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湖南要聞

“雙減”動真格,緩釋“教育焦慮”

2021年07月27日08:29 | 來源:湖南日報
小字號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總量,保証學生睡眠時間﹔全面規范管理校外培訓機構,堅持從嚴治理。

當前,義務教育的突出問題是學生學業負擔太重,嚴重影響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意見》出台后,“教育焦慮”能否緩解?學習能否回歸課堂?對學生全面發展有何助益?7月26日,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

《意見》出台,向過重的學業負擔說“不”

過重的學業負擔,嚴重危害著學生的身心健康,不斷催生廣大家長的焦慮情緒,破壞著教育的生態。

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門、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據不完全統計,自1985年起,教育部已經發布50多次減負令,但收效甚微。“治沉疴須用猛藥。”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楊敏認為,此次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的名義出台《意見》,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是向過重的學業負擔說“不”,充分展示了國家整治學業負擔過重的決心和力度。

楊敏表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和學生家長要充分認識減負的重要性和加負的危害性,不要因追求高升學的名利、攫取高回報的利益和攀比孩子考上好學校的功利而我行我素,繼續走在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迷途中。

“《意見》釋放了強烈的政策信號,體現了依法治理,將規范校外培訓、全面落實減負改到位、改到底的堅定決心。”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學系主任葉波說。

葉波認為,整體來看,《意見》有減有加,標本兼治。減的是校內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主要針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和部分校外培訓機構借教育之名侵害人民利益的現象﹔加的是相關職能部門的治理監督,學校教育主體的提質增效和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分配。其中,針對校外培訓機構和校內作業布置的“失范”行為治理屬於“治標”﹔提升學校教育質量和服務水平,讓學習回歸校園,讓孩子在校內學足學好則是“治本”。

“教育應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孩子,而不應該過分偏重於學生的學科成績。”省教科院研究員雷芳告訴記者,湖南一直強調素質教育,為學生“減負”的行動從未間斷。“接下來,各中小學校要進一步落實《意見》要求,多措並舉提升校內教育教學質量,豐富課后服務供給。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不斷探索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路徑與措施。”

對校外培訓機構須從嚴治理,積極轉型

受功利驅使和資本裹挾,為數不少的校外培訓機構無視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紛紛採取搶先學、超綱教、反復練等方式,這不僅加重了學生學業負擔,也干擾了中小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意見》明確,嚴禁校外培訓機構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也不得高薪挖搶學校教師。

楊敏認為,一方面要嚴格按照《意見》規定的要求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的管理,杜絕“校內減負校外加”﹔另一方面學生家長要保持清醒頭腦,不要陷入“教育內卷”,用所謂的關心為孩子未來的發展蒙上陰影。

“培訓機構販賣教育焦慮,綁架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孩子。”常德市漢壽縣南岳路實驗小學校長徐碧峰表示,要想真正將“雙減”落實到位,僅靠學校行動還不夠,需要將家長的觀念扭轉過來,學生負擔重的問題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對於《意見》的出台,很多家長表示歡迎並迫切希望盡快“落地”。“最好是大家都不補習,一心一意把學校布置的學習任務完成好。”家住長沙市北辰三角洲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從內心深處對孩子補習是抗拒的,希望《意見》的實施能真正扭轉“大家都上培訓班”這種風氣。

那麼,《意見》出台后,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該如何轉型?在省教科院副研究員崔晴看來,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在積極主動響應國家規范辦學的要求,不斷提升教育質量和服務水平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加大素質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技等領域業務的探索力度,以滿足社會個性化、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校內教學將向課堂要質量,提高教學水平

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意見》特別強調,減輕學生負擔,根本之策在於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做到應教盡教,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

楊敏認為,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要深入研究“減什麼”,多樣化探索“如何減”。“學校要進一步端正辦學思想和辦學行為,優化教學方式,強化教學管理,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向課堂要質量。”

在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第三小學,加強教師課堂教育教學,向40分鐘課堂時間要質量,開展學生的層次教學,利用“三點半”課程加強學困生的作業指導,確保學生的書面家庭作業在校內完成,已成為常態。校長謝益林表示,《意見》引導學生回歸到學校教育,教育將更加公平。

因材施教,用好課后服務,開展素質教育……九年一貫制郴州市臨武縣第三中學校長王繼兵告訴記者,學校將進一步推進教師培訓,提升教師水平,提升課堂實效,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長沙市東雅中學校長黃漢軍告訴記者,學校將實行校園網公示作業布置情況制度,以學校監督、年級調控、班級落實的程序確保“雙減”政策的執行,並且將充分利用每天課后服務,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加強教師課后輔導。

“《意見》對培訓機構的規范和整治,將讓孩子的學習場所從以前的校外培訓,變為校內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輔導。”黃漢軍認為,從長遠來看,這將有利於學生學習習慣培養,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也將推動家庭教育的回歸。 (記者 余蓉 楊斯涵 黃京)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