部,从全镇干部中抽调57名精干力量,实行领导包村到组制度,与项目所在地支村两委干部一起成立7个征地移民工作小组,包联14个村民小组,采取“5+2”“白+黑”“晴+雨”等工作模式,全力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有人不理解政策,我们就上门解释,将依据政策能享受到的所有补贴都算出来。如果有实际困难需要解决,我们也会不惜人力物力,帮忙解决。”大围山镇椒花水库移民安置搬迁组成员陈洪斌说。

陈洪斌在大围山镇政府工作已有30余年,在群众当中很有威望。在此次移民征拆工作中,他积极参与到工作一线,用心、用力推动工作。

“我是大围山人,了解每户家庭的情况,也理解大家的感受,所以在工作中我们都是将心比心,让移民利益最大化、最优化,努力用‘辛苦指数’来提高移民户的‘配合指数’和‘幸福指数’。”陈洪斌说,自今年3月中旬启动搬迁安置工作以来,镇村干部就没休过周末和年假,“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是常事。”

截至11月3日,165栋房屋的移民搬迁安置协议全部签订,签订率100%;倒房163栋,完成率98.78%。

特写

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我们村有67名党员,大家都会提供随叫随到的保姆式服务,为移民户解决实际困难。”大围山镇田心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铮介绍,为了搞好征地拆迁工作,田心桥村新一届班子创新性开展工作。

组织党员和移民户代表到长沙县实地考察搬迁工作;在儿童节组织演讲活动,让小朋友尽情描绘自己对新家园的梦想;组织村民大会,号召村民支持水库建设……田心桥村通过丰富的形式,让群众了解并参与到搬迁工作。

一线干部将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来推进。

“移民脱贫户还有大量蜂蜜出售,每斤价格25—50元不等,品质有保证,有需要的请联系我!”“我们组有红薯,大家有需要找我……”镇村干部不断搜集移民户待售的农产品信息,利用自己的人脉网、朋友圈不断扩大销售渠道。

移民户搬迁不便,镇村干部开车帮忙运送,两趟不够,就三趟、四趟。山路崎岖不能开车,镇村干部就用人工搬运。

田心桥村有位90多岁的老人晕车,镇村干部借来轮椅,推着她步行5公里,一直护送到其租住地。

有的移民户忧心找不到工作,镇村干部便对《浏阳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培训政策》进行解读,鼓励移民户提高就业技能,拓宽致富门路;有的家庭因拆迁产生家庭矛盾、邻里矛盾,镇村干部就上门劝导、化解纠纷;有的移民户想完整保留自家的瓦片、防盗窗等,镇村干部亲自动手,帮助搬出后再指挥挖掘机倒房……

下阶段,大围山镇将以“打头阵、争一流、树标杆”的决心推进椒花水库建设,全力做好移民安置、工程建设等工作,同时以此为契机发展文旅产业,力争打造文旅融合新样板、全省示范点和湘赣边乡村振兴新样板,更好地造福当地群众,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周旺)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