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市州县域

湖南攸县:高标建设 “粮田”提质

2022年12月09日11:30 | 来源:株洲日报
小字号

12月初,在攸县渌田镇新江村田垅间,数十人抢抓晴好天气,正在加紧作业。长塘水渠里,人们对原有土渠进行改造,铺设生态砖,建设排灌一体的生态渠;田地上,四台推土机分开作业,对田埂田坎进行平整,将“小丘变大丘”,解决机耕难题……

这只是攸县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

攸县是湖南省粮食生产大县,近年来,攸县积极落实粮食生产安全责任,建立了一套完整机制,通过实施“四个结合”,打出了疏通沟渠、整治田块等一系列“组合拳”,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从而使得高标准农田面积不断扩大,现有40.2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持续巩固粮食稳产增产。

▲高标准农田里的秋收场景。通讯员供图

创新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攸县陆续修建了两万多口山塘及上百个小型水库,依托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利于引水灌溉,建设基本农田71.8万亩。合适的温光条件利于农作物生长,依托于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与历史优势,攸县成为产粮大县,被誉为“湘东粮仓”。

然而1983年以来,部分山塘、水渠等年久失修,致使垮塌、堵塞、渗漏等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遭遇极端天气,部分农田排灌难以保障。大力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粮食稳产增产,是攸县的现实需要,迫在眉睫。

基于此,攸县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攸县坚持机制和制度创新,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成立了由县长挂帅,分管副县长具体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单位联动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镇村齐抓”的工作局面,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坚持严格考核,强化跟踪问效,对任务落实好、建设质量高的乡镇予以表彰奖励,反之,则严肃追责问责。

攸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分粮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季节性强,工期短,施工单位需要各级部门通力合作,才能顺利推进项目开展。今年,攸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7万亩,涉及全县8个乡镇43个村,总投资11586万元。早在今年9月16日,攸县率先完成招标,是全省123个项目县中首家开标县和开工县,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70%,力争在12月25日全面完成任务。

▲攸县高标准农田俯瞰图。通讯员供图

整治田块,新增耕地百亩

“眼下,新江、塘屋两条排灌渠的改扩建,彻底解决了灌水流失、土渠堵塞等诸多难题,有效保障全村农田的用水需求。整个农田建设项目投入资金达千万元,为村里带来了惊人的变化。”11月23日,渌田镇新江村党委书记龙柏沅说,两条排灌渠总长2500余米,还辐射到临近的江口村、江联村千余亩农田,村民们纷纷拍手叫好。

田地是农民的命根,可田块整治又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重点工作,因涉及土地权属问题,工程推进难度大。为加快项目进度,早在10月4日开工前,攸县进行了县、镇、村三级动员,工作人员上门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决合理诉求。在征得村民同意后,全县推平田埂田坎15000多米,增加良田11亩,2300多米的机耕道也随调整而进行翻修。

“县里的选址布局十分科学,打破了固有的掣肘,做到集中连片、前后衔接,能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该村种粮大户徐检华高兴地说,年底,他准备扩大土地流转面积。

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待到12月中旬完工,全村3600余亩农田,将有2900亩完成高标准改造,届时,本村土地流转费用也将由每年每亩180元增至260元。

不仅如此,为解决田块整治中的“疑难杂症”,攸县坚持“六聚焦六把关”的方法,对原有的高低不平、局部凌乱、零星的田块进行合并和整理,通过合理修建田间机耕道,提高全程机械化耕作水平。自2019年以来,攸县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田块整治面积1606.9亩,新增耕地面积约100亩,总投资485.3万元。通过田块整治建设,项目区田埂系数由原来7%下降到5%,建成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农业生产高标准地,农业机械化率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得到明显提升。

突出重点,确保灌溉畅通

连日来,在丫江桥镇明月村,高标准农田项目正在加紧实施,工程技术人员靠前指挥,村民们正在清理淤泥、砌砖筑渠,一片繁忙景象。

“我们抢抓时节,抓紧施工,争取本月中下旬完工。”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明月村原有的农田基础灌溉水渠,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泥土渠,渠道窄小,一到旱季排水困难导致农田缺水,而在雨季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施工人员正在维修水渠。通讯员 供图

沟渠铺设生态砖后,不仅保障了排灌,还能养鱼虾、麻鸭,村里走上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丫江桥镇农技站长聂雪江说,听到项目启动后,村里的干群利用闲暇时间自发帮忙,妇女们端茶送水,就是期盼着项目早日建成,农田能旱涝保收。

水利设施建得好,更要管理好。攸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激发村民自主参与项目建设积极性相结合。针对年度建设项目山塘、水渠较多的问题,结合实际,精准施策,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报和立项环节,确立对自筹完成山塘清淤的村组优先立项的原则,引导当地群众自筹资金370多万元,共完成灌溉塘清淤85口、渠道清淤疏浚40多公里。

攸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确定上,全县突出主干支渠、机耕道、10亩以上水面的山塘和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灌排“大动脉”畅通问题,着力提高水稻种植的旱涝保收能力,加强田间道路建设,提升项目区综合机械化水平。同时,攸县出台相关方案,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900多万元,引导和支持项目区内水稻种植大户(企业)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疏通田间灌溉的“毛细血管”,共完成田间机耕路改造、渠道防渗及灌溉塘清淤防渗等项目179个,带动大户(企业)投入及其他自筹资金合计900多万元。

“四个结合”,回应代表呼声

近几年,攸县人大代表呼吁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呼声很高。因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方面,还牵涉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攸县不仅在项目建设与提高粮食产能相结合、激发村民自主参与度上下功夫,而且带动了乡村振兴与产业培育,将农田建设规划与当地乡村振兴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在项目选址上重点向湘赣边镇村倾斜。根据县域农业特色和区位特点,致力打造两个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区:皇图岭镇粮食生产万亩示范区、鸾山(黄丰桥)镇休闲农业示范区。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攸县紧扣精细农业定位,坚持项目建设与产业培育相结合,将项目区内大豆、蔬菜、瓜蒌、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基地纳入重点建设范畴,重点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近年来,攸县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基地建设40多家,支持种植大户210多家,投入各类建设资金达4870余万元,有效带动了项目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记者 陈驰 通讯员 刘晓聪 谭婷)

(责编:罗帅、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