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雨花非遗馆启动“非遗进校园”

人民网长沙3月7日电 近日,2022年湖南雨花非遗馆春季非遗进校园启动,湖南雨花非遗馆通过“三点半课堂”“非遗公开课”“非遗特色课程”三项举措进入了长沙市砂子塘魅力之城小学、砂子塘万境水岸小学、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等十所中小学校。
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创意木工、剪艺、活字印刷术、扎染、传统编结、皮影戏、少儿香事、拼布艺术、传统中医药、射箭、棋艺十一项非遗特色课程,让一至七年级中小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据了解,本次春季非遗进校园覆盖班级达一百七十九个,预计覆盖中小学生近八千人。
据悉,湖南雨花非遗馆从2016年至今已持续六年开展该活动,在每年开学季都会启动非遗进校园。通过“一所学校抢回一门技艺”“校园非遗日”、高校非遗讲师培训等点面结合的形式,推动非遗教育普及,广大中小学生接受非遗传承教育,以非遗教育为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湖南雨花非遗馆馆长邓运姣表示:“雨花非遗馆持续不断地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进每个孩子的心田。以理论+实践的形式,让参与的中小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更快更广的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瑰宝,通过手口相传的方式,一对一教学存在着瓶颈和制约。湖南雨花非遗馆采用“1+T+S”模式即1项非遗技艺和非遗传承人培养一批高校非遗讲师,普及一所校园学生”的教学方式,以非遗技艺为核心,非遗传承人、非遗导师为主导,通过一所学校的力量实现一门手艺的科普传承。
来自湖南雨花非遗馆非遗导师团的杨新冬导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民族瑰宝能在校园中得到传承是极好的,我们在进校园之前需要与非遗传承人老师学习,学习达到授课标准后才会进到校园内,这样的方式很好,从传承人到导师到校园,为自己累计了社会实践经验,非常的有意义。”(叶长春)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