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茶恩寺鎮:“微積分”構筑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 |
樊田村老支書“金牌”調解室。肖偉攝 |
人民網長沙10月27日電 近年來,湖南湘潭縣茶恩寺鎮黨委探索實施了以村黨支部為核心、村規民約為主線,將村民的行為表現轉換成“微積分”的管理項目。該項目通過積分兌換獎勵的方式,調動起基層黨員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群眾成為基層治理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者,有力地促進了鄉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真正激發了鄉村振興新活力,推動形成了人人參與的農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村民自治熱情提高
該鎮“微積分”管理主要是從平安創建、鄉風文明、美麗鄉村、矛盾化解、誠信友善、志願者服務等六方面進行積分,積分將自動累積,按數額分檔兌換一定的物質獎勵,以此來調動村民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積極性。
該鎮樊田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侯丹介紹:“我們樊田村有500多戶村民,從去年11月開始,陸陸續續都加入到了‘微積分’志願服務的隊伍中來,其中年齡最大的有92歲高齡了。”
在樊田村村部,有一本“微積分”活動積分記錄表,每一戶村民都有單獨的登記表,村民們每參加一次義務活動,村“兩委”都會對現場進行拍照歸檔,並詳細記錄具體時間和活動內容,為村民參與鄉村社會治理建立規范、客觀的評價標准。
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樊田村的人居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村民們還主動捐款,為村上購置了垃圾桶,以往“臟、亂、差”的現象被徹底改變了。
老支書“金牌”調解室促成和諧鄰裡關系
據悉,樊田村共有52名黨員,全村以“百千萬工程”工作機制為依托,以網格為單位,充分發揮出村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樊田村,還有一個民間品牌——老支書“金牌”調解室,村上歷屆退休的支書們,都自發地參與到各類矛盾糾紛的調解中,並帶動一部分村民加入進來。此項調解工作,也會根據調解時長換算成“微積分”,錄入登記表中。
“自從有了老支書‘金牌’調解室,我們村上基本上可以做到矛盾不出村。而且現在村上經常組織義務活動,有時候村民們還會自發地動起來,更加促進了鄰裡關系的融洽。”村民劉吉祥說。
“微積分”管理顯成效
茶恩寺鎮茶花村推行“微積分”管理以來,每個季度末都有一次積分兌。茶花村的村“兩委”通過不斷探索與完善“微積分”管理,使得村民的參與度與積極性越來越高。
“我們本來就很高興能參加村上的衛生清潔義務活動,這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好了。現在參加活動,還可以積分兌換禮品,我們特別開心,生活幸福感也提高了。”村民羅依羽說。
據了解,茶恩寺鎮在信訪工作上也結合了“微積分”治理,今年全鎮刑事案件立案率同比下降16.1%,同期信訪來訪率下降50%,村級事務基本實現了由“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轉變、由干部“唱獨角戲”向群眾“跳集體舞”轉變,進一步筑牢了基層社會治理根基。
“在‘微積分’模式下,積分內容群眾定、積分方式群眾議、積分結果群眾評,確保了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有助於激發村民自治的積極性,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公共事務,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真正做到‘人民當家做主’。”茶恩寺鎮黨委副書記賀細谷介紹道。積分制把鄉村治理與主導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各項重點任務結合起來,並通過民主程序把群眾日常行為轉化為數量化指標,進行評價並形成分值,有助於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促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地。
下一階段,湘潭市茶恩寺鎮將全面推行“微積分”管理工作,充分調動黨員、群眾的參與熱情,大力推動平安建設、移風易俗、美麗鄉村、矛盾調處、守法誠信,志願者服務等工作再上新台階。(曾慶豐、肖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