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95口罩、醫用防護服從無到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緊急研發上馬,新冠肺炎疫情給我省醫藥行業打開了一扇發展的新窗口——
湖南醫藥行業加速步入“暖春”
N95口罩、醫用防護服從無到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緊急研發上馬,還有一批與疫情防控相關的醫療設備產量猛增……新冠肺炎疫情讓醫療資源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也給我省醫藥行業打開了一扇發展的新窗口。
來自省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2月,我省醫藥行業413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受疫情影響,同比下降了4.8個百分點,但利潤總額增長了23.6%;其中醫藥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增長了34.5%、241.8%。
1.成長:產品從無到有,產能由小變大,防疫物資生產企業逆勢而上
“出口大增,面料緊張,現在去找供應商。”3月27日,記者與李文輝通電話時,她正乘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
李文輝是湖南永霏特種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原本做工業防護服的湖南永霏,通過省藥品監管局的綠色應急通道,獲得了一次性醫用防護服生產許可。
2月6日,10萬級潔淨廠房到位,新購置的70台生產伺服機待命,日產1500套無菌醫用防護服生產線投產。李文輝沒想到,1個多月后,公司收益比疫情之前增長了4倍。從3月17日首批醫用防護服開始出口歐洲,目前僅洽談中的國外訂單就有一兩千萬套。
“疫情防控初期,我省沒有一家醫用防護服和醫用防護口罩生產企業。”省工信廳消費品工業處處長王璞介紹。
政企攜手共同努力,我省醫用防護服僅用10天時間就實現從無到有,目前達到日產5萬套生產能力;醫用N95口罩日產量達到50萬隻。
產品從無到有,產能由小變大。據統計,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時,我省口罩日產量僅34萬隻,當前已超過3000萬隻;消殺用品日供應量從不足10噸猛增到450噸,為疫情防控作出貢獻。
“疫情下的逆流而上,讓這些中小企業煥發出新的生機。”王璞說。
疫情發生后,原本主要生產醫用耗材的湖南臻和亦康醫療用品公司,新增了KN95口罩、醫用防護服的生產線,現在每天約50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1萬套醫用防護服下線。“去年銷售收入8400萬元,今年1.5億元沒問題。”公司總經理助理朱俊時頗有信心地說。
3月上旬開始,國外咨詢客戶不斷增加,擁有進出口經營權的臻和亦康已通過代理機構,快速申請歐盟CE認証、美國FDA認証。
可孚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迅速擴充紅外線體溫計的產能,還研發了醫用紅外熱像儀。目前產量仍處於高位,日產體溫計5000支以上。公司負責人表示,防護相關產品的業務收入增長很快。
在省工信廳原材料工業處副處長陳琳看來,疫情帶動企業的成長是多方面、深層次的,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省內消殺用品生產企業有近50家,規模都較小,年產值少則幾十萬元,多的不過幾百萬元。隨著消殺用品需求猛增,這些企業有的進行技改、擴能,有的調整優化了產品結構、原材料供應鏈,有的提升了安全生產水平,還有的已經申請或正在申請歐盟等地的產品認証,以前一瓶瓶“不起眼”的手洗消毒液正在加快走上國際市場。
2. 機遇:從檢測試劑到呼吸機、3D打印,從造口罩機到“造車”“造醫院”,醫藥制造行業厚積薄發
一手抗疫,一手開拓市場,生物醫藥企業實現技術與市場的“雙進階”。
湖南聖湘生物72小時研制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快速獲批上市,目前已供往全國各地和世界近60個國家,為全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貢獻了中國智慧。
湖南安邦制藥生產的銀黃清肺膠囊,馳援伊朗、荷蘭、意大利、塞爾維亞等國。目前,公司單品銀黃清肺膠囊產能上升15%,整體產銷量上升15%。“希望通過中藥驗方發揮的威力,使世界走近中醫藥、認識中醫藥。”安邦制藥董事長陳飛豹說。
三諾生物、湖南永和陽光生物、康潤生物等企業,在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領域下功夫,並有所突破。
疫情帶動醫療裝備的需求,一批抗疫“周邊”產品“大顯身手”。
湖南制造的“救命機”,源源不斷奔向“火線”。農歷臘月二十八,湖南明康中錦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安排工程師團隊,帶上緊急調配的呼吸機設備,馳援武漢多家重點救治醫院。正月初二,明康中錦號召全員復工,與時間賽跑,至今已向全國各地發送超6000台呼吸機設備。
“現在生產很緊張,大部分訂單來自國外。”明康中錦副總經理周陽萍說。該公司生產的醫用無創呼吸機、高流量無創呼吸濕化治療儀的市場佔有率,從疫情前的5%、40%分別提升至10%、50%左右,“公司發展至少提速2-3年。”
湖南卓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醫用集中制氧系統設備,插電即用,快速產氧。疫情發生以來,已有40台設備用於湖北、湖南多家救治醫院。“設備得到了認可,為產品市場推廣加了一把力。”公司創始人黃剛說。
湖南星通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出整車一體化的負壓救護車,2個多月來,公司訂單不斷。至3月31日,星通汽車已交付各型號救護車205輛,其中負壓型救護車66輛。
“在危機中搶先一步,靠的是企業的技術實力和生產能力,也離不開近年來政府對相關產業的有力推動。”省工信廳消費品工業處處長王璞認為。
2016年底,我省篩選出重點推進的20個新興優勢產業鏈中,就有基因技術及應用產業鏈、中藥產業鏈,通過政策、資金大力扶持一批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的龍頭企業。據省統計局統計,2019年我省醫藥行業年營業收入達1076.31億元,同比增長6.9%。
湖南制造業企業,此次紛紛以“一技之長”成功“跨界”,成為我省戰“疫”生力軍。
“3D打印上戰場的時候來了。”僅用153個小時,湖南雲箭集團有限公司就完成了3D打印醫用護目鏡的產品設計定型。“3D打印產品定型快、精度高並且個性化,可以應用於多種醫療設備器械制造。”雲箭集團增材制造事業群總經理楊凱表示,目前公司醫用護目鏡日產量可達2000副,不少國外訂單正在洽談中。
依靠強大的制造能力,山河智能、中南智能等企業快速“攻下”全自動口罩生產線。湖南華爾特科技有限公司緊急轉產口罩機后的訂單量達到140台。遠大集團從簽訂合同后隻用了23天,就將首期24個床位的負壓隔離病房交付韓國。
“危中有機,大有可為。”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處長唐勇表示,疫情過后,包括醫療衛生在內的更多行業將加速邁向“少人化、無人化、智能化”,對於我省制造業企業來說都是值得把握的潛在機遇。
3.信心:企業積極行動,地方加快布局,政府科學引導,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湘企“百強”博深實業近日組建“深圳保適克智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開始生產醫用防護口罩、醫用隔離眼罩等全系列醫療防護物資,進軍醫療產業。
在集中了全省80%醫療器械企業的長沙高新區,今年前兩月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14.7億元,同比增長21.4%。
湖南醫藥行業步入“暖春”,讓業界的企業家信心倍增。
“短期來看,帶來了效益、市場;長期來說,堅定了產業發展的信心。”採訪中,多數企業表示,當下的疫情防控“剛需”、疫情之后公眾衛生健康意識的提升,都將推動行業大發展,接下來准備“大展拳腳”。
瞄准生化防護這塊更大的市場,湖南永霏即將搬進新裝修的6000平方米標准潔淨廠房,新增生化防護服等生產線,開發可以重復使用、過濾率95%以上的口罩。
臻和亦康計劃投資2億元,建設一個面向長、株、潭、衡等地的消毒滅菌中心;成立企業研發中心,開發新型材料的醫療器械。
楚天科技即將啟動建設佔地近150畝的產業園區新項目,打造全球最具重要影響的醫藥裝備研發和制造基地。
可孚醫療董事、副總裁薛小橋表示,未來公司的五大產業板塊——健康監測、康復輔具、中醫理療、健康器具、醫療護理,或將迎來跨越式發展。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預計,到2030年,我國醫療健康產業產值可達16萬億元。
一些有產業基礎的園區加快布局推動。長沙雨花經開區將以可孚醫療作為龍頭建設醫療產業板塊,形成從原料供應到成品生產的閉環。湖南湘江新區圍繞長沙高新區的生物醫藥和健康產業基地、梅溪湖醫療健康城、岳麓高新區綜合示范性檢驗檢測產業,布局千億醫療健康產業群。
“高端醫療裝備一直是緊缺的。”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處長唐勇介紹,依托我省重點培育20條新興優勢產業鏈等現有政策,一些相關產業化項目已經納入制造強省專項資金支持,一些醫療器械、設備也在首台(套)重大技術獎勵的支持范疇內。
近日,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培訓中心開設了全省防護產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法人、管代培訓班,請來海關、商務等領域的專家講課,幫助企業有序拓展境外市場,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不久前,省工信廳聯合阿裡巴巴國際站湖南區域、省醫療器械行業協會舉辦“同心戰疫 湘品出海”線上培訓。線上直播結束后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有60家醫療器械行業企業填報了資質申請表格。
目前,我省正在搶抓產業發展機遇,逐步優化產業布局,有序推進扶持政策,幫助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記者 曹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