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青春担当 传递青春力量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专题大课开讲
5月3日晚上8点,在《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激扬旋律中,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专题大课——青春点亮未来正式开讲,全省1.8万多所学校的近一千万名中小学生同时在线收看。
课上,在总班主任郭晓芳穿针引线地解说下,通过对革命先烈的书信朗诵、新老两代团员跨越时空的对话以及与江梦南、邹彬等青年榜样面对面交流,引领湖湘学子赓续五四精神,奋进复兴征程,致敬青春力量,探寻最美青春模样。
“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这是闻一多在一百多年前的1919年5月17日,写给父母的一封家书中的一段内容。平静的文字之下,饱含蓬勃喷涌的浓浓家国情怀。
当时,闻一多不到20岁,还在清华大学求学,正值青春年少。这堂主题为“青春点亮未来”的网络思政“金课”,便从这封穿过百年岁月依然散发理想之光与青春担当的家信开讲。
在课上播放的《百年对话》VCR中,两名来自邵阳市隆回县第一中学的学生身着民国长衫,以饱满的激情朗诵了李大钊和邓中夏在革命年代写下的书信。场景化、形象化的呈现方式,极具感染力,让学子们沉浸其中,感受那一代青年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以及他们视死如归、甘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
正如郭晓芳在课上所讲,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而其隆隆的雷声,则穿越一个世纪的沧桑,仍然在人们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就是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放射新的光芒。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黄春锋通过视频连线来到课堂,为学子们讲解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他说,五四运动探寻救国救民真理,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广大青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信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你还记得为什么要加入共青团吗?课上,65年前入团的“老团员”王昌连与14岁的新团员、长沙市雅境中学学生徐胤哲,分别代表新、老两代团员,以情景演绎的方式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同台讲述他们在不同年代下的入团故事。
此次专题网络思政课总制片人、总班主任郭晓芳认为,国务院2022年4月21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勾勒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主流群像: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共享机遇;素质过硬、全面发展;勇挑重担、堪当大任;胸怀世界、展现担当。展望未来,中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从读唇学会“听”和“说”到想要“解决生命健康的难题”的江梦南;从泥瓦匠到大国工匠的邹彬;从一名体育老师成长为北京冬奥会裁判的彭杜。他们虽有着不同的经历,但同时也都用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和对热爱的执着,书写了自己青春最美好的模样。课堂上,这3位当代有为青年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广大学子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人生是一个盲盒,每个人抽中的命运都不一样。关键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可以成为一个追光的人,一个打破壁垒的人,一个有信仰的人,一个眼里有光的人,一个影响世界的人……这节课还精心策划了一场关于青春与理想的演讲——《你可以》,与每一个不甘平凡的奋斗青年共勉。
过去与未来通过“现在”紧紧相连。“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唯有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行动要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郭晓芳说,路虽远,行则将至。课上,由常德市武陵区一所小学拍摄的VCR《24小时后的自己》,以情景剧的形式与广大学子“隔屏互动”,引导他们既要树立远大理想,也要脚踏实地走好眼前每一步。
据悉,“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不断增强网络大课堂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自2019年正式上线以来,学习人次已累计超过12亿,成为有热点、有温度、有知识、有深度的思政教育“金课”,有效推动了湖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