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市州县域

守护一江碧水 洞庭渔村的“云”上生活

2022年09月25日11:06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电信工作人员在调试产品。单位供图
电信工作人员在调试产品。单位供图

位于东洞庭湖西岸与华容河连接处的六门闸,是洞庭湖畔一个颇有名气的地标。东靠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每年来此观鸟和踏青的游客数以万计。六门闸的鱼,因为贴上了洞庭湖的标签而身价不凡。时值初秋,沿着湖边,远近闻名的“晒鱼长廊”,摆满了一排排正在晾晒的风干鱼,空气里也弥漫洞庭湖鲜特有的香味。

2019年底以来,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湖南岳阳六门闸的70多户渔民“世家”告别了世世代代赖以为生的洞庭湖捕鱼“事业”,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开始从市场批发鱼类,加工制成风干鱼,让六门闸成了全国闻名的风干鱼特产地。

为了帮渔民打开销路,六门闸社区开始探索农村电商之路,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渠道和流量,让上岸的渔民足不出户就能触达千里之外的消费者。

刘静就是远近闻名的六门闸风干鱼直播带头人。她的父母曾是洞庭湖的渔民,靠打鱼为生。大学毕业后,刘静曾在北京闯荡,随着父母退捕上岸和家乡创业环境的改善,她毅然辞职,返乡创业。

她说,六门闸风干鱼此前主要靠口碑相传,以实体店铺售卖为主。遇到疫情,游客少了,消费也少了,如何把它们销售出去,成为摆在村民面前的一道难题。

当时的刘静看到直播带货日益流行,也想用直播的方式让网友享受湖区的特产。她在摸索中一炮而红,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每天通过网络卖出的风干鱼有600-1000斤,占总销量近90%,一举打通了网络销售渠道。

为进一步推动这一销售模式,六门闸社区搭建了电商平台,培训出一批“直播达人”,并鼓励他们带货,形成了生态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为保障村民直播带货,中国电信岳阳君山分公司对该社区的网络基础能力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并开通5G基站。依靠高速畅快的网络,村民们用手机直播,三天就能卖出以前一年的销量。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融入农村电商,六门闸的风干鱼也因此走向全国。2021年,六门闸风干鱼销售额突破2800万元,成为当地渔民上岸后的“财富密码”。

全面禁渔后,六门闸开始发掘旅游业和生态产业,推动当地经济转型。由于地处洞庭湖湿地保护区和长江禁渔重点区域,上级对六门闸的要求更为严格。为保护洞庭湖生态和旅游环境,中国电信湖南公司以信息化助力当地政府推动智慧化治理,守护好一江碧水,助力乡村振兴,让百姓畅享“云”上生活。

岳阳市钱粮湖镇观音村的曹建军就是其中一员。他表示,自家历来以捕鱼为生的那些年每年都有十几万的收入。几年前,自己上岸回到村里承包了20亩池塘,利用打渔积累的知识,换一个新职业——养鱼。

“去年养了4万尾鮰鱼,赚了20多万。”他说。相比捕鱼,养鱼轻松多了,但平时需要按时足量添加鱼饲料、填充氧气。为了掌握鱼塘现状,自己在池塘边安装了一台天翼看家监控摄像头,方便24小时查看动态。曹建军表示,每当有人从池边走过,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警告,提醒自己查看情况;每当鱼塘的氧气不足,鱼儿涌出水面呼吸,他就会立刻启动增氧机,为鱼塘添加新鲜氧气。

如今,像曹建军一样利用摄像头助力养殖的农户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钱粮湖镇就有超过20%的农户使用中国电信天翼看家摄像头监测养殖情况。现如今,曹建军不仅依靠“手机神器”养鱼,还借着快捷的互联网信息打开了销路,养殖的鮰鱼已远销四川、云南等地。

作为最懂洞庭湖的人,渔民们都对洞庭湖怀有很深的感情。“如果不禁渔,鱼总有枯竭的一天。”曹建军表示,禁捕虽然影响了自己的眼前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可以保护渔业资源和洞庭湖的生态环境。令人欣慰的是,实施“十年禁渔”,洞庭湖的鱼类越来越多。如今,八百里洞庭再现碧波万顷,鸢飞鱼跃,“洞庭湖的生机又回来了。”(黄雄伟  赖泳源)

(责编:罗帅、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