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怒放!解讀“中部第一強區”發展密碼

【查看原圖】
比亞迪生產線。雨花區宣傳部供圖。
比亞迪生產線。雨花區宣傳部供圖。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2020年12月30日16:28

人民網長沙12月30日電 “雨花”不是花,是長沙市的一個城區。“雨花”是一朵花,在高質量發展中美麗綻放,越開越艷。

十三五期間,雨花區GDP在全省率先邁上2000億台階,2020年預計達到2120億元,位居中部區縣市第一,經濟發展實現從省市率先到中部領先的跨越。這是雨花區委書記張敏在12月17日區委全會上透露的數據。

從2017年首次獲評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中國工業百強縣區,雨花區連年升級進位,並在投資潛力、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智慧城市等方面躋身全國城區百強。

GDP是反映一個地區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的最重要指標,雨花區GDP今年再創新高,預計達到2120億元。以2019年數據來看,雨花區GDP約佔全市總量五分之一,超出全省第二名的縣市區300多億元,可謂遙遙領先。

作為從郊區調整而來的城區,位居長沙市東南一隅,經濟發展曾經相對滯后的雨花區是如何成功逆襲的?

定力:先進制造業往“深處”走

淺耕十畝不如深耕一畝。近年來,雨花區聚焦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智能工業型機器人和傳感器件“一主一特”兩條產業鏈,深耕細作,緊扣產業鏈的價值鏈、創新鏈、供應鏈的高端發力,不斷延鏈、強鏈。

保持定力,寧要質量不要數量。在招商引資中,雨花區拒絕了不少不符合產業鏈發展的企業,但對於有利於壯大產業鏈的企業,卻有“窮追不舍”的耐力。

激光設備制造企業大族激光,亞洲最大、世界第三。如果能引進,將非常有利於壯大雨花區的特色產業鏈。2014年雨花區與其接觸,卻遭到婉拒。雨花區不急不躁,情感為紐帶,工作細細做。2018年9月,4年的長跑終於有了回報,大族激光與雨花區牽手“成婚”。

深耕,讓“藤”上的“瓜”越結越多,“藤”越來越壯:比亞迪、長步道、大族激光、可孚醫療、中南智能、曉光模具等“大塊頭”聚集雨花經開區,截至目前,雨花經開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42家。聚集效應和口碑效應顯現,很多企業是聞“香”而至,以商招商而來。僅今年一年,雨花經開區就引進重點項目27個,投資過億項目11個,世界500強企業 1家。

深耕還表現在產業智能化。為增強發展動能,雨花區出台了加快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實施軟件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企業引進、場景落地、平台打造等方面下功夫,著力打造工業軟件及智能機器人裝備產業基地,建成雨花工業軟件大廈,並已投入使用。目前全區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新入駐企業1200家,新增從業人員1.15萬人,營業收入達34.78億元。

軟件產業的發展,為企業智能化提供了強力的支撐。該區今年已完成比亞迪智能化生產線建設項目、普斯賽特LED智能化車間改造、雲冷智慧供應鏈平台等12個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順利實施東相智能、隆深智能、長泰智能等14個市智能制造專項支持項目。

最快的腳步不是速度,而是堅持。雨花區“一主一特”產業鏈持續發展壯大,2020年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產業鏈產值分別超過320億元、100億元。

魄力:現代服務業往“高處”走

雨花區第三產業佔GDP半壁江山。原有高橋、紅星等市場群,商賈雲集,交易活躍,曾有“全省市場看長沙,長沙市場看雨花”之稱。

隨著長沙城市的發展,這些市場群都處在了中心城區,承載量趨於飽和,經營條件和方式與現代服務業產生了距離。在寸土寸金的地方,如何讓它們發揮更大的效益?重塑、提升,往“高大上”的方向打造。

抓住長沙農批行業整體轉型的契機,將紅星商圈的紅星大市場外遷至雨花區電商物流園,打造紅星全球農批中心,實現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的集群發展,將傳統農批升級為農商貿綜合體和具有強大號召力的農批生態CBD。

聯合華潤集團斥巨資推動紅星片區改造升級。德思勤、通程、步步高、復地、華悅、恆大金融等高端商貿綜合體陸續開建,拔地而起,總商業體量超百萬平方,商業體量與密集程度堪比“五一商圈”!提早插旗的德思勤城市廣場,年服務客流量超過3000萬人次,日服務客流最高可達14萬人次。

高橋大市場則在提質改造后“揚帆出海”。作為全國第四批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之一,去年3月正式啟動出口首單,數千品種出口70多個國家和地區。納入湖南自貿區后,加快建設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非洲咖啡交易中心、非洲可可營銷中心、非洲堅果交易中心已經開業運營,作為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高橋大市場正以“國際高橋,中非商港”的嶄新形象吸引世界的目光。

盤活存量,撬動增量。今年高鐵新城整體移交雨花區。雨花區通過拆遷沖刺、環境治理十大行動,使“長沙之門”日漸靚麗,瀏陽河國際文創基地、綠地長沙城際空間站、吾悅廣場等接踵而至,一個具有國際品質的省會城市商務客廳和現代服務業集聚新區正在崛起。

而在雨花區振華路,中國(長沙)創新設計產業園2016年開園后,迅速成長為現代設計產業集聚區,“湖南設計”開始走上世界舞台,引領制造業轉型發展。

剛建成不久的雨花電商物流園,採取總部+產業+電商+物流模式,以新業態、新零售走特色化、聚集化發展,東百集團、盒馬鮮生、申通等頭部企業紛至沓來,產業鏈供應鏈持續升級。

雨花區的文化產業也是風生水起,創意設計、數字出版、信息服務、現代傳媒等領域企業數量達到3800余家,限上企業84家,文化產業增加值近百億元,成為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產業之一。今年9月,投資55億元的瀏陽河國際文創基地開工建設,將形成新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和文創技術產業園。

湘府路兩廂,正在規劃建設中部金融中心、國際會議中心、世界名品中心、國際時尚中心、文化傳媒中心、現代物流中心、湘雅健康中心,將建成“十裡長廊、百座樓宇、千億產值”的現代服務業“黃金走廊”。

目前,雨花區已經培育稅收過億樓宇19棟,高鐵新城、長沙創新設計產業園、德思勤商務區成為全省服務業示范聚集區,20個項目納入國家級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

給力:營商環境往“心裡”走

營商環境好比是水,水活則魚大。為了涵養一池活水,雨花區持續放大招、新招,對標國際一流標准,從企業的開辦、發展、注銷等生命周期的全環節,環環周全,步步精心,許多事項的辦理不僅明確到“日”,更精確到“時”。很多舉措都是省市甚至全國首創。

2019年,雨花區首創企業開辦“1110”集成辦理新模式,即1套材料、1窗受理,1日完成,0成本辦結。

2020年,再次整合優化,創立“三零”服務,即“零見面”受理、“零門檻”審核,“零費用”發証。結合一網通辦、全程電子化服務,容缺登記,免費公章快遞等舉措,率先全省推出“線上即傳即辦”和“線下即辦即結”的雙通道辦理模式,企業開辦再提速。

工程建設項目水電氣報裝外線審批實現“一張表單+聯合踏勘”,減環節、減材料,3個工作日內辦結﹔

企業注銷一窗辦結,實現簡易注銷全程網辦、一次都不用跑,普通注銷部門聯動、一窗告知、最多跑一次。

雨花區的企業開辦“線上線下”雙通道辦理模式,企業注銷改革,作為長沙樣本成功迎接國家發改委營商環境測評。

雨花區還打造了一款“雨花招商”APP小程序,程序中雨花區域內商圈、樓宇介紹信息清晰齊全,供企業進行選擇對接,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適合自己的場地。可謂企業未到,服務先到。

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走心的營商環境,讓企業之“魚”越來越多,越來越歡。截至12月24日,雨花區新增市場主體2萬多戶,新增企業13297戶,每個工作日增加65戶。全區市場主體191382戶,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2015戶。全區市場主體總量和每萬人擁有量均居全省區縣市第一。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良好的生態,既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一種營商環境。

2015年1月跳馬鎮劃歸雨花區。跳馬鎮90%以上面積都處於長株潭綠心區域,按照綠心保護要求,綠心中所有工業企業都要退出。雨花區沒打絲毫折扣,2018年底如期將155家工業企業全部退出清零。年產6000萬塊標磚的沙仙建材廠也被關停退出,進行生態修復。

寧可損失GDP,也要保住綠水青山。而今,一個全域旅游的規劃已經初步成型,未來這裡將成為康養文化旅游的打卡地。村民則種植花卉苗木,經營民宿,吃起“生態飯”。

雨花區將80%的新增財力有用於改善民生和人居環境。無論是教育、醫療,住房、養老,還是交通、綠化、城區有機更新,雨花區都舍得砸錢,毫不含糊。曾經黑臭的圭塘河清波蕩漾,風光如畫。井巷社區、雅塘村違建雜亂的兩塊區域,建成了景色宜人、娛樂設施齊全的燕子嶺公園、雅塘文化公園。三年來雨花區共新建社區公園(游園)10個,成為附近居民每天打卡地。15分鐘生活圈使居民出行、購物、停車方便快捷。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區、全國養老服務示范區、中國生態文明示范區等榮譽紛至沓來。

雨花,這朵財富之花,品質之花,幸福之花,引來四方贊譽。而今,它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著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強區邁進!(楊杰)

分享到:
(責編:李淑靜、彭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