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一年三季有果摘 瀏陽中和小水果“長”成大產業

2021年09月02日15:40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長沙9月2日電 “第一批4000斤火龍果全部賣完了!”日前,瀏陽市中和鎮騰達生態農業紅心火龍果基地,基地負責人王德明切開火紅的果子,分享著豐收的喜悅。不遠處的雅山村,果農張燕洪也因豐收而笑容滿面,依托當地山林優勢,他精心種植的黃金梨不到10天就銷售一空。

果園中碩果累累、田野裡漸染金黃……走進中和鎮,初秋的客家小鎮有著獨特的濃墨重彩,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

瓜果飄香豐收季,果農笑言不愁銷

8月31日,中和鎮蒼坊村,陽光洒落在騰達生態農業紅心火龍果基地,溫室大棚裡,一條條火龍果藤有序地搭在支架上,白瓣黃蕊的花朵、鮮艷的果實俏立枝頭。

“第二批預計9月10日成熟,現在已經有不少老顧客打電話、發微信來問了。”王德明拿出一個熟透了的火龍果,用刀在果實表皮劃開一個口子,伴隨著紅色汁水的流出,頓時,一股清香扑面而來,剝開皮后,深紅的內瓤鮮艷欲滴。

“銷路完全不用愁,附近鄉親時不時過來買,外地游客則進園採摘,還有不少老顧客又帶了新顧客來。”提起自家的火龍果,王德明自信的說。

顧客的回購,是對基地火龍果高品質的認可。王德明介紹,8畝地種植的8000株紅心火龍果是來自台灣的軟枝大紅,具有易管理、產量高、抗病能力強等諸多優點。今年受到天氣影響,挂果比往年稍晚,但產果期長,可持續到11月份,每畝能產到3000到4000斤。為了確保每一批果實的品質,王德明堅持使用有機肥料,走綠色生態種植之路。每晚,他和工人都要忍受棚內高溫,進行人工捕虫、除草、授粉。

經過這幾年的不斷摸索、精心管護,再加上多渠道宣傳推廣,王德明的紅心火龍果在當地小有名氣,吸引不少村民前來打零工、學技術。

脫貧戶張運國就是其中之一。在基地,張運國負責追肥、剪枝和除草,一個月能掙到2000多元,還掌握了種植栽培和管護技術,“以后基地擴大種植,我不單能參與,還能技術入股咧。”

而在相隔數裡的雅山村丁字橋片,依山而居的果農張燕洪也因豐收而欣喜。

黃金梨,是雅山村的“致富果”。算上大戶小戶,全村約有20多戶村民種植了黃金梨,據中和鎮農辦統計,種植總面積超過160畝,年產量近18萬斤。如果是7月中旬到訪,黃金梨恰好進入採摘期,飽滿的果實挂滿了枝頭,遠遠就能聞到陣陣果香。

“這梨核小,肉質細膩,耐存放,我們還去專業機構檢測過,糖分達到15%。”張燕洪種植黃金梨已有10年,種植面積近30畝。他說,這種梨香四溢的優質水果雖種在大山裡,卻吸引力十足,“這麼多年,我從沒拖出去賣過,都是老顧客看准時間進山採購。”

依托黃金梨,張燕洪的生活愈發“甜蜜”——不僅收入穩定,每年能掙到約10萬元,還添置了新車,建起了新居。“我想擴大種植規模,也想帶動村民們一起把中和黃金梨做成規模產業。”問及未來規劃,張燕洪信心滿滿。

農旅融合品牌化,小水果走向大產業

中和鎮土壤好、水質優,氣溫適宜,再加上蒼坊旅游區(胡耀邦故裡)的人氣帶動,小水果產業必將大有可為。

瀏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六大強農行動”,用好金融創新服務鄉村振興政策,推動油茶、花木、蔬菜、水果、烤煙、黑山羊等特色產業品牌化發展。

事實上,中和鎮已經著手謀劃布局,努力推動“小水果”走向“大產業”。

“目前,全鎮小水果種植總面積超過1000畝,總產量超過25萬斤,帶動了82戶農戶增收致富。一年有三季可採摘,特別適合走農旅融合、品牌化發展的道路。"據中和鎮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中和鎮夏季有楊梅、李子,秋季有黃金梨、桃和火龍果,冬季有柑橘。

根據這一特性,以黃金梨為突破口,中和鎮制定了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方案,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計劃推出產業帶頭人、成立種植合作社,整合盤活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推動黃金梨產業的發展。

“我們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由於缺乏技術和設備,農戶不能妥善保存黃金梨,造成了一定損失。”中和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改善這一情況,將延伸產業鏈條,發展標准化深加工,推出梨干、梨膏、梨汁、梨罐頭等產品,打造中和鎮黃金梨產業品牌。

與此同時,中和鎮還計劃依托黃金梨產業,吸引消費者來梨園採摘、到農戶家就餐休閑。

“后續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將引進旅游公司,推動民宿發展,進一步發展旅游服務業,真正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和鎮相關負責人說。(陳郁琳)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