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34師師長陳樹湘便是在道縣斷腸明志。人民網 李芳森攝
人民網道縣6月2日電 (李芳森)湖南道縣,古有道州之稱。清澈的瀟水從這裡穿境而過,經雙牌縣,於零陵和湘江交匯,永州因此得名“瀟湘”。
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
這片千年前的詩意之地,因地處湘桂粵三省邊陲,襟帶兩廣、屏蔽三湘,自古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紅軍長征走過了道縣的每一寸土地。
歷史風雲吹襲,時光走到了1934年11月,紅軍長征經過道縣,師長陳樹湘率領的紅34師臨危受命擔任全軍總后衛阻擊敵人,掩護中央機關、中革軍委和紅軍主力搶渡湘江。12月,紅34師在完成掩護渡江的任務后,自己卻被敵截斷在湘江以東,無法過江,陳樹湘帶領余部返回道縣堅持戰斗,將士們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長眠在道縣這塊土地上。
青山有幸埋忠骨,這段熱血歷史也烙在人民的記憶裡,不曾消散。
靜靜流淌的瀟水。人民網 李芳森攝
一個竹碗 世紀等待
瀟水悠悠,山嶺高聳。歷史有如長河,平靜有之,波瀾也有之。瀟水河畔的山崖上,紅色字體鐫刻的“葫蘆崖紅軍渡口”,把我們帶回到那段戰火紛飛的年代。
1934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中央機關、中革軍委縱隊及部分軍團從葫蘆岩搶渡瀟水。此次渡河,人數眾多,當地村民自發為紅軍撐船過河,有人還卸掉自家門板、床鋪板,用於幫助紅軍架設浮橋。浮橋與渡船並用,老百姓從半夜時分開始一直忙到天亮。
在道縣審章塘鄉葫蘆岩村的邱聲彪老人家裡,一隻保存87年的竹碗,便是這段歷史的“親歷者”。聽聞我們當中有不少人是從北京而來,隻為聽一段紅軍的故事,這位朴實的老人便從自家櫃子裡拿出竹碗。
邱聲彪正在講述紅軍故事。人民網 李芳森攝
從櫃子裡取出、拉開一個紅色袋子的拉鏈、再打開一個小匣子,我們才得見竹碗“真容”:這隻竹碗直徑12厘米,高13厘米,靠近碗口處刻有兩道緊挨著的圓形環槽,竹碗的外表飾以淺淺的花紋,在竹碗中部留有兩個相距約4厘米的孔眼,方便用繩穿孔懸挂,便於攜帶。
據老人介紹,這是一隻來自江西的竹碗,是當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過道縣葫蘆岩渡口時,一個紅軍戰士留下來的。邱聲彪的父親邱家儒,便是幫助紅軍渡河的百姓之一。
“紅軍一看到我父親,就叫他‘同志’,這讓我父親感到很親切,也更加堅信,紅軍是我們老百姓的隊伍。”這位88歲的老人,回憶父親曾講過的故事,仿佛親歷其中。“父親看到站在他渡船旁邊的一個紅軍戰士腰間挎著個大竹碗,就十分感興趣。”
紅軍戰士拿起竹碗說:“這是我們紅軍戰士行軍用的竹碗,是井崗山的翠竹做成的。”
葫蘆崖渡口如今已架起浮橋。人民網 李芳森攝
“父親當時就感嘆井崗山的竹子真大,自己撐渡用的竹竿根本沒法比。”那個腰挎竹碗的紅軍戰士為邱家儒整夜撐渡幫助紅軍過瀟水的精神所感動,堅持要把竹碗送給邱家儒留作紀念。
就這樣,這隻碗留在了邱家。每次看到這隻竹碗,一家人就會想起那個瘦瘦的紅軍戰士。
“父親經常念叨,不知道那個紅軍戰士是否過了湘江,是否順利到達了延安。”邱家儒臨終前,把竹碗交給了邱聲彪,再三叮嚀要保存好這隻竹碗,隻因為那個紅軍戰士說過一句話:我們還會回來的。
邱聲彪謹記囑托,細細保護著竹碗。近一個世紀的等候,那名紅軍戰士始終沒有回來過。
陳樹湘的雕塑如今挺立在犧牲之地上。人民網 李芳森攝
寧可斷腸 不斷脊梁
從道縣離開,有些紅軍留下的是惦念﹔而有些紅軍卻長眠在道縣大地,給人民留下的是深深的懷念。
由道縣縣城向東南行車30公裡,便是紅34師師長陳樹湘斷腸明志的蚣壩鎮石馬神村。曾經佔地面積達7000平方米的石馬神村荊山麒麟廟,如今成為了一所小學,名為“樹湘小學”,孩子們在這裡緬懷先烈,學習成長。
書聲琅琅,夏風吹得冬青樹搖曳起舞。出生在這片紅色熱土的孩子,聽著紅色故事成長,對於英雄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詳。88歲的許瑛,便是其中之一。
許瑛的父親和兄長曾親眼見証了陳樹湘斷腸明志的場景。人民網 李芳森攝
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家住石馬神村的許瑛,父親和兄長就是陳樹湘斷腸明志的見証者。
紅五軍團第34師在掩護中央主力紅軍渡河后,遭到敵人圍追堵截,隻好轉戰湘南。師長陳樹湘在戰斗過程中腹部中彈受傷,1934年12月17日,因彈盡糧絕、孤立無援而不幸被俘,敵人把他抬到四馬橋鎮的一間藥鋪裡,送飯送藥,軟硬兼施進行誘降,企圖從他口裡得到紅軍的情報,然而遭到陳樹湘的痛斥和拒醫拒食。
12月18日拂曉,敵人將陳樹湘抬往道縣縣城向上司邀功。
上午8時許,行至石馬神村麒麟廟時,陳樹湘乘敵不備,咬緊牙關,忍著巨痛,用手伸入腹部傷口,拉出腸子絞斷,壯烈犧牲,實踐了他“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錚錚誓言。
那一年,陳樹湘年僅29歲。
曾經的麒麟廟如今改建為學校。人民網 李芳森攝
英雄血染冬青樹,后人永記英烈事。
“我從小就聽哥哥講陳樹湘保家衛國的事跡,我非常佩服他。”一段英烈往事,在時光的偉力下,被更多人所熟知。許瑛也由聆聽者變成了學習踐行者、乃至講述傳播者。
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時年17歲的許瑛便在其中,成為“最可愛的人”。
1954年,許瑛成為一名共產黨員,至今已有67年黨齡。
“現在國家一個月給我1000多元的補貼,每年還安排了體檢,日子過得非常幸福。”許瑛說,沒有紅軍戰士們的付出和犧牲,就不會有現在的幸福生活。
陳樹湘紅色文化園。人民網 李芳森攝
英雄無名 功勛長存
洑水河對岸,距道縣縣城4.5公裡的梅花鎮摩天嶺,道縣陳樹湘紅色文化園便坐落於此。
園內青鬆翠柏成蔭,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跡陳列室位於中央,革命烈士紀念碑聳立在陳列室后的最高處。
進入陳樹湘紅色文化園,右手邊便是紅34師湘江戰役烈士英名錄,129名英烈姓名鐫刻其上,以供后人瞻仰。
“湘江戰役中,紅34師犧牲的烈士遠不止這些。陳樹湘率領的‘絕命后衛師’光榮完成了掩護中央機關、中革軍委縱隊和主力紅軍搶渡湘江的艱巨任務,為中國革命保存了勝利的火種,但紅34師6000多將士幾乎全部犧牲。”陳樹湘烈士紀念館副館長陳志軍介紹到。
十年左右的多方尋找、求証,直至2019年6月3日紀念園正式對外開放,也隻尋到了紅34師129個烈士姓名。
正大聲吶喊的陳樹湘塑像。人民網 李芳森攝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紅軍為了人民而戰,人民也沒有辜負紅軍的犧牲。陳樹湘犧牲后,道縣群眾感念紅軍的恩德和陳樹湘的英雄氣概,冒著生命危險將陳樹湘及警衛員的遺體安葬於道縣縣城瀟水河畔的飛霞山下。
2019年4月,陳樹湘墓被遷入道縣烈士紀念園(現為陳樹湘紅色文化園)。在陳樹湘烈士墓旁,便是紅34師烈士墓,包括陳樹湘警衛員在內的9名犧牲於道縣的烈士也長眠於此。
“請大家脫帽肅立,向烈士三鞠躬、敬獻鮮花。”英雄姓名無人知曉,烈士功勛與世長存。曾經親密無間的戰友,如今在此共同接受后人的緬懷。
在烈士墓附近,幾座紅軍雕塑再現了紅34師將士們在道縣戰斗、生活的場景。
“雕塑的底座選自閩西永定的花崗岩,寓意廣大閩西英烈能腳踏故土,魂歸故裡。”陳志軍介紹,紅軍長征出發時,紅軍中有2萬多閩西兒女,擔任紅軍總后衛的紅34師6000多人,主要是閩西子弟。“每年清明節,都會有來自閩西的紅軍后人,來這裡祭拜英烈。”
烈士墓附近的紅軍雕塑。人民網 李芳森攝
在陳樹湘生平事跡陳列室,正中央屹立著正大聲吶喊的陳樹湘塑像,讓我們瞬間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陳志軍介紹,陳列室以“斷腸明志鑄忠魂”為主題,分為“前言”和“堅定信仰”“聽黨指揮”“牢記使命”“絕對忠誠”4個部分,通過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圖文和影視資料,展示了陳樹湘烈士光輝的革命歷程。
據悉,陳樹湘生平事跡陳列室自2019年6月對外開放以來,已接待各界人士70余萬人次,陳樹湘紅色文化園目前成為了全國各地人民前來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黨性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陣地,同時也是廣大群眾前來休閑觀光的旅游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