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日報看湖南

湖南益陽市資陽區:有機肥澆菜園 垃圾變資源

本報記者 何 勇 孫 超
2022年02月11日09: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湖南益陽市資陽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有機肥澆菜園 垃圾變資源

走進湖南益陽市資陽區左家侖村孫新民家中,目光所及處處整潔干淨。中午剛做過飯的灶台鍋邊,用手一摸,沒一丁點油膩﹔就連后院的柴火,也碼成長方體。孫新民得意地介紹起10年前自己設計的化糞池:“發酵后的糞渣可以做肥料,過濾后的水可以用來澆地,地埋式設計,就是三伏天,也沒一點臭味。”

小廁所,大民生。近年來,資陽區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統一推廣一體式玻璃鋼三格化糞池,以每戶1800元的標准獎補。“群眾投入勞力,自籌200元左右,就能用上水沖廁所和三格化糞池。如果再買一個微電機,一年花30多元的電費,就可以實現小菜園自動滴灌。”資陽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郭智高說,去年全區建成2.1萬個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全區衛生廁所覆蓋率達到88.6%。

走進孫新民家的菜園,電泵聲響起,糞池內的過濾水從橡膠管緩緩流出,澆灌菜地。菜園中央,埋在土裡的圓形大容器,是密封式漚肥池。“剩菜剩飯、雜草菜葉,都可以丟進去,過個十天半月,就可以漚好有機肥。”孫新民說,現在村裡一大半鄉親都和他家一樣,建了水沖廁、化糞池,還添了漚肥池。過去村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后院一股味”的景象不復存在。

“以前我們鎮裡搞過多次人居環境整治,但都沒有這次效果好。”迎風橋鎮鎮長肖博說,“政府希望農村環境美化、污染減少,群眾訴求是生活方便、成本節約。實踐証明,環境整治要取得好效果,關鍵是要符合群眾意願。”郭智高說。

資陽全區88個村,區裡因地制宜選擇符合實際和村民需求的整治方案,力爭做到設施設備好用、管用,低成本、可持續。肖博說,三格化糞池一年隻需清理一兩次,一般的留守老人都可以獨立操作。漚肥池的推廣,既實現了垃圾減量,又利用了資源。這些設施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又節省了農民購買化肥的支出。

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資陽區一方面加大投入,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建成47處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新增污水日處理量8000噸﹔另一方面,不搞大拆大建,不造盆景,鼓勵各村就地取材,美化鄉村,提升群眾獲得感。

走進長春鎮先鋒橋村,“會開花的籬笆”“能賣錢的籬笆”成為一景,也吸引了很多游客觀光。

“這些籬笆是用木槿圍成的。”村黨總支書記黃正和介紹,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要求,需要將畜禽圈養,菜園圍擋。用什麼材料做籬笆?村裡經過討論,最終決定用村裡規模種植的木槿做籬笆。

“相比鐵籬笆、木籬笆,全村光這一項就省下了好幾萬元。木槿的花可以做菜,葉可以洗發,市裡有幾家企業常年在村裡收購,每年還可以給村集體帶來超過10萬元的收入。”黃正和說。

《人民日報》( 2022年02月11日 第 18 版)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