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王振:為錐栗廣開渠道,讓美味走出大山

王雲娜

2020年02月17日09: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鄉親們,咱們再加把勁(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第一書記們准備怎麼干?

記者採訪了5位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第一書記,他們有的用技術引路,帶領鄉親種枸杞、種香蕉,搞特色產業﹔有的想利用區位優勢引進農業項目,建田園綜合體﹔有的忙著給本村特產拓展銷路,讓農家果走出大山﹔有的想農業旅游相結合,鞏固脫貧成效……總之,帶領群眾因地制宜,擰成一股繩,正在加油干。

好日子是奮斗出來的。如期完成脫貧任務並防止返貧,大家都有信心。

——編 者

繼續種枸杞,延伸產業鏈

村民邢呂最近閑不住,非拉著我去地裡,瞅瞅能不能種葉用枸杞。葉用枸杞喜水,但怕澇。我看邢呂這塊地,是塊寶。

兩年前,剛到清明村,我發現交通短板問題很突出。現在道路修通,村裡的希望來了。路修好了,重點是發展產業。

結合村裡的條件,我在林科院近10年的上百項科研成果裡挨個排查,請專家研究論証,最終選定了葉用枸杞。葉用枸杞看著小,實際效用可大著哩。這是一種 “藥食同源”的特色木本蔬菜,可做菜也可制茶。最重要的是,對勞動強度要求不高,收貨周期又短。這不正是我要找的“金娃娃”嗎?!

帶著項目回到村裡,沒成想,倒讓老鄉們潑了一盆冷水。原來,村民們以前隻見過吃果實的枸杞,從沒聽過用葉子的枸杞。我忙帶著大家去試驗田裡瞅瞅,讓村民們放了心。

我們還引進了一家企業到村裡試種示范,一個月后便有了產出。由於清明村生態條件好,晝夜溫差大,葉用枸杞長勢和品質都比其他地方好。發展產業有望了!

在我們村3組的120畝土地上,建起了“葉用枸杞科技成果轉化暨精准扶貧示范基地”,年均畝產值超過8000元,帶動村民50戶,其中貧困戶20戶。前一段,村民何開江給我算了算他家今年的賬,掙了3萬多元!

目前,全村正在推進建設枸杞茶加工車間和保鮮庫,延伸產業鏈,落實產品銷售,確保葉用枸杞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還成立了專業合作社來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力爭讓產業惠及更多農戶,助推脫貧攻堅。

今年,我還要多跑幾家企業,讓他們來安營扎寨。也得繼續提高葉用枸杞單位面積的產量和產值,多向同行專家請教怎麼防治病虫害。

眼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了村裡。我也要用自己的技術,踏踏實實地干下去,今年帶著大伙兒脫貧!

重慶市林科院經濟林研究所所長、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車田鄉清明村第一書記方文講述

本報記者 常碧羅整理

 

為錐栗廣開渠道,讓美味走出大山

最近去脫貧戶王正雙家的100畝錐栗林看了一看。

王正雙今年45歲,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靠著在村裡當護林員、做水電工脫了貧。王正雙流轉100畝荒山,將荒廢了10多年的山坡頭開墾成梯田。鬆土、挖溝、圍籬,種上6500多株一寸高的錐栗苗。錐栗苗要3年才挂果,為了減輕鄉親們的負擔,我們工作隊為每畝錐栗補貼3000元,分4年補貼到位。我們還鼓勵大家在錐栗林下套種中藥材、土豆、紅薯等,解決短期的收入問題。

澤果村是長在大山頂上的一個小山村,地無三尺平,是個深度貧困村。海拔高、缺水、冬季嚴寒,我們想方設法將這些“先天不足”轉換為發展優勢,最終選中了錐栗作為扶貧產業。錐栗耐寒耐旱喜光,特別適合在洛塔鄉高寒山區的沙土裡生長。一筆細賬算下來,豐產期一畝錐栗的收益至少有4000元。

2018年起,我們在全鄉建起500畝錐栗示范園。以示范園為引領,把這一產業推廣到有條件的鄉村,通過培育王正雙這樣的大戶,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增收。目前,洛塔鄉已有近10個村種植錐栗,種植面積3000畝,成為湖南最大的錐栗種植基地,1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錐栗種植合作社。

1月初,我們在長沙最熱鬧的黃興路步行街舉辦了扶貧年貨專場。從山裡運出來的2000斤錐栗,加工成“糖炒栗子”,售價30元一斤,兩天就搶購一空。這個消息傳到鄉親們的耳朵裡,大家勁頭更足了。

今年農歷大年三十,我給自己定下了新目標:為錐栗銷售廣開渠道,打造“一鄉一品”特色產業。從朋友那裡打聽到,長沙有一家老字號糕點鋪,制作栗子糕的錐栗來自外省,成本很高,我准備上門跟糕點鋪談合作,推介洛塔錐栗。此外,我還會聯系長沙的餐飲企業,請他們推出以錐栗為原材料的菜品,讓市民和游客都能品嘗大山裡的美味錐栗。

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駐湘西自治州龍山縣洛塔鄉工作隊隊員、駐洛塔鄉澤果村第一書記王振講述

本報記者 王雲娜整理

 

嘗試茶旅融合,鞏固脫貧奔小康

這陣子,在我們村,防疫站點的燈天天都亮到深夜,老百姓看路口有盞燈亮著,心裡踏實。

大南坑村是個深山區村落,除了交通不便,產業發展也是難題。

剛駐村那會,我天天帶著隊員挨家挨戶了解情況。一次走訪中,要走一段過水路面,我踩著石頭,摔了個四腳朝天。這一摔可把我摔到“點子”上了:我年紀不大,這要是老弱病殘的貧困戶走,豈不更難?

回來后,我就向上級反映,爭取到150余萬元,一次性修建過水橋涵13座,解決了村民多年的出行難。

通的不只是路,關鍵是通了村民的心。

村民反映手機信號差,咱就聯系通信公司建移動基站﹔村民生活飲水不暢,咱就幫著建蓄水池,把自來水通到家門口……把村民當成自家人,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家事,這事就不怕辦不成。

駐村到今天,還差兩個月就滿三年。如今,大南坑村發生了不小變化:過去建檔立卡貧困戶90戶166人,去年年底全部完成戶脫貧任務﹔過去的空殼村,去年村集體收入超過50萬元﹔過去產業匱乏,如今是既發展茶園經濟又搞起旅游經濟,村民開起農家樂,腰包鼓了起來……

成績有了,但我依然不敢掉以輕心。鞏固脫貧成效,防止返貧是我們接下來的重中之重。馬上就到茶葉的採摘季了,茶農們利用眼下的農閑,整修整修茶葉機械,聯系聯系採茶工人,除了防疫之外,沒少忙活。

別看我們這是個山區村,但有茶園、有風景,還有個4A級景區。一年下來,光游客就有20萬人次。我也一直跟村民們商量,現在村出列、戶脫貧了,能不能發揮村裡的優勢,嘗試茶旅融合的路子,比如多開幾家農家樂、建個生態觀光園,在鞏固脫貧的基礎上,把大家伙奔小康的底氣提起來。

通過這種方式,也給我們的扶貧產業追追肥、鬆鬆土,培育得“壯實”一些,爭取再把鞏固脫貧與鄉村振興銜接起來,給村裡把路鋪上,還要鋪平鋪好。為了能過穩好日子,我和鄉親們一定得再加把勁!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汀溪鄉大南坑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長兼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王德斌講述

本報記者 徐 靖整理

 

茶葉提質增效,養魚增種香蕉

俄普村位於河谷地區,過去一直以種植茶葉為主要產業。但是,這裡的村民種植方式落后,田間管理粗糙,導致產量上不去,品質提不高,賣不出好價錢。

駐村以后,我聯系縣農科局和人社局,針對傳統種植中存在的問題,組織了多期提質增效培訓班,村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另外,村裡還建了茶葉粗制所,從村民手中收購生茶進行粗加工。為了給建檔立卡貧困戶鼓勁兒,以每公斤高10%的價格從貧困戶手中收購。

光靠茶葉還不行,實現整村穩定脫貧,我深知需要引領群眾從傳統產業向特色產業轉型。2019年5月,我和村兩委班子一合計,組織村裡的生產帶頭人和部分想干事創業的村民,前往與俄普村氣候、地形都很接近的河口瑤族自治縣,考察當地的特色種植。近一周的考察收獲豐富,回村后,我們決定發展檸檬、香蕉等熱帶水果的種植。熱帶水果經濟價值高,以檸檬為例,正常情況下一畝地年收入5000元不成問題。

說干就干!村裡協調鄉上引入了一家河口的農業龍頭企業,為村民提供免費的苗木種子和技術培訓。同時,還成立了俄普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了全村27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種植大戶參與其中,共1000多畝土地種植檸檬。如今,第一批45畝的示范種植基地已經打好塘,苗木也分發下去,我們在致富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俄普村536戶3111人中,目前還有44戶200人尚未脫貧。現在已經到了2月份,我們必須爭分奪秒,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以赴做好脫貧攻堅強弱項、補短板工作。

今年,我們計劃進一步加大對現有茶葉、八角、稻田魚鴨等傳統種植養殖產業的提質增效力度,計劃茶葉提質增效3564.6畝、八角提質增效1318.3畝。同時,增加種植香蕉300畝、稻田養魚100畝,拓寬群眾的收入渠道,實現整村穩固脫貧。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戈奎鄉俄普村委會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縣供銷聯社副主任李春蘭講述

本報記者葉傳增、通訊員胡艷輝整理

 

利用區位優勢,引來農業項目

任第一書記以來,轉眼已有大半年。雖然村容村貌有所改善,但任務仍然艱巨,村集體收入還沒有由負轉正。村裡還有兩戶貧困戶,若干低保戶。

干了大半年,我發現,集后辛庄村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村東頭是204國道,村西邊有沈海高速和工業園,東北方向距“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大約10公裡,南邊緊靠著青島西海岸新區——去年挂牌“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

抱著區位優勢這棵“梧桐樹”,不信引不來“金鳳凰”。搞來幾個農業項目,搞好產業扶貧,才能讓村子由窮變富,村民腰包才能鼓起來。今年肯定有突破。

去年洋河鎮進行整建制土地流轉,膠州一家國企與南官庄等6個村簽訂流轉協議,完成了整建制規模化土地流轉8000畝,投資建設田園綜合體項目。當地村民從此成了“小股東”,收入有了“大提升”。這個消息讓我喜出望外。

年前,我組織村干部到南官庄參觀學習,看到現代化大棚鱗次櫛比,村民喜氣洋洋,大家羨慕又振奮。這不,剛過了年村民們就躍躍欲試,讓我趕緊帶領他們利用好區位優勢,讓小村徹底變個樣。

說起來非常幸運,正好鎮裡也有發展田園綜合體的計劃,幫我聯系上市裡一家企業。萬事開頭難,企業覺得,集后辛庄村面積小、房子多,項目成本大。他們已經和鄰村董城村在談合作。董城村面積大、閑置土地多,更吸引他們。

集后辛庄和董城兩個村相連,也存在很多姻親關系。我和村干部就帶著村民去做工作。談兩村淵源、談村民感情,又談抱團發展好處,最后大家決定“一家人,一起干”。

兩個村綁在一起,面積更大了,邊界更清晰了,以建田園綜合體為契機,可以引進更多項目,企業也變得主動了。今年要爭取談成一個好方案,要讓村民能接受、能滿意。定下方案后,再把手續一個個辦好,到年底力爭把項目落地。家門口有了產業,村民致富就不愁。

山東省膠州市洋河鎮集后辛庄村第一書記張帥講述

本報記者 潘俊強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17日 14版)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