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健康

醫師盧伶俐:春風渡人 守護癌症患者至暗裡的“微光”

2021年08月19日09:05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長沙8月19日電 (吳茜薇、劉孝誼、彭璐)醫院手術室外,一牆之隔,兩個世界。安靜肅立的門口,有人手捧鮮花,有人無聲抹淚。

手術室的安全門被緩緩打開,剛結束一台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盧伶俐,在眾多患者家屬期待的眼神中走了出來。

身著綠色手術服,頭戴藍色無菌帽,看起來與眾多醫生一樣,干淨、嚴謹。

從醫15年的盧伶俐,現在是湖南省腫瘤醫院乳腺外二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在男性為主的外科手術場上,盧伶俐憑借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成為了患者口中的“最美外科女醫生”。

當下,雖無法完全破解癌症之謎,但在盧伶俐心中,每一位乳腺癌患者都不能被放棄。

工作中的盧伶俐。受訪者供圖

技藝超群 譜寫患者新人生

“我最年輕的患者,是一名16歲的高中女學生。”盧伶俐從醫多年,雖每天與病痛打交道,但想起這麼年輕的患者,還是不免紅了眼眶。

一個長4、5公分的腫瘤,長在這位患者的胸口。小女生在當地醫院的就診時,影像檢查結果考慮是良性,便在當地接受了腫塊切除的小手術。

隨后,一份病理確診為惡性腫瘤的報告,徹底打亂了她的整個生活。

接著,家人們帶著她直奔湖南省腫瘤醫院,開啟了抗癌治療。

“整個化療階段是十分痛苦的,頭發也會慢慢掉光。即使有病痛折磨,小女孩還是很天真、很堅強,帶著帽子或假發堅持上學。”

“她還這麼小,我當然要盡全力給她一個更完整的人生。”擁有綜合乳腺癌診治經驗的盧伶俐,在完成常規的癌症阻斷手術后,又花了近4個小時的時間,對這位患者的胸部進行“重塑”。

一般惡性乳腺癌患者的手術,需要將整個乳房切除。即使手術很順利地進行,大多女性也會因為術后身體的“不完整”,產生更多的心理問題。另有研究數據表明,切除全部乳房的乳腺癌患者的離婚率大大提升,深圳有一項調查顯示該群體有近40%的離婚率,讓盧伶俐有了新的思考——要幫患者修復乳房,保留她們完整的社會屬性。

手術非常成功。從此之后,盧伶俐的聯系人列表裡,也多了一位以她為榜樣的“小粉絲”。

盧伶俐正在進行手術。受訪者供圖

醫者仁心 續寫患者新生活

盧伶俐的另一位患者來自農村,是一名空巢老人,今年69歲。

“老人家發現乳房上腫塊不痛不痒的,以為沒有大問題,擔心會影響到城裡的小孩的生活,所以誰都沒告訴。”因為是隱私部位,大部分人患者都選擇沉默以對,特別是思想傳統的老一輩。

“這位患者乳房腫瘤往外生長、破潰,時不時就會流膿。來到醫院之前,從未進行任何專業治療,有臭味時就用煮熟的茶葉敷上,說是可以解毒除味的‘老偏方’。”盧伶俐一邊說著一邊搖頭嘆氣。

醫院確診為晚期乳腺癌后,這位患者的治療之路並不順利。

患者本身配合治療的意願不強烈。此外,她的家屬也害怕在治療費用上無力承擔。

“百善孝為先。晚期乳腺癌已經嚴重影響著生活質量和生存問題,手術不能根治,但是現有一些臨床試驗和新的藥物興許可以控制住。”盧伶俐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相關治愈案例,提供全面准確的科學信息。

“盧醫生是想幫助我們,我相信醫生!這件事我做主了!把奶奶病控制好,我們再回去。”站在一旁的患者孫女,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大家一致決定,配合醫生好好接受治療。

盧伶俐幫助患者切除了腫瘤,縫合了胸口創面。患者也在后續的化療中,成功抑制住病情惡化。

身著白衣,心有錦緞。患者說:“盧醫生,您就是我心中‘最美醫生’的樣子。”

回望今夕 書寫人生新篇章

“我還小的時候,父親就告訴我,醫生是最神聖的職業,每個時代都需要醫生。”盧伶俐最初選擇這個行業,是受到了父親的影響。

從最初的專業知識學習,再到正式工作,然后逐漸成為獨立的外科女醫生,盧伶俐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父親對她的期盼。

然而,這位患者眼中的“最美醫生”,卻不能實現對自己女兒的承諾。

“我和我老公都是湖南省腫瘤醫院的醫生,平時工作忙。答應好孩子周末一起出門玩,也總是被臨時的工作沖掉。”說到這裡,盧伶俐滿是愧疚。

因為工作忙碌,家裡的孩子2歲半時,就被夫妻倆送到了幼兒園。相比同齡人,盧伶俐的女兒顯得更加懂事。

“女兒讀幼兒園時,喜歡玩過家家,姑姑便送給她一套小白大褂。她特別喜歡!還說,最崇拜的人就是爸爸媽媽。”談到女兒,幸福的笑容再次爬上盧伶俐的眉梢。

雖然沒有長時間的陪伴,但在盧伶俐眼中,這個孩子,是生活送給他們最“暖心”的禮物。

“看到病人臉上重獲新生的笑容,是我工作結束后最大的幸福。”話音剛落,一旁的護士開始呼喚著盧醫生,准備進行下一台乳腺癌改良根治手術。

看著盧伶俐匆忙離開的背影,一股柔軟的力量涌上心頭。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