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耒陽:“煤都”抖掉一身灰 “油茶森林”滿眼綠

李芳森

2020年03月25日11:16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湖南省耒陽市,位於武廣高鐵沿線。耒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迎著三月暖陽,武廣高鐵線路上,“復興”號朝著春天疾馳。途徑湖南省耒陽市,沿途都是風景,入眼便是翠綠,每一個山頭就是一個油茶園。今年新種植的500余萬株油茶苗,正隨著春風搖曳,貪婪地吮吸著春光雨露,奮力生長。

一方面是全國曾經有名的“能源基地”,有著“煤都”舊稱﹔另一方面,耒陽憑借118.4萬畝的油茶林種植面積,穩穩坐擁“中國油茶之都”的美譽。

“耒陽堅定擦亮油茶之都這一名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新的城市發展點。”衡陽市委常委、耒陽市委書記羅瓊表示,昔日黑色的“湘南煤都”,因油茶產業發展,正抖掉城市往昔的灰塵,變身綠色的“森林之城”。

耒陽的村民們正在種植油茶。耒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貧困戶的希望樹

三月下旬,春光正好,耒陽市公平圩鎮大路村,55歲的劉洪全一頭鑽進自家的170畝油茶林,修枝、除草、施肥,忙得不亦樂乎。

“有錢掙,干得有味。”趁著休息間隙,劉洪全和我們講述起自家與油茶的故事。

劉洪全夫妻,年齡雖不算大,但多年來疾病纏身。不適合下地種田的夫妻倆,隻能在附近打點零工,幾千元的年收入,還不夠看病買藥。

2016年,劉家成為村裡為數不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我們吃苦都沒關系,就是苦了幾個兒女。”劉家一共有三個孩子,囿於家庭條件,兩個女兒在讀完高中后,便前往廣東務工,補貼家用,期望支撐起弟弟的學業。

家庭的改變,緣起2016年4月,劉洪全零租金承包下170畝油茶林,負責打理、養護、看管和採摘,採摘的油茶果按比例分成。

2017年,劉洪全依靠這170畝油茶林,得到了5萬余元的純收入。干癟多年的腰包,也在這年鼓了起來,劉家也由此成功脫貧。

“這麼多年來,我家很少能有余錢,現在終於敢有希望了。”劉洪全所說的希望,就是希望家裡能出一個讀書人。2016年,兒子劉城堅考取了河海大學,為減輕家庭負擔,寒暑假都在做兼職。

從耒陽往返南京,劉城堅也舍不得買400多元的高鐵票,都是花60多元,乘坐17個小時的普通硬座。

休息期間,因疫情還未返校的劉城堅也來到了油茶林,把茶水送到劉洪全手上后,接過父親手上的工具,繼續打理油茶林。

今年,劉城堅將從大學畢業,開始工作。

今年,劉家的油茶林也進入豐產期,油茶產量將逐年大幅提升,收入能突破10萬元。

“這些油茶樹,是我們家的希望樹。”提及此,劉洪全的臉上升起笑容,如同洒落在油茶樹上春陽般燦爛和溫暖。今年過年,攢下錢來的小女兒,開回了一輛新汽車。

油茶樹,不僅是劉家的希望樹。2019年,耒陽建設12個油茶扶貧基地,利益鏈接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3300戶。

湯泉村的各個山頭,因種植油茶而復綠。李芳森 攝

煤礦主的綠化林

臨近午飯時間,行車來到耒陽市東湖圩鎮湯泉村,劉賤文家正好來了幾個好友,為款待好友,他早早便開始在廚房忙活。

鄉裡土雞、自家腌制的臘肉、剛從菜園摘來的蔬菜……這一頓飯,劉賤文不可謂不上心。“這些菜鄉下都有,但這茶油,就不是哪裡都有的了。”

劉賤文所在的湯泉村,每家每戶都有種植油茶樹的傳統,有些茶樹陪伴著一家幾代人的成長。前人種樹,后人不僅能乘涼,渾身是寶的油茶樹,無私地給予村民自己的所有。

“村子雖然種了幾百年油茶樹,但曾經有近半個世紀,我們沒有茶油吃。”採訪時,劉賤文向我們透露了一則村子的“秘史”。

上世紀70年代,一場“採煤熱”在他們村裡盛行,村民們在大山中尋找到煤礦后,便一門心思地扑向“地下”,最多時有15個合法或非法的煤井。而在地上的油茶林,逐漸荒廢。

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煤矸石堆積成山,湯泉村的油茶林,也逐漸減產,直至結不出一顆果實。

“掙錢是真掙錢,但沒睡過幾個安穩覺。”1996年,劉賤文看著村子裡因挖煤出現的“萬元戶們”,不禁眼熱,和朋友合伙承包了兩個煤礦。每天雖能挖出200多噸的煤,但每晚要到凌晨1點,等所有煤礦工人安全走出井口,才敢睡覺。

“煤是越挖越少,但欠后代的帳是越來越多。”2008年冬季,劉賤文開始逐漸放下手中的煤礦生意,如同祖輩們一樣,在山上種植油茶樹。800畝油茶林,在來年三月,給湯泉村添上一道風景。村上還成立起合作社,號召村民一起種植油茶。

“我就想一年一年逐步造林,讓后代能看到大山以前的樣子,先人留給我們的綠水青山,不能在我們手上毀掉。”2011年,劉賤文把手上的煤礦全部關閉,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種樹和打理自己的油茶林。

3年挂果,5—7年豐產,2015年開始,湯泉村的村民們,又重新吃上了茶油。湯泉村因採煤而面目全非的大小山頭,重新披上了綠裝。曾經的10多個煤礦,如今都被5000多畝油茶林封閉,再也看不到昔日千瘡百孔的面貌。

在耒陽全市,90%的村、組、農戶都種植了油茶,近10年新造油茶林達33.8萬畝。

神農國油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油茶種植基地。受訪者供圖

耒陽人的新鄉愁

“我和油茶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現在是越來越離不開它了。”走進耒陽經濟開發區,神農國油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便坐落於園區北面。現已恢復部分產能的生產線,正不斷運轉,公司總裁李萬元等待著新年的“第一桶油”。

採摘、晾晒、去殼、剔除雜質、震動分級……去年11月份採摘的茶籽,從農家進車間,歷經3個多月的旅行后,才能精煉成為消費者餐桌上的茶油。

“記得小時候,我身上有點擦傷、燙傷,母親就會給我涂一些茶油﹔后來外出讀書,也會帶上一盒家裡茶油炒好的菜。”李萬元回憶著與油茶作伴的日子,油茶對於耒陽人的重要性,在他身上可見一斑。“茶油是我的一份鄉愁,也是家的味道,更是我事業發展的主攻方向。”

2008年冬天,李萬元作別以前的工作,開始種起了油茶樹,在油茶樹漫長的生長周期內,李萬元能做的,也只是新增油茶面積,和照顧好正在生長的油茶林。

“油茶全身是寶,不能局限於榨油,可以多研發一些產品,提升油茶的知名度。”2018年,神農國油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推出第一代日化品,其中包含了潔顏粉、洗發原液、沐浴露等產品。

“記得產品一推出,我當時就帶了一套回家,讓家裡人試試。”李萬元說,帶這些產品回家時,家人都不敢相信,在耒陽生長1800年的油茶樹,能以這種嶄新的面目出現。

之后,公司又接連推出油茶類化妝品和佐餐食品。產品雖不一樣,但李萬元都會帶給家人嘗試。

“這是我的一份新鄉愁。”李萬元說,自己現在出差,就會帶上一些油茶產品。“能在異鄉聞到茶油的香味,嘗到油茶的味道,我就覺得離家不遠。”

隨著油茶逐漸進入豐產期,相關產業也在相繼發展。耒陽全市油茶規模企業34家,專業合作社58家,油茶庄園8家,1000畝以上種植大戶37家,100畝以上種植大戶296戶,連片萬畝油茶基地5個。

2019年10月,全國油茶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耒陽成功舉辦,進一步擴大了耒陽油茶知名度,加強了耒陽油茶產業發展與外界的互通與對接,耒陽通過與國家油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油茶產學研基地,耒陽已在油茶樹人工授粉、茶籽剝殼、茶油加工、產品包裝等方面,取得了146項科技成果及產品專利,耒陽油茶產業發展已翻開新的篇章。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