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順芙蓉鎮:文旅融合花正紅 千年古鎮百業興

【查看原圖】
芙蓉鎮夜景。永順縣委宣傳部供圖
芙蓉鎮夜景。永順縣委宣傳部供圖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2021年04月26日10:14

人民網長沙4月26日電 “老板,來一碗‘劉曉慶’賣過的米豆腐!”湖南省永順縣芙蓉鎮門牌號為113號的米豆腐店,門庭若市。

隨著1986年電影《芙蓉鎮》的播出,這座“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火了,也帶火了電影中劉曉慶米豆腐店的取景地。

多年來,小小的店面依稀保持著當年原貌,低矮簡陋的瓦房裡,遍布各類名人合影,前來打卡的游客也絡繹不絕。

一碗米豆腐端上桌,一根根細長的米豆腐盈滿了整個湯碗,晶瑩剔透,鮮香四溢。上面輔佐以蔥花、辣椒等配料,吃下去滿口咸香。

“米豆腐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漿,然后加鹼熬制,冷卻形成,味道潤滑鮮嫩、酸辣可口,可以說是芙蓉鎮最具特色的小吃之一。”劉曉慶米豆腐店老板楊銀春介紹,“電影播出后,我們就開起了店,當時一天賣10多碗,一兩毛錢一碗,就是一家人的全部收入。”

一碗碗米豆腐,伴隨著芙蓉鎮的“走紅”,漸漸撐起了楊銀春一家人的生活。“以前家裡窮得不行,現在條件好了很多。我們一天最多可以賣一兩千碗米豆腐!”盡管忙個不停,但楊銀春一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2019年,芙蓉鎮獲評“湖南省首批十大特色文旅小鎮”,成為了全國排名前三的“網紅”打卡地,游客量也從2018年前的70余萬人,激增到如今的年600萬旅游人次。

從電影走進現實,從“網紅”古鎮到湖南特色文旅小鎮,芙蓉鎮可謂是苦練內功,全面提升小鎮品質。2018年5月,永順縣市場化推進芙蓉鎮文旅發展,在加大景區基礎設施、改善鎮容鎮貌、燈光秀夜景建設的同時,還依托芙蓉鎮獨特的自然景觀、土家風情,輔以現代聲光電技術,將傳統的土家山歌、打溜子、銅鈴舞等非遺項目,轉化編排成《花開芙蓉·畢茲卡的狂歡》行浸式演藝,將夜間的芙蓉鎮景區變成由山水瀑布、吊腳樓、石板街組成的超級大舞台,滿足游客觀演體驗。

“我們希望大家來到芙蓉鎮,在文化上有說頭、景觀上有看頭、休閑上有玩頭、住宿上有選頭、購物上有買頭、餐飲上有吃頭。” 芙蓉鎮副鎮長肖軍表示,“2020年景區雖受疫情影響,但游客量在當年8月已恢復到往年同期水平。疫情期間,景區不僅沒有減員,還新招員工146人,與周邊村落合作創造復工復產崗位1200余個,通過直屬景區幫助886人直接就業,有效帶動貧困戶3900余人增收。”

近三年來,芙蓉鎮形成了政府指導、政策支持、企業投資、百姓受益的良性產業鏈,打造出文旅融合、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建設協同發展的典范。芙蓉鎮當地居民有三分之二都直接從事文旅產業,芙蓉鎮裡90%的餐飲住宿接待設施、商業購物等業態,都是當地居民的脫貧致富金飯碗。

據了解,芙蓉鎮每年帶來的千萬級旅游人氣,還帶動著周邊十幾個村的土特產、手工業、種養殖業的發展。未來景區還將拓展研學親子游、土家特產溯源游、田園休閑游、鄉村美食游等產品,把游客從芙蓉鎮導流到周邊鄉村進行消費,實現“白天鄉村游、夜晚古鎮留”的產業大格局。

“等張吉懷高鐵開通后,我們芙蓉鎮文旅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肖軍提到,芙蓉鎮地處“張家界——鳳凰古城”黃金游線的中心位置,未來還將聯動周邊半小時交通圈內十幾處世界級、國家級文化旅游資源,成為湘西北旅游集散中心。(何萌 實習生 趙喆)

分享到: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