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湖南郴州:心願上牆 煩惱下線

家住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北湖街道城西社區的譚麗雲挺高興:隨手寫一張心願卡,自己就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為譚麗雲實現心願的,是城西社區居委會主任梁萍。“看到社區牆上的心願樹添了居民心願,就幫忙解決了。”
據悉,城西社區今年4月份便成立“為民辦實事服務站”,走在了郴州前列。此外,該社區著力引導黨員干部根據工作職責、自身專業特點、能力水平等優勢,成立了一支120人的點亮“微心願”志願者隊伍,大家通過上門走訪、電話訪談等方式,收集群眾的“微心願”,為居民“一對一”解決各種大小問題。
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辦成,在北湖街道澆灌出更多的心願樹。如今,在北湖街道所有社區(村)裡茁壯成長。
城西社區為民辦實事服務站。李丹琴攝
聽民意
一份工作的到來
對於譚麗雲來說,擁有一份固定的工作,確實不是一件易事。
雖隻有35歲的年紀,但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沒有一技之長,加之丈夫因病癱瘓、不能出門,兩個孩子也正是上學的年紀、需要人照顧,這讓譚麗雲的求職之路困難重重。
“自從2016年丈夫生病開始,我的每份工作都很難干得長久。”譚麗雲解釋說,丈夫和兩個孩子的一日三餐都少不了自己的照顧,於是自己得經常請假回家,不用太久,工作也就“黃了”。
但面對丈夫的醫藥費、孩子讀書的費用,譚麗雲隻得在被辭退后,一次次地重新找工作。
“我需要一份離家近、工作時間靈活、工資不低的工作。”5月12日,譚麗雲在下班后經過社區心願樹時,便把自己的“奢望”挂上了枝頭。“也就是隨手寫的,沒想過能實現。”
讓譚麗雲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城西社區居委會主任梁萍就接下了這個難題。“針對她的情況,我側重於尋找服務類行業。”
上門了解情況、咨詢小區附近的企業……經過一個月的奔波,6月21日,譚麗雲在家門口的酒店上崗就業。“離家近,中午有兩個小時回家做飯、工資每個月也有3500元,我實在是太滿意了。”
譚麗雲的故事,僅在城西社區也不罕見。
梁萍介紹,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城西社區按照“為民辦實事清單”以自學、專題學習、調研實踐和總結交流等形式,著力在辦實事上見實效。並通過微心願的辦理來傾聽群眾呼聲、凝聚群眾共識,解決群眾最關心的焦點問題,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史學習教育縱深推進。
僅在首月,城西社區便征集微心願53個,並已基本實現。
社區工作人員正在收集微心願。李丹琴攝
解民憂
一段新生的開始
深秋的郴州,一夜風雨過后,便是遍地秋色。在城西社區軸承廠小區,58歲的何娟起床后便開始義務清掃小區路面。
“何大姐,這麼早就在‘學雷鋒’啊,辛苦了啊!”隨著左右鄰舍陸續走出家門,小區也熱鬧了起來,看到何娟清掃的身影,紛紛向她表示謝意。
雖只是鄰裡間的普通寒暄,但在今年8月份前,很少出現在何娟的生活中。
“除了生活必要,我以前基本上不怎麼出門。”何娟回憶著曾經的“宅女”生活,患病、離異、獨居,讓她喪失了對生活的激情,人際交流自然也隨之消逝。“我就像個透明人,小區裡都沒幾個人認識我。”
7月2日,何娟在社區的心願樹上挂上了自己的心願卡——想走出這種生活困境。雖只是短短9個字,城西社區工作人員黃小艷依然走進了何娟的家門。
“這是缺少溝通和重視造成的。”經過多次上門、多番談心,黃小艷找准了何娟所處困境的症結所在。“隻要多花點兒時間,讓她重新找到人際交往中的樂趣,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上門談心、出門散步、一起參加社區活動……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何娟的性格也開朗了起來,逐漸走出了生活的陰影。
“社區幫助了我,我也要去幫助更多的人。”7月29日,何娟加入了城西社區志願服務隊,每天義務清掃小區3至4次,重新構建起自己的社交圈子,曾經的“透明人”,也逐漸真實、豐滿起來。
“通過民生實事的辦理,群眾也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受到感染,加入到志願服務隊伍中,推動基層治理水平的提升。”黃小艷介紹,城西社區志願服務隊在2020年隻有76名,截至目前,已增加至120人。
社區居民把微心願挂上。李丹琴攝
惠民生
一片項目的加速
“郭書記,郴嘉鐵路管理處家屬區有位女同志家裡有困難,需要我們幫助,但是……”在西城門戶項目指揮部,北湖街道黨工委書記郭啟波正聽取項目進展,面對工作人員的欲言又止,禁不住追問:“但是什麼?”
“但是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她不是很配合。”郭啟波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身來,反問道:“黨委政府為民辦事,還可以講價錢的嗎?”
“郭書記,我懂了,我現在就去辦。”看著工作人員向郴嘉鐵路管理處家屬區跑去,郭啟波點了點頭。
這是在今年9月份發生的一幕。
彼時的北湖街道,正處於項目建設的高潮期,西城門戶、馬家坪市場、北湖嶺、北湖市場二期、立欣洲等征拆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郴嘉鐵路管理處家屬區便在西城門戶項目區內。
“我為群眾辦實事,不論在何時、何地,都要做。”郭啟波說,微心願的辦理不僅要在轄區內,也要在具體的項目上。
家住郴嘉鐵路管理處家屬區的賀智燕,因女兒患病,便想在學校附近租房過渡。和老人共同生活的賀智燕,希望居住在低樓層。同時,賀智燕也希望買一間二手房,不用過多裝修就能入住。
“我們秉承‘以情促拆、和諧拆遷’的理念,關心在先,服務在前,堅持為民辦實事。”郭啟波介紹,街道不僅解決了賀智燕的難題,還號召干部職工為賀智燕捐款2萬余元。“今年來主動為拆遷戶尋找過渡房源、聯系搬家公司、協助困難婦女、老人搬家120余戶,妥善搬遷了綠泰等11家企業。”
通過民生實事的辦理,北湖街道項目建設進程也在加速推進。僅在郴嘉片區,33天便提前完成341戶協議的簽訂。
北湖街道播下的微心願種子,在轄區14個社區(村)扎根成長。截至目前,共收集微心願1725個,已辦結1718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