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引下 湖南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

疫情防控不鬆勁 春來何懼寒潮臨

2020年02月17日08:39  來源:湖南日報
 

  ▲2月15日,通道侗族自治縣萬佛山鎮杏花村,農戶在裝運新鮮的白菜薹,准備銷往粵港澳地區。李政燦 李尚引 攝影報道

  ▲2月15日,衡陽市白沙洲工業園南岳電控(衡陽)工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有條不紊地進行生產作業。該公司目前返崗復工率達98.7%。羅茂盟 攝

  ●要堅定信心,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疫情的沖擊只是短期的,不要被問題和困難嚇倒。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要毫不放鬆做好疫情防控重點工作。

  ●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強調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我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實行分級分區精准防控,一手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有力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擰緊責任發條,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努力在“大考”中交出令人民滿意的答卷。

  把發展一線當防疫前線,為復工復產創造安全環境

  發展一線,也是防疫前線。面對日漸升溫的復工復產潮,全省上下主動作為,科學防治、精准施策,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為復工復產創造安全環境。

  “這可是咱的‘護身符’,一定佩戴好!”2月15日,中鐵上海局常益長鐵路益陽制梁場,剛剛探親返回工地的邱業全接過上崗証走向工地。上崗証是項目部在疫情防控期間推出的創新舉措,隻要用微信掃一下証上二維碼,持証人員姓名、性別、年齡、籍貫、活動軌跡、身體狀況、崗位信息等一目了然,可精准區分外來閑雜人員,掌控現場在崗人數。

  張家界高鐵西站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工地,由10名安全生產監督員兼任疫情防控員,對務工人員身份信息進行詳細篩查,建立健康台賬,將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配發給工人,做好個人防護。同時,每天對上下班和進出生活區的工人進行體溫監測和消毒處理,採用發放盒飯分餐形式,解決100名工人用餐問題,並將工人宿舍作了適當調整,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

  宜章陽普醫療公司對所有工作人員進行背景核查,每天測體溫兩次﹔車間作業期間,每兩小時消毒一次﹔員工每次分4批用餐,使用一次性餐具,烹飪餐具使用后高溫消毒處理。

  “消毒通風不串門,公共區域莫停留。”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星沙產業園的員工宿舍樓前,懸挂的標語十分醒目。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月10日復工以來,在加大遠程辦公、協作辦公等措施的同時,公司對返崗人員先摸排核實有武漢(湖北)接觸史的人員,必須隔離14天方可進入園區。集體宿舍員工全部採取封閉式管理。“宿舍一人一間,一日三餐送上樓,工會還發放水果,挺好的。”從瀏陽返崗的技術人員厲乾笑著說,臨時隔離期間他已轉換“工作模式”,在電腦上進行項目開發。

  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復工人員已超過5000人,到崗率達70%以上。該公司將工位間距臨時調整到1.5米,同時發動企業黨組織、工會、團委,與駐廠防疫聯絡員一道,加強車間、食堂、集體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管理,確保疫情防控無死角、全覆蓋。

  長沙東塘商圈,疫情防控壓力特別大。東塘街道成立街道行業指導組和社區幫扶隊,推行社區企業指導幫扶制和社區、企業雙向溝通制,對企業、項目、門店等進行防疫指導,所有開業門店一一申報備案。

  鳳凰古城在落實防疫措施的前提下,開放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行業,對酒店賓館加強監管指導,餐飲店實行配餐外賣服務,小超市小商店正常營業即買即走,不停留不聚集。

  復產備耕趁春早,三湘四水熱氣騰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企業、項目復工復產,並搶抓農時,做好春耕備耕等工作:這是連日來三湘四水的普遍景象。

  近日,沉寂了近20天的工業重鎮株洲迎來大批企業復工復產。2月15日,株洲田心高科園九方裝備車間機器轟鳴,這家企業正趕制一系列軌道交通裝備配件,以支撐中車株機全面正常復工。

  湘潭市龍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2月2日復工以來,已開通3條白醋生產線,日產5000件。同時結合當前疫情防控需要,將產品主要投放在蘇寧小店、京東、芙蓉興盛、阿裡零售等有配送服務的線上平台及各大超市,保障居民生活所需。

  在重點工程張家界綜合客運樞紐建設項目現場,戴著安全帽和口罩的油漆工、拉絲工、噴淋系統安裝工以及弱電工等,都在各自崗位忙碌。復工復產集結號吹響后,該項目部從疫情防控實際出發,及時調整班組規模,強化防控措施,確保不耽誤工期。

  在澧縣,我省目前裝機功率最大的泵站小渡口泵站建設工地在熱火朝天施工。為趕在汛期到來前完成站房基礎水下部分工程施工,常德市及時調整施工組織方案,採取加機械、加人員、加班加點等方式,掀起建設熱潮。

  連日來,從洞庭之濱到五嶺山脈,從園區車間到重點工程建設工地,火熱的生產建議場景隨處可見。權威部門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全省規模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率超過40%﹔173個在建省重點建設項目中,94個項目已復工﹔全省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運輸物流配送、煤電油氣供應等基本保障平穩有序。

  廣袤農村,同樣展現人勤春早新畫卷。

  糧食生產大市衡陽,借助互聯網以及微信等平台,大力推廣“網絡備耕”,向農戶提供農作物從種到收全程解決方案,農民通過手機就能輕鬆與技術人員和種植大戶進行交流,及時咨詢植保、病虫害防治等技術要領,“農民足不出戶就能找專家、看行情、買農資”。

  “種植魔芋選擇地塊有講究,一般要求土質疏鬆、土壤肥沃、土層深厚。”2月14日,我省魔芋種植大縣會同,魔芋專家鐘果林組織技術員與種植戶通過微信群“隔空視頻授課”。87個魔芋扶貧示范基地、53個魔芋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員,通過“農技課堂”,隨時學習種植技術。

  東安縣農業農村局蔬菜專家郭和林與農業技術人員,通過農技推廣APP、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在線為當地村民提供農業技術指導、技術服務1120多場次。

  利好疊加,寒潮擋不住春天的腳步

  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大影響,復工復產遇到一系列困難,難題怎麼解?

  省委要求,堅持實事求是,及時糾正部分地方“一關了之、一封了之、一停了之”的簡單做法,切實減少疫情防控對企業復工復產、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面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統籌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切實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同時,抽調一支由1.3萬名機關干部組成的“防疫部隊”奔赴工廠車間,幫助企業筑牢防疫“堤壩”,確保復工復產安全有序。

  14日-15日,省委、省政府派出14個督導組,由省領導率隊再赴各市州,督促各地進一步“擰緊責任發條”。要求在確保防疫前提下,爭取生產的主動、技術的主動、招商的主動、發展的主動,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確保實現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既有督導“緊箍咒”,也有各種利好疊加。

  為了不誤農時,全省種子企業組織520萬公斤早稻種子,源源不斷調運春耕一線,保証農民用種。全省供銷系統調運儲備化肥逾90萬噸,確保農民春耕用上放心農資。

  長沙市發布20條意見,從穩定用工就業、減輕企業負擔、優化金融服務、支持持續發展4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幫助中小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

  衡陽市出台應對疫情支持實體經濟穩健發展“十條意見”,從提前支付財政惠企資金、加大對企業融資支持力度、減免企業租金等方面,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株洲市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措施,包括領導對口聯系企業機制、幫助企業做好復產前防護工作、強化防護物資保障、加大企業用工保障力度、加大企業金融支持力度、提前啟動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申報工作等10個方面。各級各部門紛紛當起“店小二”,主動為復工復產企業提供更便捷、更專業、更貼心的服務。

  婁底市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用電、用水、用氣,實施3個月階段性緩繳費用,緩繳期間“欠費不停供、不加收滯納金”。邵陽市積極發揮邵商優勢,運用海內外資源,為復工復產提供物資保障。岳陽市幫助長嶺煉化、巴陵石化等重點企業對接相關部門,開辟綠色通道,暢通原料進廠、產品外運通道。

  春日漸暖,寒潮消退,疫情形勢的積極變化鼓舞人心,復產復工的景象令人振奮。全省上下眾志成城,凝聚起強大力量,決心全面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記者 李偉鋒 蘇原平)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