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精准幫扶為低收入戶、獨居老人解憂

姚雪青 王雲娜 王 丹

2020年05月07日08: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各地精准為低收入戶、獨居老人等解憂

有困難 大家扶(關注困難群體生活保障②)

核心閱讀

針對群眾不同需求,各地採取各項措施,提供精准幫扶。駐村第一書記幫助困難戶找工作﹔民政干部為低保戶送上生活物資與臨時救助﹔村黨支部書記悉心照顧獨居老人,幫助解決老人看病和留守兒童學習問題……為農村困難群眾的生活解憂、兜底。

駐村第一書記盛君——

幫困難戶找工作

“郭大姐,新工作感覺怎麼樣?收入還可以嗎?”

“還不錯,香包每個賣6元,每天制作10到15個,一個月下來有2000元左右,也不耽誤家務和照顧家人。盛書記,多虧了你啊!”

郭紅玲是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紫庄鎮臨運村的貧困戶。這個村,是省定經濟薄弱村。幾年前,丈夫因病去世,一對兒女都在上學。在駐村第一書記盛君的介紹下,她去附近的廠裡打工,經濟情況才有所改善。但是疫情防控期間,有段時間工廠停工了,光靠每年的扶貧項目分紅不夠生活,讓她發了愁。盛君到她家中送慰問金、米面油和口罩等生活及防疫物資時,郭紅玲向他提出,能不能再幫著介紹份工作?

盛君一下子想到了前兩年建設的扶貧項目“真旺香包專業合作社”。2016年,任賈汪區職教中心校長的盛君,被選派到臨運村駐村幫扶。他牽頭組建了臨運村扶貧香包專業合作社。去年,該村集體收入達到38.8萬元,低收入農戶人均收入1萬元,甩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他立即聯系相關專家,能不能開發中草藥香包,以合作社為依托,帶動村裡低收入農戶就業?經過努力,很快,訂單有了,郭紅玲的新飯碗捧上了。

“現在香包社有二三十人,都是村裡的低收入群體。”盛君介紹,穩定的訂單帶來穩定的收入,有效防止他們返貧。

村民賈斗爭的妻子身患慢性病,小女兒還在上學,一家三口的重擔都壓在這個五十來歲的蘇北漢子肩上。兩年前,他跟著別人干裝卸、到建筑隊打零工,一刻不得閑,摘帽后收入也總不穩定。密切關注這家經濟狀況的盛君,先在村裡為他們安排了臨時性公益崗位過渡。夫妻倆就在家門口干保潔,每人一天40元,每月總共增收2000多元。臨運村雲集港口復工復產,盛君獲知消息后,第一時間找到港口負責人,給賈斗爭協調到裝卸工的工作,幫助他走上了新崗位。

民政干部張智——

給低保戶送溫暖

“蔣姐,家裡需要買什麼東西嗎?明天我帶過來。”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含浦街道社會事務辦主任張智來到九豐村,推開低保戶蔣桂珍的家門。

“別的都不缺,只是治風濕的藥快吃完了,想辛苦你跑一趟藥店。”

第二天,張智帶來了蔣桂珍需要的藥物,還和蔣大姐一道包餃子吃。兩個人說說掏心窩子的話,再一起打掃衛生,把屋子收拾得整潔溫馨。

蔣桂珍今年56歲,愛人10多年前去世,兒女又不在身邊。獨居的蔣大姐身體不好,平日沒法干重活,被村裡申報為低保戶,靠著每月發放的低保金生活。

疫情防控期間,岳麓區民政局下發通知,要求通過電話、微信和上門等方式,摸排城鄉低保對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殘疾人,密切關注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及時解決存在的困難問題。對受疫情影響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個人和家庭,適時提供臨時救助,保障基本生活。

含浦街道共有4個村和1個社區,被劃分成30多個網格。接到上級通知后,張智將30多名網格長召集起來,對這些困難群體挨家挨戶排查。全街道共有266戶農村低保戶,排查出來需要幫助的低保戶有70多戶。網格長將大家的不同需求報給街道社會事務中心,再由中心統一採購生活物資,將關懷送到蔣桂珍這樣的農村低保戶身邊。

“農村低保戶大多出行不便,考慮到他們的生活需要,我們購買了衛生紙、洗手液、酒精等,由網格長送到低保戶家中。”張智說。

享受政策關懷的,還有九豐村的困難戶李育文。老李年逾七旬,愛人得了皮膚癌,兒媳婦也有殘疾。3月初,他的兒子騎摩托車時不慎摔倒,看病就花了三四千元錢,對這個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了解情況后,張智和中心同事蘇文立馬上門慰問,不僅帶來生活物資,還按照兩個月低保金的標准,送來臨時救助金,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政府拉了我們一把。現在復工復產,孩子們都外出務工了,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李育文說。

村黨支部書記唐國徽——

為獨居老人解難題

“溫阿叔!身體這幾天咋樣?”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敖山鎮的洋林村,村黨支部書記唐國徽正和村民溫德科在廊檐下散步嘮嗑。溫德科今年82歲,獨自住在村委倉庫改建房裡,是村干部結對幫扶的獨居老人。他患有氣管炎,前段時間剛出院,趁著天暖出來轉轉。

防疫期間,洋林村的干部們把村裡的獨居老人、留守兒童挂在心上,每日走訪,不落一人,及時為他們解決生活困難。

唐國徽去看望獨居老人黃芝德,瞅著他家裡的米和油快見底了。不久以后,黃芝德就收到了村干部送來的一桶油、兩袋面、10斤肉和新鮮蔬菜,保障了家裡的基本生活。另外,考慮到農村裡蹲式廁所多,地板滑,老人容易腿麻摔跤,唐國徽又採購了一批帶夜光的廁所扶手,給幾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家都安上了。

除了照顧獨居老人們的日常生活,老人身體出了問題,干部們也陪在他們身邊。那天,唐國徽和村主任徐通海本來在走家串戶,忽然接到一通電話,說溫德科犯了氣管炎。放下電話,唐國徽趕緊安排把老人送到縣醫院。在老人住院期間,唐國徽和徐通海忙前忙后,一邊輪換著照顧老人,一邊安排老人的住院手續醫保報銷,一邊還和鄉政府申請了醫院營養餐報銷,免去了老人的后顧之憂。

出院的時候,打包好行李物品后,唐國徽正要扶老人上車,溫德科卻回握著他的手摩挲著,輕輕拍了拍。“當時覺得挺溫暖的!溫阿叔平時話不多,但他信任我們。”唐國徽說。

這些天來,復工復產復學都在穩步推進中,村裡的留守兒童也成了唐國徽重點關注的對象。凌仕潔今年12歲了,上五年級。受疫情影響,她的父親凌華生沒能按時返鄉,她以往總是挂著微笑的小臉兒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探訪時發現情況后,唐國徽立刻拿出手機給孩子父親打視頻電話,讓父女倆在線上“見了面”,還安排留守在村裡的老師上門和孩子談心。

唐國徽還把村裡的“假日課堂”利用起來。“假日課堂”本來就是唐國徽專為村裡的留守孩子准備的,已經辦了6年了,安排了諸如理財小常識、交通安全、雷鋒活動日等各式各樣的課程。這段時間以來,唐國徽將“假日課堂”直接轉變為“臨時課堂”,讓村裡的孩子們來這兒學習、讀書、一起上視頻課。“來這兒既方便又安全,而且孩子們精神集中,還能提高學習效率。”唐國徽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07日 13 版)

(責編:何萌、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