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產經

“網紅打卡工地”煉成記

2021年10月11日16:15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黨建陣地,主辦方供圖。
黨建陣地,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長沙10月11日電 “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湘江,宛如一條游龍,在長沙城蜿蜒曲折,款款北去,見証著百年前共產黨人的初心啟航,也見証著百年后共產黨人助力湘江兩岸協同發展的毅力和決心。

“一江兩岸、比翼齊飛,河東、河西兩大區間協同發力,齊頭並進的城市發展新格局正在被持續開拓。”兩年來,長沙湘雅路過江通道項目負責人張亞洲帶領著團隊深耕在湘江之畔,助力引領湘江兩岸,協同發展。

回首兩年前行路,從踉蹌前行到昂首闊步,從飽受質疑到大受肯定,從默默無聞到小有名氣,先后榮獲長沙市建筑施工綠色工地、長沙市平安建設優秀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長沙湘雅路過江通道工程,如今正成為網紅城市長沙工程界的“網紅打卡工地”。

從質疑到肯定 他們用行動証明

長沙湘雅路過江通道工程西起岳華路,東至芙蓉路,全長4180米,其中穿越湘江段採用盾構法施工,是長沙首條雙向六車道過江隧道,也是目前長沙在建直徑最大的盾構隧道,單線長度1429米。

這是中鐵十四局在長沙市場的首個大盾構工程,選取了一批精兵強將來到長沙。張亞洲在安徽績溪電站項目挑戰山洞“迷宮”,使其由困難項目變成了品牌工程﹔黨支部書記任如華來自廈門地鐵2號線,那是國內首條穿海隧道,在那裡,他們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跡﹔盾構經理周贊來自濟南黃河隧道,那是世界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但與其他市場成熟的城市相比,他們的到來並沒有鮮花和掌聲。初次與長沙接觸,一進場,聽到更多的是質疑的話語。“甚至有人說,你們中鐵十四局是做山嶺隧道的,江下打隧道行不行?”張亞洲說,“觀念已經形成的,要改變固有觀念,不能靠說,而是要拿出實際行動。”

他們一邊加強與業主方溝通,精准了解工作要求,一邊堅持高標准、高質量,對施工計劃進行科學策劃、精心部署,“跑步進場”使各項工作快速有序推進。

“為了確保每一個節點工期的按時完成,我們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優化施工方案,充分利用有限時間和有限空間,在保証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副總工程師寧洪亮說,為了打一個漂亮的攻堅戰,他們在人力、設備上加大投入,所有人都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

50天完成12萬方土方轉運,3個月完成508根圍護樁和122根立柱樁施工,2個月完成長約2500米的冠梁、砼支撐施工……一個又一個按期履約,証明了他們身為盾構先鋒攻堅克難的實力。

2020年2月,剛完成冠梁施工的項目團隊,又與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打起了“遭遇戰”。他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快動作部署、全覆蓋管理、嚴措施管控,落實好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各項措施,實現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兩手硬”。“防疫復工”的經驗做法在長沙市防疫復工檢查工作中,接連受到夸贊,岳麓區還將項目防疫復工的做法作為先進典型在全區推廣學習。

隨著盾構機始發節點迫在眉睫,項目部在疫情常態化管理、雨季施工等因素的雙重壓力下,要在不到9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主體結構施工,工期尤其緊張。“為此,我們在先后組織了‘大干一百天、實現雙過半’‘百日大會戰’兩次勞動競賽活動。”任如華說,通過兩次競賽的精心籌劃,項目部按期完成了施工節點,為盾構機組裝提供了先決條件,還榮獲長沙市“優秀青年突擊隊”、建筑行業“安康杯”勞動競賽優秀單位、重點建設項目勞動競賽先進班組一等獎等榮譽稱號。

“我們用行動說話,多次在關鍵時刻完美履約,厚積薄發,讓長沙人民見識了我們央企的施工能力,也充分認識了十四局大盾構的施工實力。”張亞洲說。

在小場地做大文章 他們精雕細刻

走進長沙湘雅路過江通道,“星盛號”盾構機正在湘江之下穩步推進,順著隧道向西而行,長330米,平均寬度38米的始發基坑映入眼帘。從空中俯瞰,基坑南側鄰地鐵6號線施工現場,北側緊鄰保利西海岸小區。

“南側與地鐵6號線平行施工,基本沒有施工場地,僅北側具備通行條件。”工區經理楊樹鵬說,項目與濱江公司的規劃公園項目積極溝通,租賃了一塊20米寬的場地,其中10米用作施工通道,同時作為施工平台、材料設備運輸通道及交通通道。

“場地不僅狹小、分布不規則,且南北、東西都存在高差,尤其是施工現場還有5%的大坡度,讓我們的場布規劃難上加難。”寧洪亮說。為了在這個小場地“精雕細刻”出鋼筋加工區、變壓電等區域,他們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編制了十余版規劃圖,還根據施工進度及不同施工階段進行動態調整、動態使用,最大限度服務於施工進度。

“很多設置隻能是因地制宜。”寧洪亮說,以材料堆放為例,他們設置了台階式存放平台,這樣的設置,讓原本能達到80%的場地有效使用率進一步縮小。

更讓他們頭疼的,是要在這樣的一個施工場地,保証按照節點完成類似項目兩倍的工程量土建結構施工,不僅如此,盾構機還需提前進場組裝。“開挖的過程中,鋼支撐施工、主體施工、物料進場、盾構材料進場、盾構盾體材料進場等各項工序任務交織,考驗的就是組織協調能力。”生產副經理陸法猛說,最高峰時300米的施工場地、10米寬的施工道路上,架設了近20台吊車、4台碼頭吊、4台挖機等設備,800余名工人每天24小時分班分工序組織施工。

為此,每天下午五點,陸法猛都會帶領工區技術人員召開碰頭會,推演當天晚上、第二天以及一周的施工計劃,以小時來布置施工任務,協調原材料加工、半成品材料倒運及吊裝、混凝土澆筑路線等環節,明確道路具體使用時間段,盡量減少每個工作面之間的相互影響。他們還制定了三套預案,並會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結合需要緊急召開調度會進行糾偏。

地上推進開足了馬力,地下施工也是如火如荼。長沙湘雅路過江通道基坑,最大開挖深度37米,相當於10多層樓高,僅出土量就達到36萬方,體量相當於3個常規地鐵車站的工程量。

2020年正值長沙藍天保衛戰的攻堅之年,根據環保要求,土方轉運每天晚上隻有6個小時,遇上雨天轉運就要停下,雨季施工,最難時每周隻能轉運一到兩天。

“在嚴格的施工工序和施工時間要求下,我們每天都要‘定量開挖’‘定量出土’。”楊樹鵬說,他們通過增設二區堆渣場地、基坑內小范圍倒面等實現了不間斷施工,加大人員、車輛、設備投入,確保工序銜接緊密,還加強與地方溝通,爭取地方對重點項目的大力支持,延長渣土外運時間。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項目僅用時不到8個月就完成了基坑施工,平均每天不低於2000方,最高出土量達每月6萬方,遠高於同行業深基坑開挖出土量記錄。

如今,“星盛號”盾構機已經安全穿越江中最長斷裂帶,順利通過該盾構隧道第二大風險源,進入快速施工階段,向對岸掘進。

支部建在項目上 他們堅持黨建引路

通過VR體驗設備,可以穿越時空感受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不忘來時路﹔沿著“湖湘巨變”,感受湖南發生的巨大變化及非凡的歷史發展成就,走好腳下路﹔在新征程上奮力實施湖南“三高四新”戰略,堅定未來路……

在長沙湘雅路項目施工現場,三大板塊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黨建展廳,成為黨員干部的精神“加油站”。它與設立在辦公樓的廉潔展廳一起,成為項目黨支部開展員工思想教育的兩大紅色陣地。

“樹高千尺,要靠深深扎根﹔信念堅定,要有思想根基。隻有抓好項目全體員工的思想政治建設,項目才能穩健發展。”任如華說,自兩大展廳建成以來,這裡還成為各單位學習、觀摩以及調研團等打卡的“網紅地”。

湘雅路過江通道工程面臨施工周邊環境和地質條件復雜,盾構始發難度大,長距離岩層掘進等施工難題﹔涉及穿越古建筑、四穿湘江大堤、兩穿湘江下方斷裂帶,上跨地鐵1號線,與地鐵6號線交錯並行等高難度風險源。

“我們通過黨建引領,發揮組織優勢,通過與工程建設、監理、設計單位共同成立的臨時黨支部,從‘單兵’行動實現‘合力’發揮,致力於施工難題的共同訴求。”任如華說,臨時黨支部每月開展一次活動,通過信息資源共享、主題黨日、現場觀摩、座談交流等方式,切實發揮黨建共建優勢,加強在規范施工、安全生產、質量監督、工程進度、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服務指導作用。

他們還與駐地街道、社區、公安局、質安站、住建局等單位互聯、互建開展了結對共建,將黨員進社區、做服務,警企共建、廉潔教育等與項目施工建設結合起來,多措並舉,形成聯合抓黨建、互聯互動、資源共享、共建聯建的良好局面,使項目快速融入駐地,促進協調、解決難題,為項目施工開展營造了良好、和諧的外部環境。

“長沙湘雅路項目部所倡導的‘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飄在工地上’的黨建做法,將支部作用、黨員作用發揮的很到位,做到了將‘看得見的陣地’和‘看不見的陣地’有效結合,有特色、有高度。”在長沙市重點工程建設領域黨建工作交流座談會上,長沙市政府副秘書長張躍先對項目如此評價道。

湘江奔流,滔滔不息。星城長沙,在時代的洗禮下,迸發出全新的生命張力,中鐵十四局工程建設者正堅定信心,務實擔當,創新引領,為建設幸福、美麗新長沙貢獻智慧和力量!(李桂香)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