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永:人大监督为营商环境赋能

近日,湖南江永县人大常委会在县产业开发区举行人大代表联络站揭牌仪式,15名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进驻该站,为园区产业发展赋能,这是该县人大近年来以监督为抓手,汇聚人大力量,打造营商环境福地的一个镜头。
近年来,江永县人大常委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监督方式方法,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为切入口,强化监督,积极组织、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打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务服务为目标,聚焦民意民情,打造了有地域自信的政务服务品牌,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稳步推进,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前不久,江永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荣获“全国政务服务百佳实践单位”荣誉称号,这是继去年12月江永县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后获得的又一“国字号”的殊荣。
找准痛点堵点 精准发狠力
“近年来,江永县少部分单位在‘三集中三到位’‘简政放权’‘放管服’等方面存在‘最后一公里’,群众办事依然多头跑,服务企业质量不优、效率不高,有个别干部甚至存在索拿卡要现象,群众意见大。”江永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飞云介绍。
为此,江永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营商环境中的痛点、堵点,靶向发力,制定出台了《江永县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工作方案》《江永县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五好”园区建设工作方案》《2022年度江永县优化营商环境绩效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为全县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目标方向、保驾护航。
县人大常委会敢于直面疑难问题,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分工督办,分头带领一个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直接到企业走访,到县直单位督查问题整改情况,全力推进“老大难”问题有效化解。结合百名干部联百企行动,全面落实台账管理制度,坚持“每天跟踪、每周调度、每月通报”。自行动开展以来,电话联系企业167次,走访联系企业98次,召开座谈会65次;上报的50个“老大难”问题已集中化解45个,化解率90%,处理问题快、准、狠,企业满意率100%。
汇聚监督力量 彰显勇担当
江永县人大常委会不仅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职评议的重要考评内容和各部门、各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并由县人大、县纪委监委、“两办”督查室、县优化办联合督查督办,实现全过程监督,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方面县人大常委会主动担当作为,深入开展常态督查工作,出台《2022年江永县优化营商环境督查方案》,实行一季一督查,同时根据需要,开展不定期督查和暗访。5月份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督查暗访,并形成《江永县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督查专项通报》。
7月上旬,召开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上播放了江永县营商环境暗访督查典型问题视频,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另一方面出台了《江永县2022年上半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考核工作方案》,由县人大和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各乡镇和各职能部门开展督查、考核,并在全县通报考核结果。督促县监委出台《江永县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四个督查组对9个乡镇、47个县直单位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交办的问题整改情况、年度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真督实查,持续开展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
打破行政壁垒 守正加创新
“现在办事不出门,在手机上就能轻松解决,真是太方便了。”“园区内的企业办事不用出园区了,在产业园区内就能够一次性办结。”通过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中心“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产业园区“一枚印章管审批”相对行政许可权改革,目前,实现了园区事园区办、一件事一次办、小事不出村就能办,老百姓和企业主办事大为方便。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已进驻职能部门53个单位,涵盖20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其中依申请类975项,公共服务类612项,做到“应进尽进”。今年以来,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共受理221489件,办结220902件,办结率99.73%,一件事一次办受理159925件,办结158372件,办结率99.03%,办件量、办结率均排全市第一;政务服务“帮代办”工作排名全市第一。其中共为3万余人次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实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江永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廖树清表示,将紧紧围绕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局,把与优化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重点监督议题,以监督为抓手,通过持续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视察、联合督查高效能履职,守正创新,持续发力,助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落细,赋能营商环境建。(陈健林 黄莲茂 王文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