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产经

与时代同行,与雷锋同行!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华银实践

2023年03月21日19:26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志愿者慰问。受访单位供图
志愿者慰问。受访单位供图

六十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六十年来,雷锋精神生根发芽,在薪火相传中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根植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穿越六十年的时光,当再次听到这个名字,亿万颗心仍能同频共振。“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神精神永不过时。”雷锋的故事依旧动人心弦,雷锋的精神依然绽放光芒。

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唐华银在在三湘大地上为“雷锋日记”书写出生动丰富的“续集”,用新征程上的“雷锋故事”汇编成大唐华银人践行雷锋精神的璀璨篇章,展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雷锋精神的华银实践。

铸就大唐华银红色血脉的鲜亮底色

麓山苍苍,湘水泱泱。望城县雷锋纪念馆前人声鼎沸,参观者络绎不绝。“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段脍炙人口的旋律,顺着春风传遍了整个广场。

65年前,雷锋从家乡望城出发,到了辽宁鞍山成为了一名推土机手。“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是雷锋精神这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精神旗帜上最耀眼的部分。最美最浓是红色,它是革命的颜色,是奋斗的颜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本色。

65年后,望城县雷锋纪念馆雷锋塑像前,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子波带领党员在签名墙上庄重签名,在该公司开展的“雷锋家乡学雷锋•大唐华银党旗红”主题党日里,拉开了该公司“党建引领+”攻关的序幕。

自觉听党话,坚定跟党走。华银电力作为国资央企,红色血脉铸就了该公司鲜亮的底色,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生动实践中,该公司扎实推进大唐集团公司党建“两年强基、三年提升”工程,创新建立“两全双百三到位”工作机制,即以党建工作全方位、全过程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为总目标,以“党建引领+”攻关工作为全过程抓手,以党委规范化、党支部标准化、党员“3W1H”工作法等为全方位载体,确保基层企业党委领导作用发挥到位、确保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到位、确保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位。

截至3月上旬,围绕推进“三大攻坚战”“六大工程”“五大新兴产业”,对接电量、燃煤标单、煤耗、重点项目、重点资源获取等关键指标,该公司党委组织各级党组织共计明确了165个“党建引领+”攻关项目,设置党员示范岗331个,党支部责任区78个,党员突击队56支。

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对标提升,创建集团公司一流区域公司”“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经营利润目标”“推进公司转型发展,确保株洲百万煤电高标准开工和娄底基地全容量投产”等7个重点攻关项目,本部各部门主任、各基层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均认领了攻关项目。该公司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一级带一级,以党建工作引领公司各项工作任务全方位、全过程克难题、攻难关、抓落实、出成效,确保党建三年提升工程取得实效。

九万里风鹏正举,大唐华银党旗正红,历久弥新的雷锋精神,成为新时代的大唐华银干部职工奋力前行的领航之力。他们源源不断地从百年党史和雷锋精神中汲取营养,凝聚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创华银高质量发展新的局面。

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的“岩石松”

雷锋说:“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这篇广为传颂的《雷锋日记》,至今仍跃动着澎湃的生命力,在大唐华银绿色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上,传递着新的时代脉搏。

当前,省内新能源资源开发难度大,市场竞争激烈,政策风向变化快。追“风”逐“光”的华银人说,雷锋的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是华银发展战线最崇尚的精神,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百折不挠地向前奋进,才能于高山岩石的夹缝中生长。

在海拔千米的锡矿山上,全体项目建设者夜以继日的奋战在大唐华银湖南娄底基地光伏项目上。作为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该项目将清洁能源发展、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石漠化区生态修复等内容有机结合,项目建成后,荒凉的山地上立起一块块光伏板,在锡矿山成为了一片蓝色海洋,年均输送2.54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二氧化碳减排17.13万吨,真正让企地双赢,群众受益。

在大唐华银耒阳分公司电化学储能电站控制室内,随着该电站全容量投产并网的信号传来,大唐湘军上下为止振奋。化学储能项目是解决我省用电晚高峰2小时调峰缺口,拓宽新能源消纳空间的重要手段。面对耒阳公司小机组到期退役无法开机的实际情况与湘南负荷中心缺电的现实困难,华银公司主动扛起央企责任,在储能政策未出台、企业投资热度不高的情况下,创新思路,同时克服疫情、不利天气、施工安全压力大等影响,成功开发耒阳200兆瓦/400兆瓦时化学储能电站,为地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打造能源枢纽基地、加快区域中心化进程及湖南省新能源发展起到“压舱石”作用。

在衡南县花桥镇的大山深处,大唐华银衡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人员栉风沐雨,与设计施工人员打钻探、打平硐。抽水蓄能项目意义重大,在湘南地区电力系统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等任务上发挥重要作用,在未来的能源体系中承担压舱重任,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但此类项目在集团公司没有相关经验可借鉴,省内抽水蓄能项目资源也极其有限。“现有数据不够,我们就驻扎现场收集资料;项目进展缓慢,我们就积极构建对话机制。排除万难,只争朝夕。”衡水公司抽蓄项目部主任钟惠娟说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该项目在2022年10月9日获省能源局印发的预核准小路条,成为大唐集团公司首个进入可研阶段的抽水蓄能项目,华银新产业拓展迈出坚实一步。

大唐华银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绿色转型发展的高峰上不断攀登,在艰难险阻的悬崖峭壁中伸出枝桠,迎“风”而立,向“光”而生。

拧紧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螺丝钉

芳菲三月,春回大地,熙熙攘攘的车辆奏响了城市之音,星城长沙的空气里充斥着诱人的食物香气,走出门就能和人间烟火气撞个满怀。三湘腹地,攸县能源公司两台高速旋转的发电机组,正源源不断地向千家万户输送着电能。

细柳抽出了新芽,该公司燃料战线的干部职工指挥着运煤列车进厂卸煤。看着煤场里库存充足的黑金,他们安心地舒了口气的同时,不禁想起冰消涧底之前的寒冬。

雁门关外,冬日山西朔州地区格外寒冷,接近年关,煤矿余煤只能靠“抢”。该公司调运员刘浩和付强顶着刺骨寒风,四处寻找煤源。背包里的矿泉水冻住了,厚厚的棉衣抵不住阵阵北风,脸上因干燥出现道道血丝,但两人的决心没有动摇。

由于天气严寒,积压在煤矿的煤全被冻住。刘浩深知,如果冻煤问题不解决,整个拉运计划会全部泡汤。在刺骨寒风中,刘浩四处寻找愿意接活的洗煤厂,但得到的回复都是“没见过这么严重的结冰冻块”,在吃了一个又一个的闭门羹后,终于有一家洗煤厂被他的执着打动,愿意提供帮助。历经一番磋磨,冻煤问题才得以解决。

满载“黑金”的火车大列从山西朔州发往北方港口,首次实现了坑口自提煤通过大秦重载铁路发运,为攸县能源公司能源保供提供了宝贵的“口粮”。望着火车疾驰而过,刘浩转头开始了新的任务,而像这样的场景正在各地上演。

在山西、陕西、内蒙古三个主要产煤区及重点煤矿的现场,该公司燃料战线的干部职工像一颗颗螺丝钉一样扎在了离家上千公里的地方。两百多个的日夜里,坚守是他们的主旋律。

株洲发电公司总经理助理邓伟带领调运员长期驻守矿点,一有合适煤源,就千方百计寻求支持,在煤矿、运输部门、承运商之间辗转,不断协商,只为抢装车、抢调运、抢库存。

耒阳发电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岳凡临危受命,协管电煤调运工作。到任第一天,他就立刻奔赴西北,这一去就是大半年。他带队四处寻号浩吉铁路沿线煤源,拜访重点煤矿、铁路局等单位,全力协调长协资源。

2022年,耒阳发电公司实现浩吉铁路发运“零”的突破,全年通过该线路发运超20万吨电煤。

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钻;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他们像一颗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企业和社会需要,他们就奉献出全部的力量,把自己融入能源保供工作的海洋,甘当勤务员。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在大唐华银人眼里映照的“黑金”中闪烁出熠熠辉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扎根在燃料工作一线的大唐华银人,把自己拧紧在能源保供的列车上,让雷锋精神始终与企业发展同行,一刻不停地向前驰骋。

书写大唐华银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三月莺飞草长,红色沃土湘潭春光正好。湘江两岸,鲜艳红旗在大唐华银湘潭发电公司青年志愿服务团队手中高高飘扬。在该企业开展的“雷锋家乡学雷锋,大唐青春牵手行”活动现场,雷锋精神如春风般穿过大地,轻拂这个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福利院的老人们满脸笑容接过一件件爱心物资,孩子们在明亮的窗前捧着牛奶,听志愿者们讲解安全用电小知识,图书馆里被码放得整整齐齐的书本传递出的不仅是书香,还有志愿者们留下的的“书间温度”和“雷锋力量”……

在张家界市郝坪社区幼儿园,志愿者唱着欢乐的儿歌,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学雷锋小故事,让雷锋精神浸润孩子们的童年。

在耒阳市社会福利中心,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和智障儿童一起画画、涂色、识字、唱歌,收获了折翼天使们的一张张笑脸。

在株洲市银鑫敬老院,大唐青年志愿者认真倾听老人们讲述的雷锋故事,和老人们一起挥毫泼墨,写字作画。

在攸县网岭镇江塘村,身怀“绝技”的志愿者检查了村民家中的电路隐患,也和退伍老兵侯爷爷成了好朋友,看着侯爷爷珍藏的光荣证和照片,他们静静听爷爷讲述过去的故事……一支支小分队带着赤诚与爱心,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汇聚成了“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的热烈氛围。

近年来,大唐华银“唐小湘”志愿服务队把“大唐青春牵手行”志愿服务活动、企业中心工作及企业品牌打造有机融合,成为了雷锋家乡志愿服务品牌打造的典范,充分展示了“负责任、有实力、可信赖”的大唐品牌形象。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洗壁村,“唐小湘”携手洗壁爱心志愿服务队,曾获评电力行业雷锋式先进集体,开展的志愿项目也获评了湖南省直机关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

“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唐小湘”们以雷锋的名字,用行动和微笑传递温暖,把以志愿精神为代表的雷锋精神化为大唐华银最温暖的名片。(邓赫)

(责编:唐李晗、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