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湖南至大灣區3至5小時便捷通達圈,打造“湘江源”蔬菜區域公用品牌……今年至2025年,湖南對接粵港灣大灣區將展開一系列“大動作”。
省政府辦公廳2日印發《湖南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今天,省發改委對《方案》解讀時表示,湖南將務實推進交通、產業、科技、生態、民生等領域對接合作。
《方案》從構建便捷高效對接通道、推進現代產業協同發展、構建區域協同創新體系、促進區域旅游休閑康養聯動、深化公共服務對接、共同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平台引領對接、共筑南嶺生態安全屏障等八大領域出台30條具體實施措施。
根據《方案》,將通過加快建設高速鐵路大通道,推進高等級公路互聯互通,加快航空網建設,加強信息領域合作,建設湖南至大灣區3至5小時便捷通達圈。
《方案》提出,湖南將大力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重點打造岳長株潭衡郴戰略新興產業承接帶﹔緊盯大灣區全球大數據硅谷和國際數據經濟創新中心建設,推動先進制造業全產業鏈對接﹔精准對接大灣區“菜籃子”工程,打造“湘江源”蔬菜區域公用品牌﹔共同開發一程多站式旅游休閑康養連線產品,促進康養全產業鏈發展。
《方案》明確,積極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發展“科創飛地”,探索“異地研發孵化、駐地招才引智”協同創新模式。全面實施“拓口興岸”工程,復制推廣廣東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及大灣區在人才、科技等方面的先進經驗,積極申報中國(湖南)自貿區。共同保護“一山一江”生態格局,加強南嶺山脈生態環境、珠江岸線和水資源保護。(記者 鄧晶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