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人和景象新——嘉禾縣塘村鎮清水村蝶變記

【查看原圖】
嘉禾縣功夫嶺村通組公路。段飛鵬 攝
嘉禾縣功夫嶺村通組公路。段飛鵬 攝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2020年08月25日11:07

人民網長沙8月25日電 清水村是嘉禾縣塘村鎮南部的一個自然村庄,這裡四面青山環繞,溪水長流。但秀麗景色的背后,卻有著彪悍的民風,甚至因此得了“好斗村”之名。

近幾年來,該村先后修通了通村通組水泥路,帶動全村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紛紛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該村還先后獲得郴州市第六批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省級“衛生村”、嘉禾縣首批規劃標准化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全國“文明村”、湖南省“大美鄉村”等殊榮。

談起村裡面貌的大變化,今年55歲的現任村支書周伍安感慨萬千。民風民俗的轉變、村容村貌的改善、產業的發展,都得益於修通了公路,驅散了邪氣、引來了財氣、洋溢了喜氣、催生了和氣。

公路不通,人心不安

清水村位於嘉禾、藍山、臨武三縣交界之處,是典型的邊界區域村,由於地理位置特殊,這裡曾經是一個“三不管”地帶。一條坑坑窪窪的泥巴路是村裡唯一一條出行的交通線,當地村民飽受交通出行之苦。

由於交通不便帶來的經濟落后等因素,該地村民經常為了山林地界權屬、水利灌溉、交通出行等等問題引發矛盾和糾紛。

民風彪悍的不良風氣和多年積習已久的矛盾糾紛,讓清水村“窮上加窮”。周伍安深深明白,要想徹底改變現狀,隻有修通公路。路通了,才能激活一池春水,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推動村裡的各項事業發展,才能化解諸多矛盾。

打通出行道,溝通民心

功夫嶺自然村,坐落在清水村最高峰的“尖峰嶺”,該村處於嘉禾縣和臨武縣交界的特殊地域,崎嶇陡峭的山路,讓“出行難”成為村民們心中揮之不去的痛殤。

近三年來,在村支兩委的積極努力下,全村積極實施村道全面硬化工程。在舊村改造中貫通東西走向兩條村中要道,投入近300萬元完成了2公裡道路硬化,形成了“三縱四橫”道路布局。

尤其是2018年,村民們迎來了郴州路橋宇康公司的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建設的施工隊伍。一個半月后,完成了嘉藍水庫至功夫嶺、清水村至下村共4.6公裡的通組公路的硬化改造任務。

“毛路”華麗轉變為“水泥路”,從根本上解決了當地村民“走得了”到“走得好”的出行難題。據介紹,村民們現在出行可以騎著摩托車,順著水泥路下到塘村鎮,半個小時就可到嘉禾縣城趕集。

路通人和,產業興

路通移風易俗,路暢產業興旺。隨著村民的文化素質逐步提高,“村規民約”裡的講文明樹新風已成為了村民的精神信仰和自覺行動。隨著組組水泥路的通達,村民的腰包開始鼓了起來一心一意奔小康。

據了解,功夫嶺自然村共有8戶貧困戶,在脫貧攻堅中,他們開展脫貧比賽,臨武功夫嶺自然村周聖方、周平秀在廣東花都區種綠蘿,通過村幫村、戶幫戶,把村裡的黎桂生、黎福生等8戶貧困戶吸納到了綠蘿合作社務工種綠蘿,提前摘掉了貧困戶帽子。

據村支書周伍安介紹,村支兩委通過經濟強村、生態靚村、和美新村等措施,該村目前有近60戶村民養牛販牛,每戶每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村裡有100余戶常年在廣東花都種植綠蘿,形成了種、養、產、銷一體化鏈條﹔引入外資1000余萬元,功夫嶺村上的流轉的500畝土地開始整理,今年下半年即將種上油茶林﹔引入的廣西沃柑近200畝明年挂果,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產業的發展,拔掉了“窮根”,原來32戶104人的貧困戶,已經僅剩3戶4人,今年都會脫貧出列。

接下來,該村還將加強與藍山周邊村協調,因地制宜,發揮土地廣袤和水體資源豐富的優勢,開發藍嘉水庫(小Ⅱ型)、瑣石江水庫和功夫嶺,構建“三點一線”庫區旅游觀光帶,突出生態環境友好型,營造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文化底蘊濃厚的山頭自然景觀,打造極具文化品味的嘉禾南部“度假第一村”。(唐星波 李平)

分享到: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