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人民时评

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潘碧灵
2022年12月19日14:57 | 来源:红网
小字号

党的二十大全面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系统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刻阐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鲜明回答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战略意义、理论意义、世界意义。

当前,全国政协在汪洋主席亲自带领下正在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贯彻,人资环委在李斌、何维副主席大力推动下也在深入开展学习交流,作为人资环委的委员,我们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结合,学出忠诚信仰,学出责任担当,学出奋进动力,与党和政府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更加坚实、更加厚重、更加亮丽的底色!

一、回顾过去,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公众参与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全球生态贡献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十年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各地区各部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从“两山银行”到“生态搬迁”,从“文旅生态产业”到构建“GEP核算体系”,各地在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方面的实践成果不断涌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的主旋律。

十年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通过各级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持续攻坚克难,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成为常态。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56%,重污染天数减少87%,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面积增长7.1%,达到2.27亿公顷,十年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占全球人工造林的1/4,人工林面积长期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全国优良水体比例提高23.3个百分点,达到84.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长江干流水质达到II类,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十年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写入了党章、宪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30多部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予以制订或修订,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生态补偿、河湖长制、林长制、排污许可等管理制度系列重大制度不断建立健全,作用显现、成效突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十年来,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环境治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建污水管网达到9.9万公里,1200多家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深化,执法体系和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持续加大,有力支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成并运行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提供了科学支撑。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持续推进,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社会公众参与不断深化。

二、立足当下,准确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深谋远虑,充分展示了党中央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交通和用地结构,建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金融等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绿色农业、现代化服务业,积极倡导推广绿色消费行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的期待,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要求,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强重点领域区域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切实守护“水缸子”、“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基本方略。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我们必须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左右岸,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因地制宜加快实施一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项目,并作为战略性、基础性投入予以重点保障,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巩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也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家园。由于温室气体过度排放,近年来,气候危机“灰犀牛”正加速向人类走来,极端高温(低温)、极端干旱、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我们要充分展现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大国担当,认真落实全球发展安全倡议,树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立足我国资源能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立完善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体系,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呵护好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三、展望未来,奋力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荣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重大安排部署,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推动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努力在新征程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坚决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通过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所换取的,侵占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在自身遭遇前所未有的大自然报复的同时,也给全球遗留了严重的生态后果,中国式的现代化绝不能再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高度谋划发展,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破解“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难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中国模式、中国经验。

紧紧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持续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定力。按照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美丽中国是重要建设内容和衡量标志之一。我们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全力攻坚,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和目标责任体系,夯实各级各有关方面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自觉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生产方式,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资源、能源浪费,在积沙成塔中取得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之效。积极向社会传播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引导带动社会公众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让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民共识,让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全民自觉行动,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广泛凝聚社会公众参与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这是集结号,更是冲锋号。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们一定要心怀“国之大者”,着眼民之关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以专业水准和严实作风,摸实情、建真言、献良策,在减污降碳、系统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多提有针对性、前瞻性、专业性的意见建议,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湖南省委会主委、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责编:唐李晗、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