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5月29日電 (記者 林洛頫) “疫情爆發期間,湖南政協委員們通過‘政協雲’,積極提交系列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提出微建議、參與網上值班和網民互動交流,發揮委員影響力,為疫情防控匯聚起了正能量。”5月20日,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主席李微微通過網絡視頻,接受全國兩會媒體記者採訪時說道。
湖南建設運用“政協雲”已有近4年時間,目前已經實現委員常態化掌上履職,常態化聯系服務人民群眾、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作為“互聯網+政協”的網上協商平台,“政協雲”也是一個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平台。今年疫情期間,通過“政協雲”,委員們網上聯合值班、宣傳抗疫政策、回應群眾關切,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有效凝聚起社會各界同心抗疫的共識、智慧和力量。
互聯網平台提升委員履職能力
政協雲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優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入分析挖掘數據信息。湖南省政協供圖
“外來務工人員如果已自我隔離14天,返廠后是否還需要隔離?”3月初,“政協雲”上有網友向值班委員提問,當天值班的株洲市政協委員段琳芳查看后立馬進行回復。
“首先要確定所在地是否為湖北,若是湖北省需要再隔離,湖北省外無發熱咳嗽等症狀不需要隔離,但需通過手機號碼查詢行程軌跡報備!”段琳芳介紹:疫情值班期間,很多網友和相關委員都在值班頁面提問,這裡成為在線交流的“網紅打卡地”。
不少委員提出的微建議更是通過“政協雲”直接被政府相關部門採用。“核酸檢測能否提高效率?檢測費用的構成是哪幾塊?檢測是否有感染風險?”結合自己的思考和所見,湖南省政協委員劉丹軍提出豐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途徑的建議,沒想到省政協副主席胡旭晟第一時間領辦了這個微建議,並將該建議提交至省衛健委,得到採納落實。
正是依托於“政協雲”這樣一個連通湖南省各級政協、廣大委員和黨政部門、社會公眾的互聯網平台,疫情期間,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及時傳達到了湖南省三級政協委員,委員能夠及時響應,在線值班的委員能及時收集處理網友反映的各類問題,在委員與公眾的有序互動中,委員提高了建言資政的精准度,也最大程度凝聚了社會共識。
針對疫情防控不同階段的主要任務,湖南省政協先后於1月26日、2月6日、2月25日通過“政協雲”三次發出倡議﹔全省廣大政協委員立馬響應,帶頭捐款捐物,帶頭投身病患救治和聯防聯控一線,帶頭復工復產,帶頭匯聚疫情防控正能量。
“特別讓我感動的是疫情暴發初期,港澳委員和湖南發展海外顧問,‘螞蟻搬家’式地在全球採購和捐贈防護物資,幫助我省解決了燃眉之急。”李微微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依然記憶猶新。
匯集眾智助力委員科學建言獻策
湖南省政協圍繞年度重點調研協商課題“進一步完善我省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高應對重大突發衛生事件能力”開展協商議政。湖南省政協供圖
疫情發生后,易感人群之一的老年人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而很多子女並沒有與父母住在一起,老年人的看護、照顧需要靠社區、養老院等完成,但這些地方是否能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呢?
長期關注中老年問題的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賴明勇,此時依靠“政協雲”廣泛收集網友對該話題的意見建議,短時間內得到提案需要的許多信息,綜合雲上素材今年兩會賴明勇提交了關於《發展智慧社區養老,構建“雲、網、端”養老服務平台》的提案。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作為“精准扶貧”首倡地的湖南,如何幫助最后19.9萬深度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如何加強兜底保障,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成為省政協重點調研課題。
“我每天都要登陸好幾次‘政協雲’,及時查看網友及委員留言,尤其是脫貧方面的內容,不少都能給我啟發和思考。”李微微今年兩會的一個提案就是關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建議,這其中不少來自“政協雲”上基層的聲音。
“政協雲”能夠協助政協委員及時知情明政,開通了一個全天候履職平台﹔讓委員們覺得可以隨時發揮作用,時刻“有活干”,任何時間都可以為民代言。
今年,“政協雲”上“面對疫情 我是委員 我要發聲”的熱點話題一個多月時間,獲得1.6萬人關注,收集意見建議3900余條,不少內容都直接寫進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中,在匯智聚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李微微說:“政協協商於民、協商為民,互聯網時代人民群眾在網上,我們就要搭建平台把政協協商做到網上去,引導和擴大社會公眾有序政治參與,使上情下達、下情上達更為便捷暢通,在常態化互動協商中凝聚人心、匯聚力量。”
數據分析推動委員精准參政議政
湖南省政協湖南發展海外顧問、英國湖南同鄉會會長吳莉莉響應政協雲發出的關於助力我省疫情防控的倡議。湖南省政協供圖
湖南三級政協委員運用“政協雲”積極履職,重點關注復工復產、教育保障、農業生產等十大方面內容,通過數據統計分別佔比47.13%、6.46%、7.03%……其中復工復產主要集中在幫助市場主體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這是湖南省政協4月份的數據分析報告,裡面詳細記錄一個月內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以及“政協雲”后台反饋的微建議、社情民意、委員值班和熱點關注欄目群眾留言等,20頁的報告分成四個方面,有理有據對“政協雲”運用情況進行了梳理。
湖南省政協辦公廳政協雲管理中心副主任劉琳波說:“目前‘政協雲’重點放在數據分析利用上,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為政協工作賦能,支撐人民政協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
近年來,湖南省政協借助政協雲大數據分析制定每年的調研協商監督計劃,選取調研課題、確定調研人員和調研地點,都來自於數據分析背后的中央、省委政策要求和社會各界的關注熱點。專委會要進行教育課題調研,可在“政協雲”上發布教育的細分話題(比如學期教育),讓三級政協委員、網友參與其中,共同對該話題提建議及發表看法,並進行討論。
同時,委員前往不同區域調研走訪,都可通過“政協雲”打卡履職,利用雲端強化委員的日常管理﹔建立履職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從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凝聚共識四大方面,對政協年度履職活動進行指標化設置、數據化分析、指數化呈現,更加突出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質量。
“‘政協雲’上自動生成每一位委員提交的提案、社情民意、調研視察、參與協商等履職活動情況,委員隨時可以追溯查詢,掌握自己的履職質量。”劉琳波告訴記者,后期“政協雲”還將深化與省政府政務雲平台、“數字圖書館”等相關平台的合作,強化數據共享,加強成果轉化。
湖南省政協已利用“政協雲”打通了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建立起黨委政府、政協組織、政協委員與人民群眾常態化的互動機制。“通過政協雲大數據分析,就能幫助政協委員精准地選擇調研課題,精准地進行建言,推動政協高質量議政建言。”李微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